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红楼梦》为什么起名宁荣二府国公的名字?

《红楼梦》为什么起名宁荣二府国公的名字?
整子202-3.31


首先我们确定一个概念,《红楼梦》写的地点核心位置是在江南金陵,即南京,就是《石头记》所称为的“石头城”。南京也简称叫做“宁”。

(原创)《红楼梦》为什么起名宁荣二府国公的名字?


至于书中所说到的“神京”“都中”“中京”“长安”这些词语都是转换语,就是为了掩饰用,我们不用管它,研究它也没有意义。再说原文也被后人动过手脚,是不是吴梅村原文不得而知,大体上一看,这些说法都比较混乱,可以看出不是原作者的东西。但“神京”是一个比较文绉绉的说法,“都中”属于口语。甲戌本凡例有这个记载: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基本上可以说,无论是不是原本内容,这些地名的关系都不是很大。再比如说应天府,这是行政名称,我们能够了解此地在南京就够了。
《红楼梦》主要的的一个内容是从“贾府”起手。贾府即“假府”这在护官符中已经说明的很清楚,没必要再额外追究。贾府有二个府第,是兄弟二人荣国公和宁国公是都是皇帝封赐的的,叫荣国府和宁国府。宁国府居长。荣国府和宁国符是在同一条街上。这个版本原型来自于明朝开国将领徐达的中山故地的地址。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太祖以其功大,下令命有司于南京徐达府前治甲第,赐其坊日“大功坊”。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国公”这个名称我们知道,公在爵位五爵中仅次于王之下。一般王爷都得畏惧三分。因此焦大才会如此牛叉。而公爵的意义是以战功获得的,是参加战争辛苦共同打下来的江山。所以焦大的功劳救下国公的狗命,无论如何在当时的贾府中应该是名列第一的。
明朝的时候还有五爵的这样世袭制度的,到了清朝就没有爵位了。
那么,作者同徐达的版本来说明这个贾府的情况,是因为到了明朝末期的时候,徐达家族已经逐渐衰落了,那地方也大部分成了秦淮歌姬屯居的地方。因为秦淮分三个地方的妓院,即南市,珠市和旧院,都在那一片。而到了最后的徐达的后代,有一个叫徐清君的就经常厮混在秦淮妓院一带。他靠祖上的那些留下遗产挥霍无度。秦淮的珠市和旧院也就相当于宁府和荣府的性质。

(原创)《红楼梦》为什么起名宁荣二府国公的名字?


余怀的《板桥杂记》记载徐清君:
中山公子徐青君,魏国介弟也。家赀钜万,性华侈,自奉甚丰,广蓄姬妾。造园大功坊侧,树石亭台,拟于平泉、金谷。每当夏月,置宴河房,日选名妓四、五人,邀宾侑酒。木瓜、佛手,堆积如山;茉莉、珠兰,芳香似雪。夜以继日,恒酒酣歌,纶巾鹤氅,真神仙中人也。弘光朝加中府都督,前驱班剑,呵导入朝,愈荣显矣。乙酉鼎革,籍没田产,遂无立锥;群姬雨散,一身孑然;与佣、丐为伍,乃为人代杖。其居第易为兵道衙门。一日,与当刑人约定杖数,计偿若干。受刑时,其数过倍,青君大呼曰:“我徐青君也。”兵宪林公骇问左右,左右有哀王孙者,跪而对曰:“此魏国公之公子徐青君也,穷苦为人代杖。其堂乃其家厅,不觉伤心呼号耳。”林公怜而释之,慰藉甚至,且曰:“君倘有非钦产可清还者,本道当为查给,以终余生。”青君顿首谢曰:“花园是某自造,非钦产也。”林公唯唯,厚赠遣之,查还其园,卖花石、货柱础以自活。
癸酉本最后写贾宝玉沦为乞丐,就来自于徐青君这个版本。
贾宝玉从小就在贾府中的奢侈安逸生活也来自于徐青君这个版本。但作者并非仅仅指出这一点,吴梅村还引入了太仓王世贞家族的衰颓败落。王世贞也是战功起手,后来到了王庆常的手中,王庆常同徐青君一样,挥霍无度,最后把王世贞的弇园祖产也被卖了,吴梅村收购了这个东南第一私家园林,改名为自己的贲园。于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这样出现了。


