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拋開沉重的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雙重負擔,輕裝上路?有何感觸?

情感字典


我是專注於情感領域的頭條創作者。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也歡迎大家前來和我交流,關注我。

下面是我對您這個問題的看法:

物質

現如今物質層面上的負擔。無非就是薪資,房貸以及家庭開支。

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這些因素,已經壓得大多數人喘不過氣。

來很少有一個人能夠三個月不上班,還能還得起房貸車貸,同時還能維持正常的家庭開銷。

拋開沉重的物質負擔肯定是每一個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目標。

可是如何拋開這個沉重的負擔,卻要講求一定的科學方法。

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要講求一個循循漸進。

車子可以開便宜點的,省油的。

房子也可以換一個小一點的,離市中心有稍微遠一點的。

家庭的生活質量也可以稍微退而求其次。

但是在這裡我只提倡理性的消費,以及開源節流。

但是我要拒絕自暴自棄,碌碌無為。

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如果就只有你拋開了頭上的物質枷鎖。

那如果這個家庭想維持下去,那這把枷鎖勢必要套到另外一個人頭上。

這樣對一個家庭的存亡延續是很不利的,也是很不公平的。

所以我在這裡拒絕逃避責任。

精神

現代社會過快的節奏,已經導致很多年輕人精神很紊亂。

而且在當今社會,許多人都輕微的患有各種精神疾病。

許多人在受過挫折以後,都會鑽入一個牛角尖以及各種各樣的思維怪圈裡面。

一時的想不開,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過激後果。

比如家庭的壓力,子女的教育以及工作上的壓力,等等等等。

而如何給自己的精神層面進行減壓,我覺得是每一個人勢在必行的一個事情。

精神層面的崩潰,遠遠比肉體層面上的折磨要來得更猛更痛苦。

靈魂和軀殼要相輔相成,人才能走得更遠。

詩和遠方不正是說明了這個情況嗎?

我覺得拋開精神層面的壓力可以這樣做。

平時可以試著多與家人交流溝通,在與親密一家人中的溝通中,嘗試著解壓自己

當然這就要求兩個人的話題都要在一個頻道上,要求另一個人能夠體諒你,理解你並支持你。

這樣就需要你們兩個人的感情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

閒暇的時候可以多散散步或者聽聽歌,多陪陪孩子。

我覺得散步聽歌,以及逗弄孩子肯定是可以減少你精神層面的壓力的。

時刻要提醒自己精神上的責任。

時刻警醒自己身上該有的責任,並不是變相的增加自己身上的壓力。

相反,這樣可以提醒你自己明白自己為什麼這麼累,到底是為了什麼。

人只有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才會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不會每天無奈的問自己人,為什麼活著。

就像你走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路一樣,如果你永遠漫無目的的走下去,最終整個人都會崩潰的。


歡歡的小團圓


很難做到 能做到不太自私就不錯了


就不鳥你愛咋咋地


積極應對壓力,韌性野蠻成長!

一坐下來寫,立馬想起了郭德綱那句:你丫力大麼?

確實,現在的人們壓力大麼,大家都已經有了共識,很多人都在喊,壓力好大。我要找個好點的工作,我要買車,買房,結婚。我要漂在北上廣,奮鬥到高帥富,迎娶白富美。就算好不容易車房媳婦(先生)都有了,我們有娃了。哇!這是愛情的結晶啊,也要從小跟上,親子班,英語,機器人,籃球,游泳,舞蹈,鋼琴一個不能拉下;刺激也得給得夠夠的,我沒音樂細胞,那多聽演唱會,兒童音樂劇;我從小土到大,那就多帶娃外國旅遊,行萬里路,長長見識。

結果在財務和時間上的投入更是無比的增加,而財務和時間的一種屬性是互相制約的?腫麼辦?爸爸掙錢去吧,媽媽犧牲工作全職陪娃吧,到最後,又發現父愛缺失又是個問題,母親脫離社會和單一標準和個人的精力輸出也是個難題。壓力開始蔓延,直到壓力山大,按照傳統的壓力管理方法,類似的問題是無解的,這些方面都是很難捨棄和斷離的。

問題創造現實,關於壓力,我們問的問題一直是錯的。問題不是:壓力應該如何消減和逃避麼?而應該是“我想在壓力中如何成長?”

這次要介紹《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是本月唯一的5星評價,因為在這本書更新了我的認知體系:壓力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辦法逃離 。與其恐懼,不如擁抱壓力,在努力中實現自己的潛能和價值;壓力和意義是如此相輔相成,以至於我們能夠善用壓力,承擔壓力,追求生活的意義,達到個人更好的狀態。

Part1:壓力新科學

@壓力會殺人?是的,但是不完全

1998年,3萬名美國成年人被邀請回答,過去一年他們承受的壓力狀況。同時他們被問:你認為壓力有礙健康嗎?8年後,研究人員徹查了公開的記錄,以找出3萬參與者中哪些人去世了。讓我先傳遞壞消息——高壓提高了43%的死亡風險。這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這和我們接收到的大部分信息是吻合的,即“壓力會殺死人”。但是,這個數據是有個前提的,所有這些負面數據的人員有個假設:他們相信壓力有損健康。

是的,這才是完全版本,壓力並不是決定因素,而你怎麼看待壓力才是決定因素。後續的一些研究數據也做了證明:中年時對變老持積極態度的人,比那些持消極觀點的研究對象,平均多活了7.6年。把這個奇蹟般的數字做個對比:許多我們認為會明顯對健康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諸如規律鍛鍊、不吸菸、保持健康的血壓和心血管水平,平均來說,能夠延長人4年的壽命。

為什麼,這科學麼?這和我之前的壓力管理知識衝突啊?實際上是,我們確實犯了錯誤,這種情況在健康發展歷史上確實不是什麼稀罕事。舉個例子:曾經請醫生預測煙盒上印製警示圖片的效果。通常來說,醫生認為圖片會降低吸菸者對香菸的渴望,並促使其戒菸。但研究表明,警示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特別駭人的圖片(比如肺癌患者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實際上會增加吸菸者對香菸的渴望。原因?圖片引發了恐懼,還有比抽菸更好的平復情緒的方法嗎?醫生推斷恐懼會激發行為改變,但恰恰相反,它只激發了逃避糟糕情緒的渴望。

害怕、恥辱、自責、羞愧,所有這些都被健康專業人士視為提升人們幸福感的驅動因素。然而,當被放進科學實驗時,這些信息會推動人們採取健康專家本希望改變的行為。我看到悲慘場面不斷上演:好心的醫生和心理學家傳遞他們認為有益的信息,接受者被狂轟濫炸,情緒低落,最終被逼採取相應的醫生和心理學家不願意看到的自毀行為。

壓力管理的最佳方式,不是減輕或避免,而是重新思考壓力,甚至是擁抱它。不再想幫你消除壓力,我想讓你善用壓力。這是“壓力新科學”。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會使你更健康和幸福。

@安慰劑效應正解

安慰劑效應已經普遍得到了接受,但有一點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即使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劑(藥片上印著”安慰劑“,成分只有“糖”)也能起到作用,是不是十分神奇?很長一段時間,醫生和科學家都認為安慰劑效應需要欺騙。糖片只有在患者相信自己吃的是真藥時才有幫助。但後來發現,欺騙並不是安慰劑效應中起作用的成分,即使患者知道正在服用的是替代品,效應依然存在。解釋安慰劑效應如何起作用,沒有降低安慰劑的功效,甚至強化了效果。思維干預也可以這樣進行。告知人們思維干預是如何進行的,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記住新思維,這並不會降低它的效果。

還有個知名的實驗,對於旅店的服務員,整理房間是相當艱辛的工作。對他們進行思維干預,講解她們的工作實際的熱量消耗大於一般的體育鍛煉,十分有成效。鍛鍊的好處(干預組)或體力活兒的勞損(對照組)在各種指標中有明顯區別。結論:服務員將工作視為鍛鍊的想法,轉化了工作對身體的影響。換句話說,你期望的結果,就是得到的結果。也就是說,某個特定信念會強化身體做出相應回饋:將體力勞動看作鍛鍊,會讓身體體驗積極的收益。

再舉一個在柏林的德國老年研究中心對上了年紀的人做了持續跟蹤的數據,研究重大疾病或事故的影響。那些樂觀看待變老的人,對自我健康更負責,他們更主動,更投入地做康復訓練,以應對危機。與此相反,消極對待變老的人,不太願意採取行動改善健康。這樣的選擇,相應地,影響了康復狀況。生病或發生事故後,持樂觀變老態度的人,報告說對生活更滿意,身體更健康,生理機能更好。如何看待變老是通過影響你的目標和選擇,來影響健康和壽命的,而不是某些積極思考的神秘力量。這是思維模式的完美例子,它比安慰劑效應更有力,因為它不僅改變了你當下的體驗,也會影響未來。

Part2:改變你的壓力模式

如何看待壓力,同樣也是能夠影響你健康、幸福和成功的核心信念之一。如同我們看到的,你的壓力思維模式塑造著一切,從壓力情境下你感受到的情緒,到應對壓力事件的方式。這相應地,會決定你是在逆境中奮起,還是被壓得精疲力竭、鬱悶抑鬱。好消息是,即使堅定地認為壓力有害,你依然可以培養能幫你奮起的思維模式。

