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日记】师者仁心 香远益清

“很多乡亲们年纪偏大,不知道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我作为高校教师就理应站出来给大家做好守护工作。”在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周寨村疫情防控卡点,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航空电气系返乡教师郑爱红提到了参与疫情防控的初衷。

本想着过年回老家走走亲戚,但随着疫情的迅速发展,郑爱红感受到了疫情形势的严峻。当他得知村里防控人手不足,便主动请缨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村里的干部、志愿者共40余人一起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宣传、返乡人员摸排和管控工作。


【我的抗“疫”日记】师者仁心 香远益清

郑爱红(左二)在周寨村路口值守


周寨村防控工作组共分为15个小组,郑爱红和另外两位村干部在第十二组。负责值守路口,主要是为居民办理临时通行证,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同时要承担为村民宣传预防肺炎知识、为村落乡间小路消毒等工作。

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郑爱红也一直惦念着本学期《电机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当郑爱红接到学校延期开学的相关通知后,马上与课程组教师通力协作,二月初便进行网络教学准备工作,从线上教学方案确定、课程资源搜集,到教学平台选定等环节反复讨论。

本学期郑爱红为128名本科生主讲《电机学》,每周两次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和钉钉视频会议开展线上教学工作,还利用慕课平台讨论区和微信等方式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郑爱红讲授的《电机学》,是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他作为课程负责人,为搞好课程建设倾注了大量精力,经常与年轻教师就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讨和交流、带领大家自制实验教学设备、采购新的实验教学模型,撰写教学研究论文、自发录制和制作实验慕课视频等,在郑爱红和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得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学期的教学活动须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后,郑爱红立即召集课程组教师就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慕课资源的筛选、教学计划的修订进行研讨。


【我的抗“疫”日记】师者仁心 香远益清

郑爱红开展在线教学 为学生答疑解惑


疫情期间,虽然老家没有电脑,但郑爱红一直坚持用手机参与课程教学,与课程组商定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准备课堂测验试题、利用微信群和讨论区回复学生的问题、利用钉钉视频与所负责班级进行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和在线答疑。

课程组其他教师做到的他不但没有落下,在很多方面甚至想得做得更加细致和周到。在完成线上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为毕业班的班导师,他还严格按照学院要求,每周坚持召开视频会议,及时摸清每名同学的健康状况和居家学习情况。

“郑老师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都很好地体现了一名老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我为身边有这样的好搭档和知心人而感到欣慰。”航空电气系实验室主任张长勇说。

郑爱红作为航空电气系的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用“爱岗敬业”来描述他最适合不过了,他一心专注于本科教学,每学期都承担多门专业课教学任务,对年轻教师在教学遇到地困难总是热心帮助,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更是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热心随和的好搭档,在学生面前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好教师。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郑爱红每天总是8:00之前到校,晚上九点之后才离开。虽然很多门课程他已经教授了十几遍,对课程内容早已做到了烂记于心,但是每次课依然能够做到认真备课,努力做到把对课程内容的新的体会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和试卷他都耐心细致地进行评阅。

郑爱红作为航空电机与拖动实验室的负责人,做好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经常协助年轻教师一起带实验,为课程组的其他教师准备实验器材、排除实验设备故障。

“没问题,我来吧!”是郑爱红常说的一句话,他做好教学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院和专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招生咨询宣传、毕业生调查、专业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内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经常能够看到郑爱红的影子。


【我的抗“疫”日记】师者仁心 香远益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