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公安倆!濟南市第三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頒佈

3月30日,由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與濟南廣播電視臺共同舉辦“大愛泉城·溫暖你我”文明城市建設系列主題活動啟動。在活動現場,宣佈了濟南市第三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

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四里村派出所民警張道海、輔警張祥波榜上有名。

濟南公安倆!濟南市第三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頒佈

“我不是英雄,只是有人需要我。”沒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他們便選擇把危險擋在自己身前,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在市中留觀點,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奔波在疫情最前沿,這些“逆行勇士”,用默默的堅守來詮釋什麼是“責任擔當”,什麼是“義無反顧”。

濟南公安倆!濟南市第三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頒佈

張道海,男,49歲,中共黨員,四里村派出所民警。“我上,我是一名老黨員,組織點將點到我,是對我的信任,組織有令,我無條件服從。”年逾半百的張道海,在2020年農曆大年初三,這位有20年黨齡的老黨員突然接到上級命令:參加市中區首家“新冠”發熱留觀處置點盯控任務。他臨危受命,接到命令後,二話不說,立即奔赴“戰場”。

“我們多跑幾步不要緊,只要能避免他們相互傳染,再繁雜的任務我也願意接受。”這是上崗的第一早晨,張道海在為留觀人員送早餐,為確保他們人身絕對安全,他提議分發飯菜每個房間單獨進行,僅一頓餐需要往返17次,隨著留觀人員增多,這樣的任務越來越繁雜。他從送餐、消毒、收集生活垃圾等日常工作開始,開啟了留觀點服務保障任務。每個環節、每個細節他都做到認真細緻,每個動作他都重複若干遍,不厭其煩、不辭辛勞。

留觀點的工作意味著每天與疑似感染人員“親密”接觸,任務剛開始兩天,由於防護物資缺乏,除了口罩和護目鏡,防護服等其他物資還沒有到位。在這些困難、危險面前,他沒有絲毫退縮,越是風險大的工作越是衝在前、幹在前。工作的危險、程序的繁雜、身體的疲憊,這些對於張道海來說都不是問題,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安撫留觀人員的情緒,在他眼裡,他即要當好服務員、聯絡員、觀察員,還要起到心理諮詢調解作用。在與留觀人員的“密切”接觸中,張道海發現大多數留觀人員存在思想負擔,有的因為懼怕疾病,有的因為思念親人,甚至還有遷怒政府工作人員的。對面這些問題,張道海通過點滴細緻的關心幫助,贏得留觀人員的信任,融入他們的內心,滿足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一次,在凌晨12點,張道海忙碌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剛準備睡覺時,手機突然響了,一位年紀較大的留觀人員打電話求助,稱自己血壓高頭疼不止、身體不適,情緒波動很大。張道海第一時間通知了醫護人員,並耐心細緻地安撫老人情緒,引導老人放下思想包袱,積極配合渡過觀察期。當老人聽到張道海沙啞的聲音,瞬間熱淚盈眶,說道:“大過年的,你們公安民警在這危險一線日夜操勞,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配合,這也是為了我們和家人的平安,感謝你們!”點滴的舉動,讓群眾感動,贏得了一致的好評。這就是一名老黨員的忠誠和擔當,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留觀點人員增多,病毒蔓延,危險性極高。張道海臨危不懼,恪盡職守,用行動踐行了黨員的誓言。

濟南公安倆!濟南市第三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頒佈

張祥波,男,33歲,四里村派出所輔警。“我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是黨和部隊培養了我,讓我明白服從命令是天職。”同樣接到“新冠”疫情留觀點任務後,張祥波主動請纓,面對疫情,他收好行囊,告別家人,逆行而上,加入看護任務的隊伍,來到需要24小時堅守崗位的疫情留觀點。到達留觀點後,他積極配合民警張道海,迅速進入狀態、投入角色,從“警察藍”換上了一身“防護白”,開啟了留觀服務保障任務。消毒滅菌,他不留一處死角;送餐收餐,他一室一往返;答疑求助,他一事一彙報;細節觀察,他每天有記錄。他熱情周到地對待每名留觀人員,他嚴謹細緻地對待每項任務。在留觀點日夜堅守、夜以繼日,在這無聲的戰鬥中、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連續高負荷、高強度工作了十幾個日日夜夜,終於因體力過於透支,累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但他卻輕傷不下火線,領導一直催促他回去休息調整,他還是堅守說道:

“我年輕,我能行,我沒事”。這就是我們的一線戰鬥員,他們沒有豪情壯志的言行、沒有驚天動地的創舉,他們的執著、他們的堅守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動,他們就是疫情中的“逆行勇士”。

他們每個人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家裡的頂樑柱,但在這個特殊時刻,為了國家,為了群眾,為了讓我們的社會重新恢復祥和安寧的日子,他們衝在一線,守初心,盡擔當,努力為人民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