我們需要的是從舊有思維模式:壓力有害外轉向新的壓力模式:壓力有促進作用。對於新模式,兩個性格特點與積極壓力思維伴隨得更緊密:正念及忍受不確定性的能力(比樂觀更相關)。

壓力思維模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們不僅影響你怎麼想,並且影響你怎麼行動。視壓力為害,它就是需要規避的東西,感受到壓力就變成了企圖逃避或減壓的信號。確實是,秉持壓力有害思維的人,更可能說他們是通過規避來應對壓力的。恰恰相反,認為壓力有益的人更可能主動積極地應對壓力。這些處理壓力的方式,導致了非常不同的結果。面對困難迎頭而上,而不是企圖逃避或否認,你就強化了應對壓力的資源。你對處理生活挑戰的能力更自信,你就建立了更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能管理的問題得到處理,而不是惡性循環失去控制,不能掌控的情境就變成了成長機會。這樣,如同其他思維模式一樣,壓力有益的信念成了自我實現預言。

對於改變對壓力的想法,有三個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你能改變一個人對壓力的想法。

第二個好消息,受到思維模式干預的人,焦慮和抑鬱情緒有所緩解。

第三個好消息,即使是非常簡單的干預,也會對人們如何思考和體驗壓力產生長久改變。

為了解你的壓力思維,就要開始注意你是如何思考和討論壓力的。因為思維模式就像一個濾鏡,為每個體驗上色,你可能發現有自己的標準方式來思考和討論壓力。有意識的關注自己對於壓力的反應,是一個好的準備工作。接下來,進行這三步的改變:

第一步是當你感覺到時,承認壓力的存在。也就是允許自己感知到壓力,包括它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第二步是歡迎壓力,意識到它是對你在意事物的反應。你能聯結到壓力背後的積極動機嗎?什麼有危險了,為什麼你會在乎?

第三步是運用壓力給你的能量,而不是耗費它試圖去管理壓力。你現在可以做什麼,才能反映你的目標和價值?

實驗人員鼓勵員工記住這三步流程,每天在感到壓力時至少練習一次。3周之後,研究人員回訪了參與者。接受培訓的人在壓力思維方面有所轉化。干預前,被試基本秉持著壓力有害的思維,但現在更容易看到壓力的好處。他們也更擅長應對壓力,焦慮和抑鬱狀況更少,身體更為健康。工作上,他們感覺更專注,更有創造性,更為投入。思維轉換最徹底的員工——從最消極到最積極體現出最大的改善。干預發生的第6周做的最後跟蹤表明,這些好處得到了保持。

運用時集合思維干預有三個關鍵點,能夠達到更好效果:

學習新觀點;

練習,鼓勵自己採納和應用新思維;

提供機會,和別人分享該觀點。

@小白鼠實驗的正解

之前的很多壓力實驗,都是在小老鼠身上做的,但是那些老鼠經受的壓力,不是人類的日常壓力。如果你是隻實驗室小白鼠,悲催的一天可能是這樣的:無法預料、無法掌控的電擊;被扔進水桶裡,被迫游泳,直到快被淹死;困在獨立封閉的空間,或者圈在擁擠的籠子裡,拼死爭搶有限的食物。這不是壓力,這是齧齒類動物的飢餓遊戲。動物遭受的壓力是最壞的一種:無法預測,不能掌控,完全沒有意義。如你所知,我們自己生活的壓力,很少符合以上描述。

斯坦福生物心理學家凱倫·帕克研究了早期生活壓力對人和松鼠猴的影響。為了給小猴子施壓,她把它們和母親分開,每天放在獨立的籠子裡1個小時。分離很明顯讓猴子感到痛苦,但比其他動物研究的方法更人道。從很多角度講,對研究一般的童年壓力來說,這是個相當出色的方法。當初把小猴子和母親分開時,帕克預測早期的生活壓力會導致情感不穩定。但恰恰相反,壓力提升了抗壓能力。長大後,童年經受過壓力的猴子,相較得到更多庇護的猴子,更少焦慮。它們在新環境中更願意探索,對新東西表現出更強的好奇心——勇氣的猴子版本。它們能更快解決研究人員給的腦力挑戰。少年時期——相當於十幾歲的孩子——以前受壓的猴子甚至表現出更強的自控力。

與母親分離的猴子前額葉皮質層面積更大。尤其是,早期生活壓力增強了前額葉皮質層的某個區域,該區域作用是抑制害怕反應,加強對沖動的控制,提升正向的驅動。帕克和其他科學家認為,童年壓力同樣可以創造更具抗壓性的人類大腦。最重要的是,這是大腦適應壓力的自然功能——不是偶然現象或不正常的結果。

科學還告訴我們,當以下三種情況存在時,壓力最可能有害:

你感覺無法應對壓力;

壓力使你與別人孤立;

壓力完全無意義,還違揹你的意願。

Part3:迎難而上,通過干預解決問題

壓力反應不再是過去所說的生存本能。它絕對不是應該被擺脫的過去的動物本能,而是幫你成為今天的完整人的必要因素。壓力一直都在,重要的是確保它對你和他人有用。一味的逃避壓力,會引起壓力繁殖。它是企圖逃避壓力的諷刺性後果:耗費掉應該支持你的資源的同時,你創造了更多壓力源。當壓力不斷累積,你漸漸無力招架、離群索居,因此更容易依賴逃避性策略,比如企圖掃清壓力情境,或者以自毀行為轉移注意力。越堅定地逃避壓力,越容易陷進向下的螺旋。

這讓我們重新思考逃避壓力的代價是什麼?

錯失的機會:由於你認為壓力(或可能會)太大,生活中拒絕或錯失了什麼事情、經歷、活動、角色,或其他機會?

逃避方式:當你想逃離、擺脫或漠視生活壓力的時候,你會求助於什麼行為、替代品或別的逃避途徑?

限制未來:如果不害怕未來會有壓力,你想做、體驗、接納或改變什麼?

企圖逃避壓力的最大問題是,它改變了我們看待生命和自我的觀點。任何導致壓力的事情,都被視為問題。如果工作有壓力,你會覺得工作出事了。婚姻有壓力,你會認為關係出問題了。如果身為父母有壓力,你會覺得孩子出問題了。如果試圖有所改變帶來了壓力,你會覺得目標出問題了。擅長壓力不是逃避它,而是在壓力轉化你的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干預1:歸屬感

當我問沃頓哪個是他最喜歡的思維干預項目時,他立刻提到在一所常春藤學校裡,給一群大一新生做的那個。在這個研究中,沃頓傳遞了一條簡單信息:如果你沒有歸屬感,這很正常。很多人到新環境裡,都會這樣,慢慢就會改變。沃頓選擇社會歸屬感做焦點,是因為他知道沒有歸屬感——在學校、職場或任何對你重要的群體中,普遍存在。多數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唯一不屬於那個環境的人。

沒歸屬感會改變你對所有體驗的理解。對話、挫折、誤解等,所有一切都被看作你不屬於那裡的證據。自己不屬於那裡的信念,會引發很多不良想法,從謊言綜合徵(我是個騙子,誰都看得出來),到假想威脅症(每個人都盼著我失敗),再到自我設限(為什麼還要徒勞嘗試)。這些念頭會導致自毀行為,比如逃避挑戰、隱藏問題、無視反饋,以及無法建立支持性的關係。這般行為,相應地提高了失敗和被孤立風險。而這,恰恰成為我根本不屬於這裡的證據。

一旦某個思想生了根,你就不用在這方面投入努力,這是內化作用。它不是需要駕馭的意識層面策略,或者每天都得做的思想鬥爭。新思維引入後,就會接管局面,生長繁榮。控制力和力量一樣,有限制,可恢復。但是隨著你內化新的壓力思維模式,你將會越來越內化,使用更少的意志力,並且持續獲得好處。

@干預2:成長型思維

有個實驗,讓學生們讀一篇短文,文章介紹了幾個主要觀點:你現在是誰,不代表以後就永遠這樣;人們如何對待你,看待你,不代表你就是那樣,也不能決定你未來的樣子;隨著時間的變化,人的性格會發生有意義的改變。學生們同樣讀了高年級學生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描述自己改變的體驗。最後,學生們要寫一個故事,關於人們——包括他們自己是如何隨時間改變的。結果81%接受干預的學生通過了九年級代數考試,控制組卻只有58%的通過率。

我們認為所有問題都根深蒂固,很難改變。許多問題確實由來已久,但並不表示我們無能為力,思維模式的小轉變,會激發一系列深入變化,甚至會挑戰可能的極限。我們習慣性相信,需要先改變生活中的一切,才會幸福,或者健康,或者得到想體驗的其他東西。思維科學表示,過程是相反的。改變思維是其他變化的催化劑。但首先,我們得讓自己相信,這樣的改變是可能的——視挫折為不可避免的東西,遇到困難意味著這是利用資源的機會。

@干預3:將壓力視為挑戰

或戰或逃生存本能不是犬科或貓科動物獨有的,它存在於任何喘氣兒的物種當中。或戰或逃,救了很多動物和人的性命。因此,我們應該高興,該本能被保留下來,烙進了DNA。然而,就像許多科學工作者已經指出的,攻擊和迅速逃避不是應對人類日常情況的理想方式。或戰或逃的反應方式,怎麼能幫你解決交通困擾或者失業威脅呢?如果每次事情不順,你都逃避,那你的社會關係、孩子或工作怎麼辦呢?你總不能給過期的房貸一拳吧,也不能每次有家庭問題或工作衝突時就玩失蹤。

