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情感里奥


我个人认为不会,第一,因为疫情,个人消费能力收到影响。非刚性需求的娱乐业不是消费的首选。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因为要应对物价上涨,防疫防控造成的成本增加,势必提高消费门槛。第二,因为疫情,聚集性的聚会都会实行登记制度,这势必对一些较为私密性要求敏感,隐晦的娱乐场很大影响。疫情过后,个人公共卫生认知水平有了质的改变。出门戴口罩成为了一个习惯,娱乐场所因为很多工具的共用属性,很多人会变得很忌讳。想想在一个ktv里,好朋友带着口罩k歌的场景有多别扭吧。[大笑]

总之,个人认为疫情过后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也更加的关注,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免疫力,这个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娱乐行业本身只是一种过时的社交需求,当直播,喝茶,健身等健康,便捷,时尚的新社交模式出现,势必彻底改变娱乐行业的模式


布拉泽图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个人感觉娱乐场所短期内不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第一,疫情期间,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正常去上班或者出去打工,拿的工资比平时要少很多,而且一部分人要还房贷车贷,已经捉襟见肘了。所以疫情结束后,肯定会第一时间复工,投入到工作中努力赚钱,缓解经济压力。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谈何去娱乐呢。

第二,经过这次疫情,人们也变得理智了,不会像之前那样提前去消费了。以往很多人可能用花呗,信用卡来提前透支,等着下月发工资了再还上。这次疫情给这部分人好好上了一课,今后估计会精打细算了。

第三,疫情结束后,人们大多还会比较谨慎的。娱乐跟健康比,谁会选择前者呢,活着不好吗?娱乐场所要想恢复元气,至少要等疫情结束再过几个月,等人们从恐惧中缓过来才行。

所以,我认为娱乐场所短期内不会迎来报复性消费,但是随着疫情结束,人们生活恢复正常以后,娱乐场所也会慢慢走上正轨。


小丁丁爱生活


我们通过某查查来简单的估算数据:

通过名字搜索下。

搜索娱乐有957164家企业, KTV有98473家; X浴 有301934家; 足L有 171445家; 量贩式 有7314家。

所以累计工商信息有1536330家。

我们去重复的数据,估算有130万家。如果每家有10个工作人员,将是1300万从业者。

按大陆31个省直辖市计算,平均有4万家娱乐场所,40万从业者。

民间自有民间乐

俗话说,由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

消费群体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强烈的需求仍然存在,这是我们不用怀疑的一个反弹风口。

所谓的裙长理论(Hemline theory)是1920年由美国经济学者乔治泰勒(George Taylor)提出,主要内容是:女人的裙长可以反映经济兴衰荣枯,裙子愈短,经济愈好,裙子愈长,经济愈是艰险。2012年夏的英国街头,女士多长裙飘飘,有评论说根据“裙长指数”,英国经济或已触底。

作者对这个理论非常感兴趣,但这是宏观裙长。微观上,是相反的。

必将迎来强复苏。



情感里奥


我可能不会,疫情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可以说如今的我还在处于负债期,我们培训行业还没有开始复工,这次长假让我休息的感觉骨头都酥了,不过还好有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陪伴我(疯狂暗示),感觉每天都过的很充实,比KTV唱歌有趣多了,哈哈


回族姑娘文文


我们都失业了,还报复性消费?真看得起我们



本人作为清吧的经营者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可能,1:从清吧复业了来讲,一些店内的老顾客都接二连三的来消费过,从消费上来讲,都比以前要高了,本店生意还只是一般的生意。可以想象那些之前生意较好的店了。2:但报复性消费只是一下子,凭不是长期,从做生意的来讲,更喜欢细水长流。以上是个人观点。



我有一个小酒馆


不会吧!


橄榄迷彩184959768


经过了这次疫情,我个人观点,娱乐场所不可能报复性消费,大家在家宅时间长了,没有上班挣钱,家里开支花钱差不多了,只想等疫情结束,好好挣钱,不太可能去娱乐场所消费。


一娄阳光


不会!餐饮到有可能,房地产到有可能。


半斤牛肉二两酒


不会,人现在都没 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