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诗眼”,其实就是一首诗里的一句切题的点睛之笔,是吗?

廊桥诗梦


首先肯定题主答案正确:诗眼就是一首诗里的点睛之笔。

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

举两个例子:

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绿”字就是诗眼。在这句诗里,“绿”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这个“动词”就是诗眼。

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通过描写晚春时节海棠花的凋谢,抒发了词人的感伤情绪。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是这首词的词眼。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要锻炼“诗眼力”,多创作出那些思绪飘飞的佳句。正如台湾作家蔡淇华在提到《诗眼力》时提到的,只要主、受词一换,文字将翻出新意,增添情趣,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也铸就了文章新的意境。如:擦撞。可以举出:天空擦撞着大地;彩云擦撞了上弦月;粉笔擦撞着知识等等。

当然,这还不是精彩的,应该试着将人换成物,实得变成虚的。

蔡淇华指导一个小女孩运用《诗眼力》写出了这样的文字:我以为青春是我的大舞台,但我莫名跳入升学的黑森林,那里长满高耸的教科书,遮蔽了天空,还长出多刺的考试,每天“擦伤”我的舞姿。老师说,动作不要太大,缩小自己通过,就不会被“擦伤”,但我想跳跃、我想旋转、我想跳舞啊......但伤口实在太痛了,我慢慢地缩小、缩小。呵呵,我现在不痛了,原来梦一缩小,就不会痛了。

文章写得非常好,整段都是警言佳句,但读完却有点伤感。抛开这些,仅仅从《诗眼力》角度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了?这就是我学习《诗眼力》的体会。


十三月有话说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如能准确找出“诗眼”,不失为一条鉴赏的捷径。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的17题是诗歌鉴赏题,此题要求找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原题是这样的: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通过阅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地显示出山中幽静的孤寂的景象。

  要找准“诗眼”,必须明确什么是“诗眼”。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以后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话而言是某一个字。

  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我们也必须按诗眼的含义有二分别来找。

  第一, 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

  1、 全诗的主旨所在;

  2、 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3、 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例①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意思是说: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与诗的主旨吻合

  例② 山中留客 高适

  山光物态寻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湿衣。

  从诗题看“留客”是主旨,因此诗眼是三四句。诗人采用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去诱导点燃客人心里那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入云深处亦湿衣”,即也有小雨,人不留客天留客,扣住了主旨。

  例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勃勃朝气。从尾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诗的主旨和诗眼也正是尾联。此二句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蕴含着哲理,也正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例④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末二句含有哲理的诗眼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这也正是朱熹读书心得。分析鉴赏时一定要扣住读书这个主题。

  例⑤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末两句有其哲理是诗眼所在。它揭示出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都禁锢不住的。

  例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为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诗句,故为诗眼。它以“横斜”描绘梅枝稀疏的倩影,以“浮动”状写梅花缕缕袭来的幽香,再以朦胧的月色,清澈的溪水衬托,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优雅的气质风韵。

  例⑦ 无题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颈联的“刀丛”尤为传神。因此该联为诗眼。同时,此联的“忍”和“怒”含意甚深:生活充满着黑暗的磨难,梦里萦回着慈母的泪影,眼看着战友们惨遭屠杀,作者对于反动派的罪孽真是忍无可忍,但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又不得不忍。正如气球在暴力作用下,产生强大的内压,它终于爆发,以雷霆万钧之力,铸成一个“怒”字。“忍”“怒”二动词,如此曲折回荡,把深深郁结在作者胸中的悲愤和战斗激情表现得非常真切。

  第二、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

  1、“句中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

  2、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

  例⑧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眼应是“有情”表现在两处:一在“加我林壑清”——秋风轻拂林壑,使林壑幽美清新;一在“为君起松声”——在日落山静、夜幕降临之时,风又奏响大自然的乐曲,给人以宁静之美,给人以娱乐。同时把风拟人化,构思尤新。

  例⑨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句中第三句的“绿”字为诗眼。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吹绿”。它既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又极富有表现力。据洪迈《容斋续笔》载:开初为“到”改为“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首,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视觉形象——春风拂照,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例⑩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全诗只是抒写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但颔联尤为著称,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宿”“敲”成为诗眼。对后世诗歌锤炼词语影响很大。“推敲”二字有这样的故事:一天作者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到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最佳矣。”后来两人便成为忘年交。这两句话初看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看到吗?其实,这正是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因为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宿鸟,或是引起鸟一阵不安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若用“推”字,当然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当然,也并非每首诗都有诗眼,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下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并无诗眼。四句四景,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春光画卷。

  要准确找出诗眼,除了要掌握方法技巧外,还要具有鉴赏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风格及写作诗歌的背景,吃透诗中的用典,扣住诗中关键性的字、词、句。做到字不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全诗,并要反复吟诵,读出味道,读出感情,认真体味,多读鉴赏作品,尤其是历代“诗话”“词话”。久之,找诗眼也就不困难了,鉴赏也就找到了捷径。


北润说风水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

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所以,诗眼的锤炼,要立足于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尽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诗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以下是几种典型作用:

[1]用以翻出新意。如:"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中的"恨"改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诗意迥同。

[2]借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改为"深","里"改为"冷",,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宫",转眼间显得雍容华贵,超凡脱俗。

[3]靠它增强形象性。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秦观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是取"抹""连"的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

[4]有的诗眼关乎诗意的精确。如一首咏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梅。"若将"数"改为"一","一枝"与"早"丝丝入扣。

诗眼犹如人眼最为生动传情!


丹小麦


一句诗中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是解读古诗的一把钥匙!

1:所谓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和最能表达诗的意境的字。用以表达诗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是一首诗的关键所在,是整首诗的精髓,这个字或词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才得出的,也是一种“炼字”,读者找到了诗眼就等于掌握了诗人的情感。

2:例如:杜甫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落就写的生动传神,这首词通过描写凄凉的落日和一缕缕孤烟。抒发了词人的感伤情绪,落和直就是这首诗的词眼。

3:要想找到诗眼,就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



拉菲庄


诗眼是指在诗歌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个字或一个词,用以表达诗人全篇的思想感情,是一首诗的关键所在,是整首诗的精髓,这个字或词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才得出的,也是一种“炼字”,读者找到了诗眼就等于领悟了大半,它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1、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2、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扩展资料

诗歌的特点是高度简洁凝练,因而它的语言更是高度个性化,经常通过比喻、通感、双关等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在诗词的语味中,要善于寻找最明亮的那颗珍珠,即警句,这是不可忽视的。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警策之言俗称诗眼,它是诗中最凝练、最精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句,最理清诗词脉络的盘节,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俏花旦


其实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关键的一个词或字。举例:如,春风有绿江南岸。这句里的绿字就是诗眼。还有:僧敲月下门。的敲字。并非一句话。


寇米根


否,一首诗里面也许只需一句亮眼的句子,就能救活一首诗。但是也许一个词,一个字,就能让人们永世难忘。这种例子太多太多。知道“推敲”二字的来源吗?仅一个字就让全诗活了,并流传了千古。


王邵荣


诗眼,最早出自苏轼的诗。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诗眼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指诗词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句中之眼、篇中之眼,是一句中或一篇中最有灵气的一笔。画龙点睛后,龙就活了,不点睛,是一条死龙。但是诗眼未必是诗“心”,不一定是反映这这首诗的中心之句。


睡着的帅哥


说得很好,“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章小飞鱼


是的,你说得没错。诗眼就是诗中最发光

的地方。诗也有“心灵”,诗眼就是那心灵

的窗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