從這個角度講,壓力反應是你該抑制的本能,除非碰到極端的生存危機,比如逃離著火的房子,或者拯救溺水的兒童。對其他的挑戰,壓力反應是在浪費能量,阻礙你成功地應對狀況。這是壓力反應的不匹配理論——適用於我們的祖先,不適用於我們。你,作為可憐的人類,會被壓力反應拖後腿,它無法應對現代世界。

只支持兩種生存策略的壓力反應——打一拳或者玩命兒逃——絕對不匹配現代生活。人類壓力反應的全貌要比這更復雜,逃跑和戰鬥不是你身體能支持的唯一策略,對於人類而言,壓力反應已經進化了,隨著時間進行調整,更適應如今生存的世界。它能激發許多生理系統,每一個壓力支持不同的應對策略。你的壓力反應不僅僅能幫你逃離著火的大廈,而且會助你處理挑戰,聯結社會支持系統,從經歷中學習。

肝排出脂肪和糖為血液加油;呼吸加深為心臟導入更多氧氣;心跳加速將氧氣、脂肪和糖輸送到肌肉和大腦;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幫助肌肉和大腦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通過這些方式,你的壓力反應使你做好準備,應對面前存在的任何挑戰。

來自壓力的能量,不僅僅幫你身體行動,它也能點燃大腦。腎上腺素喚醒感覺,你瞳孔放大接收更多的光,聽力更加敏銳。大腦會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項不予考慮。壓力能夠集中你的注意力,以獲取周遭更多的信息。同樣,你也會受到內啡肽、腎上腺素、睪丸素和多巴胺組成的化學雞尾酒的刺激。壓力反應的這一面,是有人喜歡壓力的原因之一——給你上癮的感覺。這些化學物質一起提升了你的自信和力量,它們使你更樂於追求目標,採取任何能激活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的行動。某些科學家稱之為壓力“興奮和光明”的一面。這在跳傘者跳出飛機,以及情侶陷入愛河中時,都能觀察得到。如果你觀看勢均力敵比賽時有過悸動,或者在截止日期來臨前匆忙趕過工,你就瞭解壓力的這面了。

那些彙報自己身處心流狀態的人——一種很享受的,完全沉浸在所做事情的狀態——顯示出明顯的挑戰反應跡象。藝術家、運動員、外科醫生、視頻遊戲者、音樂家,當他們專注於藝術或技能裡,都表現出這類反應。和許多人期望的相反,這些領域的高手在壓力下心裡並不平靜。他們有強烈的挑戰反應,該反應使他們獲取到更多腦力和身體資源,結果才是我們看到的自信滿滿、無比專注和巔峰表現。

@干預4:壓力鼓勵你社交

這就是過去壓力教給大腦和身體如何應對未來壓力的全部內容。壓力會在大腦留下印跡,幫你處理未來遇到的相似壓力。不是每個小的刺激都會引發該程序,但當你經歷重大挑戰時,身體和大腦都會從中學習。心理學家管這叫壓力疫苗接種,它就像給你大腦注射了壓力疫苗。

更全面的壓力生物畫面,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每天我們都有這些反應,為什麼它們根本就不是缺點。匆匆奔去接孩子放學,應對麻煩的同事,思考別人的批評,擔心朋友的健康——我們對這些事有壓力反應,是因為對我們重要的事物有危險,我們就感覺受壓。更重要的是,有壓力反應,是幫助我們有所行動。

你可能會期望,壓力過重的人會更好鬥或者自私,但事實恰恰相反。剛剛經歷過壓力體驗的人,以高出50%的概率,更願意信任陌生人,冒著失去全部所得的風險。他們也以高出50%的概率,更願意選擇可信,與陌生人分享所得,而不是把錢都留給自己。而沒有經受壓力考驗的控制組,信任和可信的比例與《金球》節目的玩家十分接近——約50%。相對比,精疲力竭的人表現出不正常的高信任與可信度——約75%。壓力讓人更親社會了。

@干預5:有意義,意味著有壓力

令研究人員驚詫的是,壓力指數越高,國民幸福度越高。說前一天壓力特大的人比例越高,該國人口壽命越長,GDP越高。較高的壓力指數同樣反映出更高的幸福度和生活滿意度。人們越說壓力大,對健康、工作、生活水平和社區越滿意。研究人員還發現,生活在腐敗、貧窮、飢餓或暴力水平高的國家的人,諸如毛里塔尼亞,通常不認為他們的日子很難過。人們說有壓力,所反映出的東西和研究人員所認為的客觀的惡劣社會條件並不完全相關。

當涉及總體幸福感時,調查顯示,最幸福的人不是沒有壓力的人。相反,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這些人,更容易認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我把這叫作壓力悖論。高壓既伴有痛苦,也帶來幸福。重要的是,幸福生活不是沒有壓力,沒壓力的生活也無法保證幸福。雖然大多數人視壓力有害,高壓看起來卻與我們想要的東西並肩而行:愛、健康以及生活滿意度。我們感知為壓力的事情,怎麼會伴有如此多的好處呢?理解壓力悖論的最好方式,就是看看壓力與意義的關係。有意義的人生,也是有壓力的人生。

低壓生活並不會讓人們如想象般幸福。雖然多數人預測如果不那麼忙會更幸福,但事實恰恰相反。人們越忙越幸福,即使被迫接受更多的任務。繁忙程度的急劇下降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退休會提高40%罹患抑鬱症的概率。自這項研究之後,好幾十項類似研究接踵而來。它們表明,寫下你的價值觀,是曾經研究過的最有效的心理學干預之一。短期來說,寫下個人價值觀,讓人感覺更有力量,有掌控感、自豪和強大。同時讓人感受到更多的愛、與他人的聯結和同理心。它提升痛苦承受力,增強自我掌控,減少壓力體驗後的無益反思。

長期來講,寫出價值觀會提升學業成績,減少看醫生,改善心理健康,有助於所有事情,從減肥到戒菸,到解決酗酒問題。它幫助人們在面對歧視時執著堅定,減少無力感。很多時候,一次思維干預,就可以帶來這些益處。花10分鐘寫下價值觀的人,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會受益。

@干預6:轉化壓力:變緊張為興奮

你或許曾經告訴過自己或他人,在壓力情境下,如果不平靜下來,就會搞砸。多數人都這麼認為,可這是對的嗎?面臨壓力,最好的策略是放鬆嗎?或者,擁抱焦慮會不會更好?

多數人相信,一定水平的腎上腺素可以提升表現,太多會削弱表現,但證據表明恰恰相反。談到壓力下的表現時,感到壓力比放鬆更好。然而,有時候,壓力會引發或戰或逃反應,這種危機本能使壓力臭名昭著。當人們或戰或逃時,心理學家管這叫恐懼反應。恐懼不是過激反應——它是完全不同的壓力反應模式,使你更自我防禦,而不是取得成功。讓我們比較一下兩種反應方式的不同,以及為什麼正確的反應能提升壓力下的表現。我們還會探討科學如何幫我們利用挑戰反應,即使你感到很害怕。

但恐懼反應期間,身體預測會有生理傷害。為了減少一場惡仗之後的流血,你的血管緊縮,身體也會產生炎症,免疫細胞活躍,為了幫你儘快痊癒。挑戰反應期間,身體反應更像體育鍛煉。由於你沒有預測到傷害,身體感覺安全,那就會加速血液流動為你提供能量。不像壓力反應,你的血管是鬆弛的。心臟也會劇烈跳動——不只是更快,力量也更強。每次心臟收縮,就泵出更多血液。所以,挑戰反應比恐懼反應提供的能量更多。

壓力反應同時也影響壓力下的表現。恐懼反應期間,你的情緒可能包括害怕、生氣、自我懷疑或者羞愧。因為首要目標是自我保護,你對事情變壞的信號更機警。這創造了一個惡性循環,越關注錯誤,你越害怕和自我懷疑。相反,挑戰反應期間,你感覺有些緊張,但也感覺興奮、熱情、有力和自信。首要目標不是逃避傷害,而是追尋想要的東西。你保持注意力開放,與環境互動,準備利用所有資源去工作。

挑戰反應後發生在大腦裡的這種迴路,強化了大腦額葉的聯結,它們有助於戰勝恐懼,增強積極的驅動力量。這樣,事情發生後,挑戰反應就對你進行了壓力預防接種。這個評估,是決定反應方式的關鍵。如果你認為環境的要求超過資源,你就會有恐懼反應。但如果你相信有資源取得成功,就會有挑戰反應。

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專注在資源上,人們更容易有挑戰反應。最有效的策略包括瞭解自己的優勢,思考你過去是如何準備某個挑戰的,回憶過去戰勝類似挑戰的經歷,想象來自親友的支持,祈禱或者知道別人在為你祈禱。這些都是可以迅速將恐懼轉為挑戰的思維轉換,下次面臨壓力想有所表現時,你可以嘗試一下這類好方法。

@干預7:轉化壓力:變恐懼為挑戰

視壓力反應為資源,能把恐懼轉化為勇氣,幫你在壓力下做出最好表現。即使在那種感覺不到壓力有幫助的時候——比如焦慮情況——歡迎它,也能將其轉化為有助的事情:更多能量,更多自信,更大采取行動的意願。無論壓力是什麼感覺,別再焦急地試圖趕走它,而是聚焦在可以用壓力給你的能量、動力來做些什麼。你的身體正在提供資源,幫你應對挑戰。不是做次深呼吸平靜下來,而是深吸一口氣,感受可以吸取到的能量。然後運用它,問問自己:“我可以怎麼行動,或者做何選擇,能夠與當下的目標保持一致?”

