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人:“下館子”和以前有啥不一樣了?

“不怕人多,就怕扎堆”——河北唐山市餐飲業復市見聞

  “一份紅燒肘子,一盤鍋塌西紅柿!”3月25日中午12時許,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市民譚女士一行四人來到唐山市老字號飯店鴻宴飯莊,剛一落座,兩道地道的唐山招牌菜便每道被分成4小份端上了桌。

唐山人:“下館子”和以前有啥不一樣了?

  “這倆月一日三餐自己下廚,真有點招架不住了,‘下館子’的感覺真爽!”譚女士笑著說。

  “顧客吃得高興,我們商家重新開業更高興啊!”鴻宴飯莊董事長張玉蘭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2月初以來,餐飲業陸續關閉堂食,營業收入遭到重創。“三家店面退訂了七八百桌年夜飯。”說起當時的情況,張玉蘭語氣中滿滿的遺憾。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3月14日,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促進市場消費的通知,開始有序開放餐飲單位堂食經營。

唐山人:“下館子”和以前有啥不一樣了?

  譚女士告訴筆者,和從前“下館子”不同,大家在個人衛生方面更加註意了,進店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人臉識別體溫檢測儀測溫,並登記用餐檯賬,這些措施本身就在提示大家,疫情防控尚未解除,用餐方式也要謹慎一些。

  張玉蘭介紹說,為控制人數,大堂內原來的42張餐桌減少到22張,彼此拉開2米以上距離,直徑1.8米的大圓桌最多隻能坐5人,且桌上都備有公筷公匙。“所以,顧客們用餐還是可以放心的。”

唐山人:“下館子”和以前有啥不一樣了?

  12時40分左右,譚女士一行用餐結束,起身離店。她告訴筆者,之所以能夠“速戰速決”,是因為提前通過微信公眾號自助點好了菜,以便在45分鐘內儘快用餐

  “不怕人多,就怕扎堆。”張玉蘭介紹說,隨著正常經濟社會活動秩序的有序恢復,每到飯點,常常一座難求,所以飯店以這樣的方式引導顧客錯峰用餐

  “恢復堂食後,目前每天有五六萬元的收入,與往常相比還有差距,但我相信一定會慢慢好起來。”張玉蘭說,疫情期間,即便犧牲一些營業收入,也要以更好的服務讓顧客吃得安心。

唐山人:“下館子”和以前有啥不一樣了?

 大飯店有序復業,小飯館更不能“野蠻生長”。

  3月23日,在唐山萬達廣場“西貝莜麵村”,顧客小劉姑娘和閨蜜正準備大快朵頤,進店後發現,這裡的桌子雖然擺放比較密集,但顧客會被安排隔桌就餐。“幸虧我們只來了4個人,不然就要‘遙相呼應’著吃啦!”

  小劉說,雖然這種安排看上去有點“好玩兒”,但讓大家覺得很安心。“門口還有免費的口罩和免水洗洗手液,餐布一客一換,這些做法都特別‘到位’。”

  據瞭解,截至當日,西貝的客流量已恢復到了原來的70%。

  堂食損失外賣補。“西貝莜麵村”店長成瑞剛告訴筆者,疫情期間,堂食收入下降,但外賣收入比平時高出了10%。“1月28日到2月25日,我們還享受了萬達廣場10餘萬元的房租、物業費減免,3月和4月的房租也可以延期支付,共度時艱的路上我們不孤單!”

唐山人:“下館子”和以前有啥不一樣了?

另據瞭解,除了萬達廣場,唐山百貨大樓集團、東安集團、荷花坑市場等大型民營商貿企業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免收租金、物業費、水電費等6713萬元,為蒙受損失的商戶送來真金白銀的幫助。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據唐山市商務局統計,截至3月19日,唐山市限上批零住餐企業702家,已復業700家,復業率99.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