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協2020年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出爐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段麗萍)

3月31日,記者從內蒙古科協召開的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了解到,2020年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出爐,今年我區將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專家旗縣行、農牧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為載體,加大科技供給,切實增強廣大農牧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和生產技能。

內蒙古科協黨組書記麻魁表示,要充分發揮各級科技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勢,聚焦剩餘貧困人口、新致貧人口、返貧人口,圍繞退出的貧困旗縣、貧困嘎查村、貧困人口實際需求,大力開展志智雙扶工作,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提升農牧民科學素質,促進產業發展,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發揮好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應有作用。主要從志智雙扶、推動產業發展、醫療服務和扶貧項目資金的協調落實四個方面下足功夫。

自治區科協要面向全區統籌組織安排好各盟市、旗縣、蘇木鄉鎮、高校、企業科協組織和全區各級學會、協會、研究會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同時,重點在57個摘帽退出的貧困旗縣開展2輪實用技術培訓和醫療服務工作,組織實用技術培訓600場次以上,受益農牧民力爭超過18萬人次。各盟市、旗縣科協組織要建好用好科普專家團隊、科普志願者隊伍、科普信息員隊伍,大力組織開展科普講座、新技術推廣普及等,不斷提高農牧民群眾科技致富能力和科學素質。蘇木鄉鎮科協要圍繞貧困嘎查村生產經營實際需求,對貧困戶開展“定點、定向、訂單”式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生產技能。要大力培養懂技術、善經營、能帶動的科普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鄉土技術人才和技術骨幹,切實提升農牧民致富能力。

同時,全區各級學會要在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中主動作為,大力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重點在實用技術培訓、現場技術指導、引導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助力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全區高校、企業科協組織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採用“訂單式”培訓方式,組織推廣種植、養殖、產品加工等增收致富新技術、新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