宋画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他的免胄图

白描大师李公麟是宋代全方位的画家,《五马图》《线条魔术家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五马图》是他早年的名作,他最擅长的是人物画。细线条的白描绘画在他的作品中有了全新的表现,开创了绘画史上的新局面。"白描"大师"的头衔被加到了他的身上。

宋画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他的免胄图

创意处如吴生 潇洒处如王维

谈到中国'绘画中的素描,他们都会想到宋代的李公麟字伯时。苏轼曾说:"至于吴道子,的画,古今的变化将使世界完整。"然而,李公麟融合了吴道子线条画的精髓,提高了表现力,创造了一套新的素描,成为中国绘画中的独立画种。元代画论家汤垕说,人物画是最难画的。自唐代以来,画圣吴道子,的生产能力一直与宋代吴道子相提并论。"显示了李在宋代书画界的地位。

宋画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他的免胄图

李公麟掌控线条的功力炉火纯青,他的白描线条健笔圆润,简括雅洁,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对于当时流行的"十八描",比如高古游丝描(又称春蚕吐丝描)、铁线描等,他没有定着于哪种描法,都是依着物象质地的不同,随机变化运用,笔下轻毫淡墨、高雅超逸,描绘出的物象简洁、明晰又传神。他不断拓展白描线条的技法及其表现力,随手画来的白描画甚至无需借助色彩或墨色渲染来烘托主体,只用白线就能表现质量感、立体感以及丰美的内涵,尤其是用在描绘人物,画中人性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人物在他笔下白描线条中展现了丰富的表情,跃动生姿。不同阶层的人物各具特色,让观画的人一望便知其人的身份职等,比如:朝廷中的官员、地方官吏、山林隐士、草野之夫、民间人士、奴婢、役夫、贱役差役,还有等等,他们的动作姿态、尊卑贵贱、高贵或是疾苦,在他的笔下画来无不切合。那些来自东西南北各方、各行各业的人物,在他的白描画中,个性揉合文化特色,展现各自的精神气度和神采气韵,跃然生动。

来看看清高宗乾隆帝题赞:公麟妙迹第一的《免胄图》,其白描人物画的代表作。

宋画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他的免胄图

李公麟妙迹第一 免胄图

我们来看看李公麟的《免胄图》,这幅画以水墨钩描线条的白描法来表现,在庞大的军旅兵马阵仗中,展现文人画清逸雅淡的韵味,这样奇妙的作品非常特出而难得。

宋画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他的免胄图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叛将怀恩编造君主崩中国无主、郭子仪死了的谎言说动吐蕃、回纥、常项、羌、浑、奴剌等三十万联军,掠夺泾阳、邠阳,蹂躏凤翔,入侵醴泉、奉天,大震京师。

代宗急令大将屯守,急召郭子仪守泾阳,不过各地危急之下,兵士仅得以分派一万人。到了泾阳敌骑大军已经围合过来。

郭子仪到了泾阳,敌骑大军已经围合。李公麟的黑白线条表现了士兵急飙的速度和震天价响的声势。

郭子仪亲自率领铠骑二千出入阵中,派使劝谕回纥放弃"弃旧好,助叛臣"的愚昧举动。回纥大军看到一人仅领二千铠骑入阵,大酋听说是郭令公(尊称尚书令)建在,非常惊讶要求一见本尊。郭子仪仅带领数十骑出阵,并且免胄见回纥大酋,"示以至诚"。当传呼"令公来!"回纥军士张阵满待,回纥大酋见到除去一身胄甲的郭公真的出现眼前,感佩其赤诚!感佩其威仪,立即舍兵下马跪拜:"果吾父也",发誓和好如初。这是《免胄图》的背景,以及画中表现的庞大阵仗与情节。

宋画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他的免胄图

画中以极细致的墨线勾出回纥首领下马向郭子仪礼拜的情景。一身布衣的郭子仪,神态宽舒平和,然而大无畏的精神,傲然伟岸油然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李公麟的白描人物画,造诣高深,他撷取了前辈画家的精绝之处,在自己的融会精炼下,有了出尘的创新,展开白描画的新世界。

钟爱山林龙眠山庄 意在辋川

李公麟当官时,住在京师十年,从来不游走权贵之门;《宋史》中说他"襟度超轶",受到当时各方名士交相赞誉,黄庭坚说李公麟"风流不减古人"。

他一生中当小官三十年,未曾忘怀钟爱的山林。他常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载酒出城,参访当地名胜园林,找块临水的大石坐下来,翛然终日,无牵无挂。悠游其间时日久了,胸中自有丘壑,他所画的山水来自他的履迹所及和胸中的蕴藏,神往处更在山水外,"潇洒处如王维"当是这般的写照。

李公麟作有关王维的画有:王维看云图、王维归嵩图和王维像各一《宣和画谱》。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墅,李公麟心中当有所向往,他也归老于山水中,自在放情于龙眠山岩谿壑间,并且仿效王维作《辋川图》画下《龙眠山庄图》。

李公麟的好友苏轼为《龙眠山庄图》写了记,描写山庄图的山水情境,自西而东数里长,共有二十处名胜。在图中,李公麟把他所坚持的白描法也运用到这幅山水画中来了,画中处处,人物与山林交融,读者可以看到他与好友放情于钟爱的山林的情景。

宋画 白描大师李公麟和他的免胄图

比较一下《龙眠山庄》和王维的《辋川图》,是不是也找到了白描大师与水墨山水画大师的精神交会处?

综观李公麟平生之所长,他的绘画直追吴道子、顾恺之、陆探微,书体如晋宋间人,他还擅长写文章,颇有汉末建安时期诗歌的建安风骨。李公麟心胸襟度超凡,更是受到宋朝名士交相赞誉,黄庭坚就赞美他"风流不减古人"!然而因为李公麟的画实在太好,画名声望反而埋没了他焕然的美玉光彩,《宣和画谱》就这样说他:"因画为累,故世但以艺传云"。

有人慕名请托或重金请他作画时,他叹气说:"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可以见到他爱画出于自然的情性,不在名更不在利。不过有时他还是不忍拒绝俗世之人,就画了些含有劝善之意的画给人。

他晚年得了风痹病,病苦呻吟之余,还常常在被褥上徒手落笔绘画一般,家人心疼告诫他,他只笑说:"几十年的毛病未除,不知不觉就这样了。"忘我的境界高矣!宋代时御府所藏的李公麟画作一百有七,今天传世的寥寥可数,物质的永恒诚然不可得。李公麟胸襟清高、层次超凡,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当下又喻人为善,直识得艺术的真味。

注释:

苏东坡:《书后二十八首.书吴道子画后》

元代汤垕《画鉴》:"人物于画最为难工,盖拘于形似位置则失其神韵气色,顾陆之迹世不多见,唐名手至多吴道子,画家之圣也,照映千古。至宋李公麟伯时一出,遂可与古作者并驱争先。"

《新唐书.卷二○二.文艺列传中.王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

《宣和画谱》《宋史.文苑》《新唐书》

苏轼《题李公麟山庄图》题记《苏东坡全集.卷九十三》

汤垕《画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