當被問及生活中最大的壓力來自何處,人們典型的回答是愛人的健康問題、經濟來源、學業壓力、工作壓力,以及身為父母。我們沒法將它們從生命剝離以減少壓力。如果人們控制不了壓力來源,告訴他們你們的生活是不可接受的,這有什麼幫助呢?擁抱壓力是自我信賴的根本:覺得自己可以,並視身體為資源。你不必等著害怕、壓力或者焦慮消失,只是做最重要的事情。壓力不是停止和放棄的信號。這類思維轉換是催化劑,不是治療。它並不抹去痛苦或讓問題消失。但如果你願意重新思考壓力反應,它會幫你發現優勢,獲取勇氣。

@干預8:壓力使人更具關懷性

壓力時刻,男女都表現出更信任別人,更慷慨,更願意冒犧牲自我的風險而保護別人。社會關愛系統由催產素控制。該系統被激活時,你感到更多同理心和信任,並強烈想與他人聯結和親近。這個網絡還抑制大腦的恐懼中心,提升勇氣。獎勵系統釋放神經傳導素多巴胺。獎勵系統的活躍提升動力,抑制恐懼。如果壓力反應包括多巴胺上升,那麼你會對自己做有意義事情的能力感到自信。多巴胺還刺激大腦,渴望身體行動,保證在壓力下不僵住。協調系統由神經傳導血清素驅動。這個系統被激發,會強化你的認知、直覺和自控。這將使你更容易知道需要做什麼,確保你的行動有最大積極影響。

換句話說,照顧與友善反應令你主動社交、擁有勇敢和智慧。在需要驅使自我有所行動時,它既提供勇氣與希望,也提高聰明行動的意識。有時我們關注愛人,看看能否安慰、支持或幫助——這是照顧與友善反應。這是勇氣行為,雖然我們做的全部就是傾聽和陪伴。其他時候,我們尋找方式逃避他們受苦使我們承受的壓力。這讓我們把注意力從愛人身上離開,使我們更不能,也更不願幫忙。我們從身體或精神上撤退,轉向平復自身不適的逃避措施。心理學家把這叫同情崩潰——試圖逃避別人的壓力帶給我們的壓力,因而裹足不前,而不是行動。

研究人員發現,兩類應對策略對參與者腦部活動有非常不同的影響。當參與者伸手握住愛人的手,腦部獎勵和關懷系統活躍度上升。伸手同時抑制了扁桃體活動,那是引發害怕與逃避的部位。和多數逃避策略一樣,擠壓力球沒有減少壓力,它實際上降低了獎勵和關懷系統的活動——強化了參與者無助的感覺。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兩件事情。第一,當在乎的人受苦時,注意力放在哪裡,會改變我們自己的壓力反應。如果聚焦於安慰、幫助和照顧所愛之人,我們會體驗到希望與聯結。相反,如果聚焦於解除自身痛苦,我們會身陷憂慮。第二,我們可以經由小的行動創造勇氣生理反應。在這個案例中,就是握住經歷痛苦的愛人的手。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機會做類似的聯結選擇。

@干預9:宏大的目標轉化壓力

他們堅持說,如果你視自己為更大群體的一部分——團隊、組織、社區或使命——就會消除奮鬥的毒性成分。當你的首要目標是對這個更大的群體有所貢獻,你依然會努力工作,但驅動力不同。你不是僅僅企圖證明自己足夠好或比別人強,而是為比自己更高的目標服務。不只聚焦在自我成功,也想要為了更廣大的使命而支持他人。被宏大目標驅動的人,對生活表現出更高的幸福和滿足感。如此不同的原因之一是,以更宏大目標行事的人,建立了強大的社會支持網絡。看似矛盾的是,集中精力幫助別人而不是證明自己的人,他們比那些花精力自我表現而不支持別人的人,更受尊重和喜愛。

當在工作或人生任何重要領域感到壓力,就問問自己:“我更宏大的目標是什麼?”“這是個為之服務的機會嗎?”

如果你很掙扎,不知道如何尋找宏大目標,花點兒時間思考一下以下問題:你想給周圍的人帶來什麼積極影響?生活或工作上,什麼使命最激勵你?

你想為這個世界貢獻什麼?你想創造什麼改變?

@干預10:關懷創造韌性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同情是弱點,關懷他人會消耗我們的資源。但是科學和這些案例表明,關懷實際上會豐富資源。因為社會種群,包括人類,靠自己是無法生存的,大自然用整個驅動系統武裝我們,確保大家互相關愛。許多時候,這個系統比或戰或逃的本能對我們的生存更關鍵。大概這就是為什麼大自然把它賜予我們,不僅給我們能量,還有希望、勇氣。當我們經由照顧和友善啟動該驅動系統時,我們同時調動了所需資源,處理自身的挑戰,做更英明的決策。照顧和友善,不但不會耗空我們,還能賦予我們能量。

發生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後的自發的救助很感人,但並不特別。它的普通之處在於:困境能激發善行,因為痛苦驅動了助人的需要。研究表明,創傷事件發生後,多數人變得更利他。他們花更多時間照顧朋友和家庭,也願意做非營利性團體和教會組織的志願者。重要的是,這種利他主義幫他們自愈。創傷倖存者花越多時間助人,他們感覺越幸福,也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更多意義。這種“利他源於痛苦”的觀點有很多證據,比如82%的大屠殺倖存者在監獄中都想方設法幫助他人,自己捱餓時依然把食物分享出去。

答案看來存在於我們已經思考的事情當中:關懷引發勇氣和希望。不是每個創傷都會導致潰敗反應——只有當你感覺被環境打敗或遭到社群拒絕時,它才會產生。換句話說,就是你認為無計可施,也沒人會在乎的時候。和聽上去的一樣恐怖,潰敗反應是大自然清除你的方式,以避免你消耗公共資源。這種潰敗反應存在於每個社會種群。而人類通過痛苦的時候幫助別人,就阻止了潰敗的惡性循環。就像9·11恐怖襲擊時在世貿中心為救援人員提供食物的一位婦女說的那樣:“我很驕傲能做點兒什麼……這很奇怪,你特別想做些事情,然後發現,想做的就是幫助別人。”

@干預11:你在痛苦中並不孤獨

痛苦中的孤獨感,是轉化壓力的最大障礙之一。當你感到孤立、缺乏聯結,更難去採取行動,或者看到情境中的任何好處。

我們經常通過別人的外在,來判斷他們的內在,因為那是能看到的全部。但往往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某個同事有自殺想法,一個鄰居有酗酒問題,或者街角那對幸福的夫妻有家庭暴力。當你和人們一起坐電梯,或者在商場愉快交流時,他們看上去平靜、可控。外在的表現不總是反映內在的掙扎。

因為別人的痛苦很少被我們的雙眼看到,我們就得出結論,自己很孤獨。

不可見性,使得個人感覺很孤立,一旦說出來,就成了基本人性的提醒。無論何時,在任何特定的努力中我感到孤獨時,我就試著回憶站在其中一個圓圈裡的感覺,敬畏以前看不見的痛苦的出現和他人的力量變得可見。我常對自己說這句話,以記住這個事實:“和我一樣,這個人知道痛苦的滋味。”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有自己的困難;就像我一樣,這個人知道何為痛苦;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想對世界有所貢獻,同樣知道失敗的模樣。

當你在痛苦中感覺孤立或孤獨時,試著和基本人性進行聯結。最初,想到自己的狀況時,允許自己感受任何想法和情緒。承認背後的所有痛苦:焦慮、生理疼痛、生氣、失望、自我懷疑或悲傷。然後思考這些痛苦是基本人性一部分的可能性。像你一樣,無數的人都知道痛苦、遺憾、悲傷、不公、生氣或害怕的滋味。

@干預12:痛苦使你堅強

這就是壓力悖論:雖然想過壓力更少的生活,但恰恰是艱難的時刻,激發我們成長。

痛苦使人成長這個想法並不新鮮,幾乎包含在每個主要宗教和哲學裡。它甚至變成了一句陳詞濫調:“殺不死你的,都會令你強大。”從頭到尾,我們會反覆看到一個重要主題:痛苦經歷的好處,並非來自壓力或創傷事件本身;它來自你——來自困境喚醒的力量,來自化艱難為意義的人類自然本能。擁抱壓力的一部分,就是要相信這個能力,即使痛苦正當下,未來尚模糊。

為測驗痛苦的長期影響,西里想看看經受創傷事件的次數能否預測他們4年內的幸福指數。一種可能性就是直接而負面的關係:壞事越多,人們越不幸福。相反,西里發現了一個“U”形曲線,位於中間的人最好。經歷中等水平苦難的人,抑鬱風險最低,健康問題最少,生活滿意度最高。極端的人群——困難水平最低或最高——更抑鬱,健康問題更多,生活更不滿意。雖然人們的理想是過沒有痛苦的人生,而實際上沒經受波折的人,不如體驗了適量艱辛的人幸福和健康。事實上,過去沒有任何創傷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遠遠低於那些經歷過平均數量創傷事件的人。

