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拖延症,有时候它会严重打乱你的计划吗?

恋上点播



大汉子民14






用户一抹夕阳


我几乎没有拖延症。拖延症会严重打乱工作计划,因为拖延者总会自己找来一堆客观理由,以此逃避现实工作。在我原先的工作单位我见过拥有拖延症的人,他是一个工程部经理。我作为董事长助理,告诉他需要整个装修工程施工队因质量不合格和延误工期等罚款的数据,时间越快越好,最好下午拿过来。其实我手头有一份自己统计积累的数据,只是想和主管专业的工程部核对一下。我总结这份数据只花了20分钟,而他两天还没有交给我,在我再三催促下,终于在第三天才勉强拿过来。经我核对他的数据还漏洞百出,很多惩罚单据没有记录,如果没有我做的这份数据,单位至少损失20万元。

由此可见,拖延症不但影响工作效率,打乱工作计划和总体步骤,而且还会由于拖延,丢失很多必要的东西,会给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拖延症要不得,只有戒掉拖延症,才换来工作的新局面,赢得工作高效率,让管理更加科学和精细。


郭大叔看世界


拖拉,不是简单地做事速度慢、效率低,而是人们厌倦、抵触某件事时,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对抗的特殊表现。

我小时不愿意写字,可家大人却坚持认为⺀孩子老实,最不弟了,有一手好字也饿不死。每天软硬兼施让我临帖写字,具体写多少我想不起来了,反正不写完不能出去玩去。最让我难过的,还时不常领着我出去叫叔叔、阿姨,虽不是拜老师,也真费了不少心思。可我就是烂泥贴不上墙,一到写字的时候肚子里就象燃起一把火,从嗓子下头往上撞跟本坐不住,更别说走心上道了。现在回忆起来,实在愧对父母养育苦心啊!

到了我成家有小孩了,就不这么费神了。孩子由他姥姥带,我别说培养什么,就是带出去玩都难。春秋病多、夏冬又冷热,报个班吧,孩子也争气,到上课那天准发烧,你不心恢意冷都不行。

好在我字没练成,却从小养了看书学习的好习惯。孩子上小学回到家里后,也有样学样看了不少书,形成了比较好的作息习惯。后来开家长会,老师甚至表扬他:学识渊博还文笔健硕,我也沒往心里去。直至孩子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较强的文字工作能力,我才认识到"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当真在理呀。

总之,对于有"拖拉症”的,如果是成人,千万别去找大夫,自己的心病用不着烦麻外人。一定要先弄清拖拉的是哪些事,再想想为什么拖垃、有无克服的必要?然后,你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应对了。如果是未成年人,家长除了需要掌握孩子拖拉对象的范围、内容外,还要对拖拉对象的重要性做出判断,然后拿出合理的办法。

小结,拖拉不是病而是人们对于事物好恶的反映。了解了这一点,拖拉症就好治了。





蒋立五


拖延症,很普遍,是一种心力不足的神志表现。也可以归为轻度的情感问题,现代词"缺氧"。

就是心知肚明,但就是内心着急,行为上又邋遢,跟不上拍。好象事情着急赶点,却就是丢不下手头的事,那怕是睡觉。行动难,心神不静,心身不能协调配合。说白了就是一种抑郁症的表现。中医上讲,"阴阳"失调,气脉不和,心气不足。如果任其发展,或受到意外"剌激",就会成"大病",应及时更正。

要明白这是个“病症",要采取措施克服,不能放任。要树立坚强的思想观念,多锻炼,出点汗。要有信心,克服自己,咬紧牙关,鼓起勇气,做几个深呼吸,立即行动。慢慢的就自动恢复,坚持就是胜利。

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在自己身上。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渡过“难关"就是英雄!人生光明。


苦善禅根1


有拖延症。但是如果是重大的事情,是不拖延的,也就是不可能打乱我的重要计划。我的拖延症往往发生在小事上,可拖延可不拖延,比如周末休息,计划上午去买菜,可是因为睡懒觉或者各种原因拖到中午了。

拖延症非常不好,所以有拖延症必须想办法改正。特别是在重大的事情上,如果因为拖延症而改变了计划,那么很容易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比如你和客户约好谈生意,你因为拖延迟到了,那么你在客户的印象中就不好了,也许就因此而失去一个客户,生意也谈不成了。

最好在手机上设置一下时间报警提醒一下自己,让自己有时间紧迫感,能快一点而不迟到。


正能量说史论今


即邀问,有答之,我不仅没有拖延症,而且就是天生的急性子!