我们知道关于《红楼梦》中的另一种关于贾府的情形,就是第五回: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而真正作为荣国府和宁国府的意义,是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荣出”二字,有的版本是写作“荣玉”“莹玉”或“茔玉”的。到“荣出”二字,这些文字讹写讹传的演变轨迹十分明显,从字义上说,“茔玉”是准确的。它相当于葬玉,埋玉的意思,同葬花,葬花魂的说法是统一的。
但是在《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好事终》中是“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如果二者是统一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漫言不肖皆荣出”原本有可能就是“皆从敬”。因为“从敬”是一个典词引用,出典于《论语·里仁篇》。那么,这里就是这个可能性,作者在原稿上有可能先写上“从敬”,然后附改为“茔玉”。
而“宁”字的意义在这二首诗歌中的真实意义是指贵妃的“东宫”。《红楼梦》中第十六回写为“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这是作者的“曲笔”,故意写错的。贵妃不可能住在东宫。除非东宫是一种仅仅用于方位的称呼,或者这里的东宫不是指凤藻宫。正确的说法,“宁”是指皇帝老婆的统称。因为它们所居住的地方都带有“宁”字的。如正妃周皇后,居住坤宁宫,一个是田贵妃,居住在永宁宫。

为什么是“实在宁”“首罪宁”,并把国事写为家事呢?
以为这是作者认为贾宝玉同林黛玉的爱情阻梗就是直接由皇帝选妃,而皇帝选妃正是因为权臣的斗势,引起正妃和贵妃的冲突所引起。那么《红楼梦》也确实把宁府的败迹归咎于她们的淫乱,也是这个文学手法的运用。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到贾珍为贾琏纳妾,以及贾蓉共同聚麀淫乱就是狠狠地批判皇帝的这个选妃事件。而事实上作者还是一喉两歌,也把自己写了进去。体现出一种羞惭,忏悔的心理。大观园题咏中就写了好几个羞惭的意义。
那么从“宁”字的意义继续往下推敲,我们就知道作者的高超文字利用技巧。

(原创)《红楼梦》为什么起名宁荣二府国公的名字?


“宁”和“荣”有二种意义:
第一种,“宁”和“荣”都有一个字符结构,从“冖”,这个字眼就是指宗庙,庙堂,庙堂也是朝廷的意思,因此,《红楼梦》就写入了贾氏宗祠这个东西。“箕裘颓堕”的用典就来自于《礼记·学记》,说的就是宗庙衰败,继承者衰败的意思。
第二种意义,今天的简化字已经看不出来了,但繁体字能看出来。
“宁”的繁体字写为“寧”字。“荣”的繁体字是“榮”字。
“寧”字的意思是指心在滴血的意思。
“榮”字的意思是指二重战火,即指李自成流寇起义和满清入侵。
心在滴血,国家栋梁倒塌,人才散失,因此叫做“茔玉”。丁字就是男人的,军队的,后嗣继承的意思,也使用了灯谜格式,象形了独木难支的意思。也指作者有心如此,但无力回天,结果得过且过,大势已去,接受现实吧。
“榮”字从木字,就是指“木石之盟”被破坏了,宗庙和老百姓的房子被烧毁了,百姓生活在二重战火下,民不聊生,大观园即贲园的建设也泡汤了。
在“宁”和“荣”的整个逻辑构架中,最后金玉之盟,玉被埋,“木石前盟”,木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被焚烧,这既是文本的真实历史原因。而行文表面巧妙地写上作者同林黛玉为核心的爱情关系以及周旋在各个女人身边的引发的种种事件。而且还过渡到作者作为一个文人在文坛中的历史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