試著選擇看待困難的好處,比如說自我成長感、更加感恩、靈魂成長、強化了社會聯結與他人關係、識別新的可能性與人生方向。對多數人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儘管不完滿,該怎樣過一個更好的生活?所有人都試圖搞清楚,怎樣帶著傷痛生活。”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能從別人的故事中經歷創傷後成長,可不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新的研究表明,人們可以從他人的創傷體驗中找到意義,獲得個人成長。心理學家把這稱為“替代韌性”和“替代成長”。

你如何從他人的痛苦中獲得毅力和成長,而不僅僅是同情其不幸呢?最重要的因素或許是真實的同理心。你必須感同身受,想象自己身處其中。你還得在看到痛苦的同時,發現他們的優勢。替代韌性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憐憫。如果你憐憫他們,就會為其痛苦感到難過,看不到他們的優勢,也在他們的故事中看不到自己。很多時候,相比真實的同理心,憐憫是更安全的情感。它保護你不和別人的痛苦靠得太近,你能保持自己絕不會受此苦難的幻想。然而,在將對方降格為憐憫對象的同時,它也封存了你體驗替代成長的能力。

從他人痛苦中學習和成長的過程,看起來需要先被那種痛苦影響。它不是消極地目睹別人的反彈,而是允許自己被他們的痛苦和力量打動。當你發現自己面臨著別人的痛苦時,試著既關注對方的悲傷,也關注他們的資源。讓你被他們的經歷打動,也敬畏他們的毅力。一坐下來寫,立馬想起了郭德綱那句:你丫力大麼?

確實,現在的人們壓力大麼,大家都已經有了共識,很多人都在喊,壓力好大。我要找個好點的工作,我要買車,買房,結婚。我要漂在北上廣,奮鬥到高帥富,迎娶白富美。就算好不容易車房媳婦(先生)都有了,我們有娃了。哇!這是愛情的結晶啊,也要從小跟上,親子班,英語,機器人,籃球,游泳,舞蹈,鋼琴一個不能拉下;刺激也得給得夠夠的,我沒音樂細胞,那多聽演唱會,兒童音樂劇;我從小土到大,那就多帶娃外國旅遊,行萬里路,長長見識。

結果在財務和時間上的投入更是無比的增加,而財務和時間的一種屬性是互相制約的?腫麼辦?爸爸掙錢去吧,媽媽犧牲工作全職陪娃吧,到最後,又發現父愛缺失又是個問題,母親脫離社會和單一標準和個人的精力輸出也是個難題。壓力開始蔓延,直到壓力山大,按照傳統的壓力管理方法,類似的問題是無解的,這些方面都是很難捨棄和斷離的。

問題創造現實,關於壓力,我們問的問題一直是錯的。問題不是:壓力應該如何消減和逃避麼?而應該是“我想在壓力中如何成長?”

這次要介紹《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是本月唯一的5星評價,因為在這本書更新了我的認知體系:壓力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辦法逃離 。與其恐懼,不如擁抱壓力,在努力中實現自己的潛能和價值;壓力和意義是如此相輔相成,以至於我們能夠善用壓力,承擔壓力,追求生活的意義,達到個人更好的狀態。


1998年,3萬名美國成年人被邀請回答,過去一年他們承受的壓力狀況。同時他們被問:你認為壓力有礙健康嗎?8年後,研究人員徹查了公開的記錄,以找出3萬參與者中哪些人去世了。讓我先傳遞壞消息——高壓提高了43%的死亡風險。這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這和我們接收到的大部分信息是吻合的,即

“壓力會殺死人”。但是,這個數據是有個前提的,所有這些負面數據的人員有個假設:他們相信壓力有損健康。

是的,這才是完全版本,壓力並不是決定因素,而你怎麼看待壓力才是決定因素。後續的一些研究數據也做了證明:中年時對變老持積極態度的人,比那些持消極觀點的研究對象,平均多活了7.6年。把這個奇蹟般的數字做個對比:許多我們認為會明顯對健康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諸如規律鍛鍊、不吸菸、保持健康的血壓和心血管水平,平均來說,能夠延長人4年的壽命。

為什麼,這科學麼?這和我之前的壓力管理知識衝突啊?實際上是,我們確實犯了錯誤,這種情況在健康發展歷史上確實不是什麼稀罕事。舉個例子:曾經請醫生預測煙盒上印製警示圖片的效果。通常來說,醫生認為圖片會降低吸菸者對香菸的渴望,並促使其戒菸。但研究表明,警示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特別駭人的圖片(比如肺癌患者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實際上會增加吸菸者對香菸的渴望。原因?圖片引發了恐懼,還有比抽菸更好的平復情緒的方法嗎?醫生推斷恐懼會激發行為改變,但恰恰相反,它只激發了逃避糟糕情緒的渴望。

害怕、恥辱、自責、羞愧,所有這些都被健康專業人士視為提升人們幸福感的驅動因素。然而,當被放進科學實驗時,這些信息會推動人們採取健康專家本希望改變的行為。我看到悲慘場面不斷上演:好心的醫生和心理學家傳遞他們認為有益的信息,接受者被狂轟濫炸,情緒低落,最終被逼採取相應的醫生和心理學家不願意看到的自毀行為。

壓力管理的最佳方式,不是減輕或避免,而是重新思考壓力,甚至是擁抱它。不再想幫你消除壓力,我想讓你善用壓力。這是“壓力新科學”。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會使你更健康和幸福。

安慰劑效應已經普遍得到了接受,但有一點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即使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劑(藥片上印著”安慰劑“,成分只有“糖”)也能起到作用,是不是十分神奇?很長一段時間,醫生和科學家都認為安慰劑效應需要欺騙。糖片只有在患者相信自己吃的是真藥時才有幫助。但後來發現,欺騙並不是安慰劑效應中起作用的成分,即使患者知道正在服用的是替代品,效應依然存在。解釋安慰劑效應如何起作用,沒有降低安慰劑的功效,甚至強化了效果。

思維干預也可以這樣進行。告知人們思維干預是如何進行的,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記住新思維,這並不會降低它的效果。

還有個知名的實驗,對於旅店的服務員,整理房間是相當艱辛的工作。對他們進行思維干預,講解她們的工作實際的熱量消耗大於一般的體育鍛煉,十分有成效。鍛鍊的好處(干預組)或體力活兒的勞損(對照組)在各種指標中有明顯區別。結論:服務員將工作視為鍛鍊的想法,轉化了工作對身體的影響。換句話說,你期望的結果,就是得到的結果。也就是說,某個特定信念會強化身體做出相應回饋:將體力勞動看作鍛鍊,會讓身體體驗積極的收益。

再舉一個在柏林的德國老年研究中心對上了年紀的人做了持續跟蹤的數據,研究重大疾病或事故的影響。那些樂觀看待變老的人,對自我健康更負責,他們更主動,更投入地做康復訓練,以應對危機。與此相反,消極對待變老的人,不太願意採取行動改善健康。這樣的選擇,相應地,影響了康復狀況。生病或發生事故後,持樂觀變老態度的人,報告說對生活更滿意,身體更健康,生理機能更好。如何看待變老是通過影響你的目標和選擇,來影響健康和壽命的,而不是某些積極思考的神秘力量。這是思維模式的完美例子,它比安慰劑效應更有力,因為它不僅改變了你當下的體驗,也會影響未來。


如何看待壓力,同樣也是能夠影響你健康、幸福和成功的核心信念之一。如同我們看到的,你的壓力思維模式塑造著一切,從壓力情境下你感受到的情緒,到應對壓力事件的方式。這相應地,會決定你是在逆境中奮起,還是被壓得精疲力竭、鬱悶抑鬱。好消息是,即使堅定地認為壓力有害,你依然可以培養能幫你奮起的思維模式。

我們需要的是從舊有思維模式:壓力有害外轉向新的壓力模式:壓力有促進作用。對於新模式,兩個性格特點與積極壓力思維伴隨得更緊密:正念及忍受不確定性的能力(比樂觀更相關)。

壓力思維模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們不僅影響你怎麼想,並且影響你怎麼行動。視壓力為害,它就是需要規避的東西,感受到壓力就變成了企圖逃避或減壓的信號。確實是,秉持壓力有害思維的人,更可能說他們是通過規避來應對壓力的。恰恰相反,認為壓力有益的人更可能主動積極地應對壓力。這些處理壓力的方式,導致了非常不同的結果。面對困難迎頭而上,而不是企圖逃避或否認,你就強化了應對壓力的資源。你對處理生活挑戰的能力更自信,你就建立了更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能管理的問題得到處理,而不是惡性循環失去控制,不能掌控的情境就變成了成長機會。這樣,如同其他思維模式一樣,壓力有益的信念成了自我實現預言。

對於改變對壓力的想法,有三個好消息:

  • 第一個好消息,你能改變一個人對壓力的想法。
  • 第二個好消息,受到思維模式干預的人,焦慮和抑鬱情緒有所緩解。
  • 第三個好消息,即使是非常簡單的干預,也會對人們如何思考和體驗壓力產生長久改變。

為了解你的壓力思維,就要開始注意你是如何思考和討論壓力的。因為思維模式就像一個濾鏡,為每個體驗上色,你可能發現有自己的標準方式來思考和討論壓力。有意識的關注自己對於壓力的反應,是一個好的準備工作。接下來,進行這三步的改變:

  • 第一步是當你感覺到時,承認壓力的存在。也就是允許自己感知到壓力,包括它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 第二步是歡迎壓力,意識到它是對你在意事物的反應。你能聯結到壓力背後的積極動機嗎?什麼有危險了,為什麼你會在乎?
  • 第三步是運用壓力給你的能量,而不是耗費它試圖去管理壓力。你現在可以做什麼,才能反映你的目標和價值?