可老伴才是真正的应试答题人;当之拖延症之典型!连走路都是一步三歪一停顿!嘻嘻……

那天,儿子中午放学回家对我说;“妈,你听,爸回来了。”

我说;“你咋知道?”

儿说;“那一步一步的鸭步声早传进来了”!

我忍不住大笑;好形象,记一句一辈子的笑话!哈哈哈……

我又说句遭人喷又惹人厌的话;慢性子极少数人,智商是否稍欠于急性人呢?莫喷,此疑只对自家那一位!

一次回婆家,他妈叫他帮忙削三个红薯皮,他用了半个多小时没干完,他妈朝他瞪了一眼说;整三个红薯半个多小时还没干完?好磨蹭!

我偷笑,落下我手中话柄!

二次同学夜暮时,七八个结伴到我家来坐坐并看看我们,我热情地给每位同学端上一碗荷包蛋,吃完归他收碗哟!

(我俩本都是同班同学)。

同学们见他好长时间未出来,就冲他说;“哎,这半天都没出来,我们也想和你唠唠嗑呀!”

我解释说;“平时叫他洗一个碗,正三转,反三转,里外冲刷又三转!等他干完话,我却急得要吐血!不怕同学你们笑话,家里大小事,我用脚都比他手干快!”

同学们听我此言,都哈哈大笑;“你真是个能干人,劳苦心!”

哎!其实我心下早已认命;缘,皆是前世注定!这就是我找的人见人都说好,有拖延症慢性子的“好”结局!

哎,暗自一生后悔泪……

有同感的姐妹吗?


玲铃970


在现实中,不乏性情风风火火、办事火急火燎,三下五除二,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从无隔夜事,似无搁心愁,一切都在快办速决中完成了的人;与之相反,节奏总是踩不到点上,疲踏慢行,不慌不急,慢工出细活,总有慰己理,急事也耐得住性子,慢事估计也搁置没了,不见下文;两相比较,后者明显就是拖延症,会贻误战机,丢失机会。

如果说,急迫症(如果算症的话)是抢在时间前头,拖延症就是把自己放在时间后头,不与时间争风头。而时间是衡量效率的标准,拖延症没有时间观念,或是忽略淡漠了时间意识,以时间安排的计划必然会被打乱,以至一拖再拖,不了了之,计划不如变化,由有变无。

个人计划很多:明天开始坚持早锻练,明天开始学习烹饪、明天开始复习备考、明天开始练习太极拳、明天开始坚持写日记、明天开始把盆花翻翻土、明天开始阅读一本新书、明天开始……,安排始终从明天开始,实行永远有借口拖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严重的拖延症不仅延误计划,更是泡汤计划,最后一事无成,一生就在拖延中度过。

事实上,每个人并不都是风风火火的秉性,而每个人都一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先放一放吧”、“不用那么急”、“明天再说”等等意识都在暗示拖延,放慢节奏。

拖延症可以破坏计划,而“拖延”亦有着其利,就是可以使人放松焦急,可以冷静下来思考处理问题,使难题得以合理处置;而这恰恰又是急迫症的欠缺不足之处;所以急未必尽好,拖未必尽害。关键是拖必须有度,不能造成延误,更不能成为“症”。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辨证,不能一概而论。

回答题主,我确也有过拖延影响计划的经历,好在还未成重症,有过泡汤计划,因为不切实际;幸好拖延,不致劳而无功,空耗精力时间。拖延有时会起到冷处理的作用,争取到认真权衡思考的时间;但若一味拖延,事事拖延,留给自己的只有懒惰失信丧志,万事成蹉跎;也就是患上拖延症了。


正道行953554


太队了


喜欢静静的月色


拖延症有时会有,先把事情等级,能拖的尽量拖了,不能拖的就可以的时候就算冬天五点也能起床,十多年烟龄也能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