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王文

一部电视剧《潜伏》,演绎了数不清的“余则成”用热血映红黎明之前的黑暗的传奇故事,这种红色记忆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而作为《潜伏》主角原型之一的王文和王凤岐这对革命伉俪在什刹海畔也曾发出过永不消逝的电波。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什刹海畔秘发报

1942年,王文和王凤岐受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社会部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派遣,在什刹海畔设立了平西情报站秘密电台。为组装电台,王文花了两个多月在城内分头购买零件,运用专业知识自己组装;经费困难,王凤岐就养了几只鸡,既可以补贴家用,又能借喂鸡、开门找鸡的机会,观察附近有没有异常情况,保证了发报的安全。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发报,危险和困难可想而知,任何微小的疏忽都会招致严重的后果。王文技高人胆大,避开日伪侦测台监听时段,在后半夜2点到5点,抓住空隙,与社会部电台通联。夜深人静时,王凤岐穿上自制的软底布鞋,还在门轴合页中滴几滴油,防止开门关门时发出声响。王文将发报小屋的窗户全部用棉垫堵上,再用一个2.5瓦的小灯泡,套上双层红绸子小口袋,在沉睡的什刹海畔,向根据地发送情报。就这样,什刹海畔发出的红色电波,飞越古城传到平西,日本宪兵、 汉奸侦缉队一点辙都没有。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突发情况撤离急

1943年8月7日,“七哥”叶绍青急匆匆赶来通知他们, 藏好电台,立即撤离。原来8月5日深夜,设在阜成门内的中央社会部的一部秘密电台被日本宪兵当场起获,王文的秘密电台只好立即撤离。趁着夜色,夫妻二人将发报机装在一个煤油桶里,在北院挖了一个深坑埋起来,在上面砌了花池,种上花。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晚上9点多,王凤岐用红色包裹皮包好改装的收报机,送到东四十一条胡同西口交接点,交给了地下交通员黄云。王文撤到河北阜平史家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社会部机关,王凤岐仍在北平继续潜伏,直到抗战胜利才撤回解放区。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情报能抵十万兵

解放战争时期,王文又多次转战北平西城,从事地下电台工作。1947年10月20日至23日,在朱德、聂荣臻、罗瑞卿的指挥下,解放军在清风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队1.7万多人,活捉了中将军长罗历戎、中将副军长杨光钰。清风店战役大捷后,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这次战斗的军事情报就是王文电台发出的。朱德总司令也非常高兴,并赋诗一首以表祝贺。随后,王文又将石家庄国民党军队兵力空虚、敌人内部矛盾重重、增援迟缓、建议攻打石家庄的重要情报相继发出,为解放石家庄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着对党的忠诚。今天,在北京西城这片土地上有10万多名党员,他们决心用坚定的党性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王文:红色电波铸忠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