實驗人員鼓勵員工記住這三步流程,每天在感到壓力時至少練習一次。3周之後,研究人員回訪了參與者。接受培訓的人在壓力思維方面有所轉化。干預前,被試基本秉持著壓力有害的思維,但現在更容易看到壓力的好處。他們也更擅長應對壓力,焦慮和抑鬱狀況更少,身體更為健康。工作上,他們感覺更專注,更有創造性,更為投入。思維轉換最徹底的員工——從最消極到最積極體現出最大的改善。干預發生的第6周做的最後跟蹤表明,這些好處得到了保持。

運用時集合思維干預有三個關鍵點,能夠達到更好效果:

  1. 學習新觀點;
  2. 練習,鼓勵自己採納和應用新思維;
  3. 提供機會,和別人分享該觀點。

之前的很多壓力實驗,都是在小老鼠身上做的,但是那些老鼠經受的壓力,不是人類的日常壓力。

如果你是隻實驗室小白鼠,悲催的一天可能是這樣的:無法預料、無法掌控的電擊;被扔進水桶裡,被迫游泳,直到快被淹死;困在獨立封閉的空間,或者圈在擁擠的籠子裡,拼死爭搶有限的食物。這不是壓力,這是齧齒類動物的飢餓遊戲。動物遭受的壓力是最壞的一種:無法預測,不能掌控,完全沒有意義。如你所知,我們自己生活的壓力,很少符合以上描述。

斯坦福生物心理學家凱倫·帕克研究了早期生活壓力對人和松鼠猴的影響。為了給小猴子施壓,她把它們和母親分開,每天放在獨立的籠子裡1個小時。分離很明顯讓猴子感到痛苦,但比其他動物研究的方法更人道。從很多角度講,對研究一般的童年壓力來說,這是個相當出色的方法。當初把小猴子和母親分開時,帕克預測早期的生活壓力會導致情感不穩定。但恰恰相反,壓力提升了抗壓能力。長大後,童年經受過壓力的猴子,相較得到更多庇護的猴子,更少焦慮。它們在新環境中更願意探索,對新東西表現出更強的好奇心——勇氣的猴子版本。它們能更快解決研究人員給的腦力挑戰。少年時期——相當於十幾歲的孩子——以前受壓的猴子甚至表現出更強的自控力。

與母親分離的猴子前額葉皮質層面積更大。尤其是,早期生活壓力增強了前額葉皮質層的某個區域,該區域作用是抑制害怕反應,加強對沖動的控制,提升正向的驅動。帕克和其他科學家認為,童年壓力同樣可以創造更具抗壓性的人類大腦。最重要的是,這是大腦適應壓力的自然功能——不是偶然現象或不正常的結果。

科學還告訴我們,當以下三種情況存在時,壓力最可能有害:

  1. 你感覺無法應對壓力;
  2. 壓力使你與別人孤立;
  3. 壓力完全無意義,還違揹你的意願。

壓力反應不再是過去所說的生存本能。它絕對不是應該被擺脫的過去的動物本能,而是幫你成為今天的完整人的必要因素。壓力一直都在,重要的是確保它對你和他人有用。一味的逃避壓力,會引起壓力繁殖。它是企圖逃避壓力的諷刺性後果:耗費掉應該支持你的資源的同時,你創造了更多壓力源。當壓力不斷累積,你漸漸無力招架、離群索居,因此更容易依賴逃避性策略,比如企圖掃清壓力情境,或者以自毀行為轉移注意力。越堅定地逃避壓力,越容易陷進向下的螺旋。

這讓我們重新思考逃避壓力的代價是什麼?

  1. 錯失的機會:由於你認為壓力(或可能會)太大,生活中拒絕或錯失了什麼事情、經歷、活動、角色,或其他機會?
  2. 逃避方式:當你想逃離、擺脫或漠視生活壓力的時候,你會求助於什麼行為、替代品或別的逃避途徑?
  3. 限制未來:如果不害怕未來會有壓力,你想做、體驗、接納或改變什麼?

企圖逃避壓力的最大問題是,它改變了我們看待生命和自我的觀點。任何導致壓力的事情,都被視為問題。如果工作有壓力,你會覺得工作出事了。婚姻有壓力,你會認為關係出問題了。如果身為父母有壓力,你會覺得孩子出問題了。如果試圖有所改變帶來了壓力,你會覺得目標出問題了。擅長壓力不是逃避它,而是在壓力轉化你的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當我問沃頓哪個是他最喜歡的思維干預項目時,他立刻提到在一所常春藤學校裡,給一群大一新生做的那個。在這個研究中,沃頓傳遞了一條簡單信息:如果你沒有歸屬感,這很正常。很多人到新環境裡,都會這樣,慢慢就會改變。沃頓選擇社會歸屬感做焦點,是因為他知道

沒有歸屬感——在學校、職場或任何對你重要的群體中,普遍存在。多數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唯一不屬於那個環境的人。

沒歸屬感會改變你對所有體驗的理解。對話、挫折、誤解等,所有一切都被看作你不屬於那裡的證據。自己不屬於那裡的信念,會引發很多不良想法,從謊言綜合徵(我是個騙子,誰都看得出來),到假想威脅症(每個人都盼著我失敗),再到自我設限(為什麼還要徒勞嘗試)。這些念頭會導致自毀行為,比如逃避挑戰、隱藏問題、無視反饋,以及無法建立支持性的關係。這般行為,相應地提高了失敗和被孤立風險。而這,恰恰成為我根本不屬於這裡的證據。

一旦某個思想生了根,你就不用在這方面投入努力,這是內化作用。它不是需要駕馭的意識層面策略,或者每天都得做的思想鬥爭。新思維引入後,就會接管局面,生長繁榮。控制力和力量一樣,有限制,可恢復。但是隨著你內化新的壓力思維模式,你將會越來越內化,使用更少的意志力,並且持續獲得好處。

有個實驗,讓學生們讀一篇短文,文章介紹了幾個主要觀點:你現在是誰,不代表以後就永遠這樣;人們如何對待你,看待你,不代表你就是那樣,也不能決定你未來的樣子;隨著時間的變化,人的性格會發生有意義的改變。學生們同樣讀了高年級學生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描述自己改變的體驗。最後,學生們要寫一個故事,關於人們——包括他們自己是如何隨時間改變的。結果81%接受干預的學生通過了九年級代數考試,控制組卻只有58%的通過率。

我們認為所有問題都根深蒂固,很難改變。許多問題確實由來已久,但並不表示我們無能為力,思維模式的小轉變,會激發一系列深入變化,甚至會挑戰可能的極限。我們習慣性相信,需要先改變生活中的一切,才會幸福,或者健康,或者得到想體驗的其他東西。思維科學表示,過程是相反的。改變思維是其他變化的催化劑。但首先,我們得讓自己相信,這樣的改變是可能的——視挫折為不可避免的東西,遇到困難意味著這是利用資源的機會。

或戰或逃生存本能不是犬科或貓科動物獨有的,它存在於任何喘氣兒的物種當中。或戰或逃,救了很多動物和人的性命。因此,我們應該高興,該本能被保留下來,烙進了DNA。然而,就像許多科學工作者已經指出的,攻擊和迅速逃避不是應對人類日常情況的理想方式。或戰或逃的反應方式,怎麼能幫你解決交通困擾或者失業威脅呢?如果每次事情不順,你都逃避,那你的社會關係、孩子或工作怎麼辦呢?你總不能給過期的房貸一拳吧,也不能每次有家庭問題或工作衝突時就玩失蹤。

從這個角度講,壓力反應是你該抑制的本能,除非碰到極端的生存危機,比如逃離著火的房子,或者拯救溺水的兒童。對其他的挑戰,壓力反應是在浪費能量,阻礙你成功地應對狀況。這是壓力反應的不匹配理論——適用於我們的祖先,不適用於我們。

你,作為可憐的人類,會被壓力反應拖後腿,它無法應對現代世界。

只支持兩種生存策略的壓力反應——打一拳或者玩命兒逃——絕對不匹配現代生活。人類壓力反應的全貌要比這更復雜,逃跑和戰鬥不是你身體能支持的唯一策略,對於人類而言,壓力反應已經進化了,隨著時間進行調整,更適應如今生存的世界。它能激發許多生理系統,每一個壓力支持不同的應對策略。你的壓力反應不僅僅能幫你逃離著火的大廈,而且會助你處理挑戰,聯結社會支持系統,從經歷中學習。

肝排出脂肪和糖為血液加油;呼吸加深為心臟導入更多氧氣;心跳加速將氧氣、脂肪和糖輸送到肌肉和大腦;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幫助肌肉和大腦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通過這些方式,你的壓力反應使你做好準備,應對面前存在的任何挑戰。

