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微风荡漾在河源市源城区城南亚婆山峡谷,远远望去,一座雄伟的大坝矗立在青山绿水间,“新丰江水电站”几个白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本期“云”游河源系列——“云”赏河源人文之旅⑤ |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背后,还有这些故事……和你一起了解广东十大最美水利工程之一的新丰江水电站故事。


亚婆山,一座440米长的大坝,驯服了桀骜不驯的新丰江,造就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将大坝下游3公里处的河源城从洪涝灾害的威胁中解救出来,将东江沿岸数十万亩的贫瘠之地灌溉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东江是珠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一条支流,新丰江、枫树坝与惠东的白盆珠水库是东江的三大水库。这三大水库是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兼有发电、航运、城乡供水、灌溉等综合效益。新丰江水电站源源不断输出的电力,更是成为河源及周边地区乃至广东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血脉。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新丰江水电站是广东电网的重点水利工程,发电量占到了广东全省一半以上。上世纪90年代之后,新丰江水库由发电改为保障供水为主。2019年10月,新丰江水电站获评广东十大最美水利工程。


“云”赏河源人文之旅⑤ | 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黎雄才《新丰江水库》(国画),1965年,广东美术馆藏。


1953年建设新丰江水电站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建设新丰江水电站的设想出现在新中国的文件上。新丰江水电站建设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的重点工程之一。


1957年5月29日的《大公报》刊发了一则消息:《广东新丰江上筹建大水电站 将比流溪河水电站大四倍半》。报道称:在我国广东省珠江流域东江水系的一大支流——新丰江上,将要出现一个大型的水力发电站,这个水电站的初步设计工作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云”赏河源人文之旅⑤ | 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新丰江水电站距广州赣南矿区200公里,这个水电站建成后将投入广州赣南电力系统,成为我国南方一个以水电为中心的电力网。新丰江水电站将成为这个电力网中的主导电站,容量比正在建设中的赣南上犹水电站大3倍左右,比粤北流溪河水电站大4倍半左右。


这个水电站的设计工作,是由电力工业部广州水电设计院负责的。


新丰江水电站位于河源市区西边的双下村亚婆山峡谷处,距离市区6公里,为华南地区第一大水电站(水库)。1956年1月,新丰江水电工程由国家计委立项,1956—1957年,国家水利部派出勘探队对新丰江流域进行全面测量勘探。1958年7月15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由新丰江工程局施工。1959年10月20日,大坝下闸蓄水。1960年10月25日,正式并网发电。


亚婆山亚公山之间筑坝缚苍龙


新丰江大坝为何选在亚婆山?


珠江流域发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河源地处东江、新丰江上游,千年来,两江洪水为患,不绝于史书。查光绪年间以来的史料,凡涉洪涝灾害,多为持续暴雨所引发。河源自南齐建县后,原建城于今上城,这是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但1000多年来,每到改朝换代时局动荡之时,河源城总是首当其冲地遭受兵燹,尤其在元朝时,更是满目疮痍。当局便将县府移到下城,结果下城靠着新丰江,一到涨水时,人们只能呼号着撤离家园,逃到上城高隘处。这样的场景多次上演,人们不堪其苦。明万历年间,李学颜家族率先入住已荒废的上城,时人仿效,也逐渐再度搬入上城。后来,随着人口增多,下城、下廓沿江一带仍旧住了许多居民。


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那场大洪水,给下城一带居民带来了灾难。曾治黄河有功的广东巡抚吴大澂,在赴惠州勘灾途中写下诗句:“大小两江同日涨,危城岌岌势孤悬”,道尽当年洪灾时的危急。


“云”赏河源人文之旅⑤ | 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正因为几乎年年发大水,新丰江、东江仿佛爱捣乱的苍龙,需要被驯化。新丰江大坝,便是驯服苍龙最大的“法宝”。综合上述多种考虑,在河源新丰江兴建大坝,如箭在弦上。


1957年9月,亚婆山峡谷正式确立为新丰江水电站坝址。


在相关勘测报道中,对该坝址的描述是这样的:“地形优越,地质良好,坝段系粗粒花岗岩区,坚硬密致,漏水率小,地质无重大构造问题。”


勘测设计人员于1955年8月开始对流域进行勘探,踏遍青山找坝址,不辞劳苦绘蓝图,次年11月完成技术经济调查报告,并于1958年4月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

“云”赏河源人文之旅⑤ | 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新丰江大坝从1958年7月15日施工,到1969年9月结束,从建设到加固,前后历时11年。


在这11年里,无数劳动者从四面八方前来支援建设,10.6万新丰江沿岸人民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土,接受国家的安排,挈妇将雏,辗转移民。


新丰江水电站建设工程,经过了垮堰、地震、加固等艰辛之至的历程,终于如期完成。


黎雄才为新丰江水库作画


去年7月26日,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图绘新中国——广东国画的改造与转型(1949—1978)”开幕,一幅岭南画派著名画家黎雄才的作品《新丰江水库》,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这次展览以1949年至1978年广东中国画的改造与转型为主题,集中展现了广东艺术家特有的时代性。黎雄才此画,是这个主题的代表性画作。因此,在《新快报》等媒体的报道中,都以这幅画作为主打配图。


这幅国画作品《新丰江水库》,是黎雄才于1965年8月在广州画的,画面是植被丰茂的亚婆山峡谷中的新丰江大坝正在泄洪,连绵山间是林立的输电线路铁塔,其余电机、屋舍、正在施工现场的吊车、桥上的卡车等等,都是现代的元素,与传统山水和谐地体现于同一幅画中。


  • 来源:河源日报,稍作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