來自壓力的能量,不僅僅幫你身體行動,它也能點燃大腦。腎上腺素喚醒感覺,你瞳孔放大接收更多的光,聽力更加敏銳。大腦會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項不予考慮。壓力能夠集中你的注意力,以獲取周遭更多的信息。同樣,你也會受到內啡肽、腎上腺素、睪丸素和多巴胺組成的化學雞尾酒的刺激。

壓力反應的這一面,是有人喜歡壓力的原因之一——給你上癮的感覺。這些化學物質一起提升了你的自信和力量,它們使你更樂於追求目標,採取任何能激活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的行動。某些科學家稱之為壓力“興奮和光明”的一面。這在跳傘者跳出飛機,以及情侶陷入愛河中時,都能觀察得到。如果你觀看勢均力敵比賽時有過悸動,或者在截止日期來臨前匆忙趕過工,你就瞭解壓力的這面了。

那些彙報自己身處心流狀態的人——一種很享受的,完全沉浸在所做事情的狀態——顯示出明顯的挑戰反應跡象。藝術家、運動員、外科醫生、視頻遊戲者、音樂家,當他們專注於藝術或技能裡,都表現出這類反應。和許多人期望的相反,這些領域的高手在壓力下心裡並不平靜。他們有強烈的挑戰反應,該反應使他們獲取到更多腦力和身體資源,結果才是我們看到的自信滿滿、無比專注和巔峰表現。

這就是過去壓力教給大腦和身體如何應對未來壓力的全部內容。壓力會在大腦留下印跡,幫你處理未來遇到的相似壓力。不是每個小的刺激都會引發該程序,但當你經歷重大挑戰時,身體和大腦都會從中學習。心理學家管這叫壓力疫苗接種,它就像給你大腦注射了壓力疫苗。

更全面的壓力生物畫面,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每天我們都有這些反應,為什麼它們根本就不是缺點。匆匆奔去接孩子放學,應對麻煩的同事,思考別人的批評,擔心朋友的健康——我們對這些事有壓力反應,是因為對我們重要的事物有危險,我們就感覺受壓。更重要的是,有壓力反應,是幫助我們有所行動。

你可能會期望,壓力過重的人會更好鬥或者自私,但事實恰恰相反。剛剛經歷過壓力體驗的人,以高出50%的概率,更願意信任陌生人,冒著失去全部所得的風險。他們也以高出50%的概率,更願意選擇可信,與陌生人分享所得,而不是把錢都留給自己。而沒有經受壓力考驗的控制組,信任和可信的比例與《金球》節目的玩家十分接近——約50%。相對比,精疲力竭的人表現出不正常的高信任與可信度——約75%。壓力讓人更親社會了。

令研究人員驚詫的是,壓力指數越高,國民幸福度越高。說前一天壓力特大的人比例越高,該國人口壽命越長,GDP越高。較高的壓力指數同樣反映出更高的幸福度和生活滿意度。人們越說壓力大,對健康、工作、生活水平和社區越滿意。研究人員還發現,生活在腐敗、貧窮、飢餓或暴力水平高的國家的人,諸如毛里塔尼亞,通常不認為他們的日子很難過。人們說有壓力,所反映出的東西和研究人員所認為的客觀的惡劣社會條件並不完全相關。

當涉及總體幸福感時,調查顯示,最幸福的人不是沒有壓力的人。相反,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這些人,更容易認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我把這叫作壓力悖論。高壓既伴有痛苦,也帶來幸福。重要的是,幸福生活不是沒有壓力,沒壓力的生活也無法保證幸福。雖然大多數人視壓力有害,高壓看起來卻與我們想要的東西並肩而行:愛、健康以及生活滿意度。我們感知為壓力的事情,怎麼會伴有如此多的好處呢?理解壓力悖論的最好方式,就是看看壓力與意義的關係。有意義的人生,也是有壓力的人生。

低壓生活並不會讓人們如想象般幸福。雖然多數人預測如果不那麼忙會更幸福,但事實恰恰相反。人們越忙越幸福,即使被迫接受更多的任務。繁忙程度的急劇下降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退休會提高40%罹患抑鬱症的概率。自這項研究之後,好幾十項類似研究接踵而來。它們表明,寫下你的價值觀,是曾經研究過的最有效的心理學干預之一。短期來說,寫下個人價值觀,讓人感覺更有力量,有掌控感、自豪和強大。同時讓人感受到更多的愛、與他人的聯結和同理心。它提升痛苦承受力,增強自我掌控,減少壓力體驗後的無益反思。

長期來講,寫出價值觀會提升學業成績,減少看醫生,改善心理健康,有助於所有事情,從減肥到戒菸,到解決酗酒問題。它幫助人們在面對歧視時執著堅定,減少無力感。很多時候,一次思維干預,就可以帶來這些益處。花10分鐘寫下價值觀的人,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會受益。

你或許曾經告訴過自己或他人,在壓力情境下,如果不平靜下來,就會搞砸。多數人都這麼認為,可這是對的嗎?面臨壓力,最好的策略是放鬆嗎?或者,擁抱焦慮會不會更好?

多數人相信,一定水平的腎上腺素可以提升表現,太多會削弱表現,但證據表明恰恰相反。談到壓力下的表現時,感到壓力比放鬆更好。然而,有時候,壓力會引發或戰或逃反應,這種危機本能使壓力臭名昭著。當人們或戰或逃時,心理學家管這叫恐懼反應。恐懼不是過激反應——它是完全不同的壓力反應模式,使你更自我防禦,而不是取得成功。讓我們比較一下兩種反應方式的不同,以及為什麼正確的反應能提升壓力下的表現。我們還會探討科學如何幫我們利用挑戰反應,即使你感到很害怕。

但恐懼反應期間,身體預測會有生理傷害。為了減少一場惡仗之後的流血,你的血管緊縮,身體也會產生炎症,免疫細胞活躍,為了幫你儘快痊癒。挑戰反應期間,身體反應更像體育鍛煉。由於你沒有預測到傷害,身體感覺安全,那就會加速血液流動為你提供能量。不像壓力反應,你的血管是鬆弛的。心臟也會劇烈跳動——不只是更快,力量也更強。每次心臟收縮,就泵出更多血液。所以,挑戰反應比恐懼反應提供的能量更多。

壓力反應同時也影響壓力下的表現。恐懼反應期間,你的情緒可能包括害怕、生氣、自我懷疑或者羞愧。因為首要目標是自我保護,你對事情變壞的信號更機警。這創造了一個惡性循環,越關注錯誤,你越害怕和自我懷疑。相反,挑戰反應期間,你感覺有些緊張,但也感覺興奮、熱情、有力和自信。首要目標不是逃避傷害,而是追尋想要的東西。你保持注意力開放,與環境互動,準備利用所有資源去工作。

挑戰反應後發生在大腦裡的這種迴路,強化了大腦額葉的聯結,它們有助於戰勝恐懼,增強積極的驅動力量。這樣,事情發生後,挑戰反應就對你進行了壓力預防接種。這個評估,是決定反應方式的關鍵。如果你認為環境的要求超過資源,你就會有恐懼反應。但如果你相信有資源取得成功,就會有挑戰反應。

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專注在資源上,人們更容易有挑戰反應。最有效的策略包括瞭解自己的優勢,思考你過去是如何準備某個挑戰的,回憶過去戰勝類似挑戰的經歷,想象來自親友的支持,祈禱或者知道別人在為你祈禱。這些都是可以迅速將恐懼轉為挑戰的思維轉換,下次面臨壓力想有所表現時,你可以嘗試一下這類好方法。

視壓力反應為資源,能把恐懼轉化為勇氣,幫你在壓力下做出最好表現。即使在那種感覺不到壓力有幫助的時候——比如焦慮情況——歡迎它,也能將其轉化為有助的事情:更多能量,更多自信,更大采取行動的意願。無論壓力是什麼感覺,別再焦急地試圖趕走它,而是聚焦在可以用壓力給你的能量、動力來做些什麼。你的身體正在提供資源,幫你應對挑戰。不是做次深呼吸平靜下來,而是深吸一口氣,感受可以吸取到的能量。然後運用它,問問自己:“我可以怎麼行動,或者做何選擇,能夠與當下的目標保持一致?”

當被問及生活中最大的壓力來自何處,人們典型的回答是愛人的健康問題、經濟來源、學業壓力、工作壓力,以及身為父母。我們沒法將它們從生命剝離以減少壓力。如果人們控制不了壓力來源,告訴他們你們的生活是不可接受的,這有什麼幫助呢?擁抱壓力是自我信賴的根本:覺得自己可以,並視身體為資源。你不必等著害怕、壓力或者焦慮消失,只是做最重要的事情。壓力不是停止和放棄的信號。這類思維轉換是催化劑,不是治療。它並不抹去痛苦或讓問題消失。但如果你願意重新思考壓力反應,它會幫你發現優勢,獲取勇氣。

壓力時刻,男女都表現出更信任別人,更慷慨,更願意冒犧牲自我的風險而保護別人。社會關愛系統由催產素控制。該系統被激活時,你感到更多同理心和信任,並強烈想與他人聯結和親近。這個網絡還抑制大腦的恐懼中心,提升勇氣。獎勵系統釋放神經傳導素多巴胺。獎勵系統的活躍提升動力,抑制恐懼。如果壓力反應包括多巴胺上升,那麼你會對自己做有意義事情的能力感到自信。多巴胺還刺激大腦,渴望身體行動,保證在壓力下不僵住。協調系統由神經傳導血清素驅動。這個系統被激發,會強化你的認知、直覺和自控。這將使你更容易知道需要做什麼,確保你的行動有最大積極影響。

換句話說,照顧與友善反應令你主動社交、擁有勇敢和智慧。在需要驅使自我有所行動時,它既提供勇氣與希望,也提高聰明行動的意識。有時我們關注愛人,看看能否安慰、支持或幫助——這是照顧與友善反應。這是勇氣行為,雖然我們做的全部就是傾聽和陪伴。其他時候,我們尋找方式逃避他們受苦使我們承受的壓力。這讓我們把注意力從愛人身上離開,使我們更不能,也更不願幫忙。我們從身體或精神上撤退,轉向平復自身不適的逃避措施。心理學家把這叫同情崩潰——試圖逃避別人的壓力帶給我們的壓力,因而裹足不前,而不是行動。

研究人員發現,兩類應對策略對參與者腦部活動有非常不同的影響。當參與者伸手握住愛人的手,腦部獎勵和關懷系統活躍度上升。伸手同時抑制了扁桃體活動,那是引發害怕與逃避的部位。和多數逃避策略一樣,擠壓力球沒有減少壓力,它實際上降低了獎勵和關懷系統的活動——強化了參與者無助的感覺。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兩件事情。第一,當在乎的人受苦時,注意力放在哪裡,會改變我們自己的壓力反應。如果聚焦於安慰、幫助和照顧所愛之人,我們會體驗到希望與聯結。相反,如果聚焦於解除自身痛苦,我們會身陷憂慮。第二,我們可以經由小的行動創造勇氣生理反應。在這個案例中,就是握住經歷痛苦的愛人的手。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機會做類似的聯結選擇。

他們堅持說,如果你視自己為更大群體的一部分——團隊、組織、社區或使命——就會消除奮鬥的毒性成分。當你的首要目標是對這個更大的群體有所貢獻,你依然會努力工作,但驅動力不同。你不是僅僅企圖證明自己足夠好或比別人強,而是為比自己更高的目標服務。不只聚焦在自我成功,也想要為了更廣大的使命而支持他人。被宏大目標驅動的人,對生活表現出更高的幸福和滿足感。如此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以更宏大目標行事的人,建立了強大的社會支持網絡。看似矛盾的是,集中精力幫助別人而不是證明自己的人,他們比那些花精力自我表現而不支持別人的人,更受尊重和喜愛。

當在工作或人生任何重要領域感到壓力,就問問自己:“我更宏大的目標是什麼?”“這是個為之服務的機會嗎?”如果你很掙扎,不知道如何尋找宏大目標,花點兒時間思考一下以下問題:你想給周圍的人帶來什麼積極影響?生活或工作上,什麼使命最激勵你?你想為這個世界貢獻什麼?你想創造什麼改變?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同情是弱點,關懷他人會消耗我們的資源。但是科學和這些案例表明,關懷實際上會豐富資源。因為社會種群,包括人類,靠自己是無法生存的,大自然用整個驅動系統武裝我們,確保大家互相關愛。許多時候,這個系統比或戰或逃的本能對我們的生存更關鍵。大概這就是為什麼大自然把它賜予我們,不僅給我們能量,還有希望、勇氣。當我們經由照顧和友善啟動該驅動系統時,我們同時調動了所需資源,處理自身的挑戰,做更英明的決策。照顧和友善,不但不會耗空我們,還能賦予我們能量。

發生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後的自發的救助很感人,但並不特別。它的普通之處在於:困境能激發善行,因為痛苦驅動了助人的需要。研究表明,創傷事件發生後,多數人變得更利他。他們花更多時間照顧朋友和家庭,也願意做非營利性團體和教會組織的志願者。重要的是,這種利他主義幫他們自愈。創傷倖存者花越多時間助人,他們感覺越幸福,也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更多意義。這種“利他源於痛苦”的觀點有很多證據,比如82%的大屠殺倖存者在監獄中都想方設法幫助他人,自己捱餓時依然把食物分享出去。

答案看來存在於我們已經思考的事情當中:關懷引發勇氣和希望。不是每個創傷都會導致潰敗反應——只有當你感覺被環境打敗或遭到社群拒絕時,它才會產生。換句話說,就是你認為無計可施,也沒人會在乎的時候。和聽上去的一樣恐怖,潰敗反應是大自然清除你的方式,以避免你消耗公共資源。這種潰敗反應存在於每個社會種群。而人類通過痛苦的時候幫助別人,就阻止了潰敗的惡性循環。就像9·11恐怖襲擊時在世貿中心為救援人員提供食物的一位婦女說的那樣:“我很驕傲能做點兒什麼……這很奇怪,你特別想做些事情,然後發現,想做的就是幫助別人。”

痛苦中的孤獨感,是轉化壓力的最大障礙之一。當你感到孤立、缺乏聯結,更難去採取行動,或者看到情境中的任何好處。

我們經常通過別人的外在,來判斷他們的內在,因為那是能看到的全部。但往往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某個同事有自殺想法,一個鄰居有酗酒問題,或者街角那對幸福的夫妻有家庭暴力。當你和人們一起坐電梯,或者在商場愉快交流時,他們看上去平靜、可控。外在的表現不總是反映內在的掙扎。因為別人的痛苦很少被我們的雙眼看到,我們就得出結論,自己很孤獨。

不可見性,使得個人感覺很孤立,一旦說出來,就成了基本人性的提醒。無論何時,在任何特定的努力中我感到孤獨時,我就試著回憶站在其中一個圓圈裡的感覺,敬畏以前看不見的痛苦的出現和他人的力量變得可見。我常對自己說這句話,以記住這個事實:“和我一樣,這個人知道痛苦的滋味。”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有自己的困難;就像我一樣,這個人知道何為痛苦;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想對世界有所貢獻,同樣知道失敗的模樣。

當你在痛苦中感覺孤立或孤獨時,試著和基本人性進行聯結。最初,想到自己的狀況時,允許自己感受任何想法和情緒。承認背後的所有痛苦:焦慮、生理疼痛、生氣、失望、自我懷疑或悲傷。然後思考這些痛苦是基本人性一部分的可能性。像你一樣,無數的人都知道痛苦、遺憾、悲傷、不公、生氣或害怕的滋味。

這就是壓力悖論:雖然想過壓力更少的生活,但恰恰是艱難的時刻,激發我們成長。

痛苦使人成長這個想法並不新鮮,幾乎包含在每個主要宗教和哲學裡。它甚至變成了一句陳詞濫調:“殺不死你的,都會令你強大。”從頭到尾,我們會反覆看到一個重要主題:痛苦經歷的好處,並非來自壓力或創傷事件本身;它來自你——來自困境喚醒的力量,來自化艱難為意義的人類自然本能。擁抱壓力的一部分,就是要相信這個能力,即使痛苦正當下,未來尚模糊。

為測驗痛苦的長期影響,西里想看看經受創傷事件的次數能否預測他們4年內的幸福指數。一種可能性就是直接而負面的關係:壞事越多,人們越不幸福。相反,西里發現了一個“U”形曲線,位於中間的人最好。經歷中等水平苦難的人,抑鬱風險最低,健康問題最少,生活滿意度最高。極端的人群——困難水平最低或最高——更抑鬱,健康問題更多,生活更不滿意。雖然人們的理想是過沒有痛苦的人生,而實際上沒經受波折的人,不如體驗了適量艱辛的人幸福和健康。

事實上,過去沒有任何創傷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遠遠低於那些經歷過平均數量創傷事件的人。

試著選擇看待困難的好處,比如說自我成長感、更加感恩、靈魂成長、強化了社會聯結與他人關係、識別新的可能性與人生方向。對多數人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儘管不完滿,該怎樣過一個更好的生活?所有人都試圖搞清楚,怎樣帶著傷痛生活。”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能從別人的故事中經歷創傷後成長,可不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新的研究表明,人們可以從他人的創傷體驗中找到意義,獲得個人成長。心理學家把這稱為“替代韌性”和“替代成長”。

你如何從他人的痛苦中獲得毅力和成長,而不僅僅是同情其不幸呢?最重要的因素或許是真實的同理心。你必須感同身受,想象自己身處其中。你還得在看到痛苦的同時,發現他們的優勢。替代韌性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憐憫。如果你憐憫他們,就會為其痛苦感到難過,看不到他們的優勢,也在他們的故事中看不到自己。很多時候,相比真實的同理心,憐憫是更安全的情感。它保護你不和別人的痛苦靠得太近,你能保持自己絕不會受此苦難的幻想。然而,在將對方降格為憐憫對象的同時,它也封存了你體驗替代成長的能力。

從他人痛苦中學習和成長的過程,看起來需要先被那種痛苦影響。它不是消極地目睹別人的反彈,而是允許自己被他們的痛苦和力量打動。當你發現自己面臨著別人的痛苦時,試著既關注對方的悲傷,也關注他們的資源。讓你被他們的經歷打動,也敬畏他們的毅力。


Q小姐的自愈室


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樣樣順心。所以,不和別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自己較真,因為傷不起,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價值,不和現實較真,因為要繼續。


偶爾不呼吸


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盡還復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