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創“0+1”咱“中山人”了不起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楚燕 通訊員 潘戰和 石青青 張舒姍 本版圖/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提供)他們是紀律嚴明、技術精湛的鋼鐵戰士,他們是春風化雨、以溫情守護患者的“話療師”,他們是大義當前、先大家後小家的中華好兒女。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山人”不顧個人安危,勇赴前線。在武漢、在廈門,他們奮力阻擊疫情,書寫多個漂亮的“零”,創下多個“第一”。0+1,這些“中山人”了不起!

【武漢一線】

支援湖北人數全市第一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福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裡的3名“中山勇士”載譽歸來。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3月30日,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務人員為主體的廈門支援湖北醫療二隊接管的病區最後3名患者出院,實現病區病例“清零”。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廈門支援湖北醫療二隊的35名“中山勇士”奮戰52個日日夜夜,完成使命,榮耀凱旋。

長風萬里奏凱歌,樓宇千座照英雄。近日,一批批支援湖北的中山勇士先後交出滿意答卷,身披榮光歸來:3月18日,福建護理隊(方艙醫院)2人;3月24日,福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3人;3月31日,廈門支援湖北醫療隊35人!廈門點亮7500多面屏幕向英雄致敬,“中山人”的身影被投影在整座城市的各大幕牆上,載入壯麗的抗疫英雄史冊!

猶記得大年初二,15分鐘內確定支援湖北人員名單!3小時收拾行李,與家人匆匆告別!5小時集結完畢,上千公里馳援武漢!中山醫院3名資深醫療專家作為福建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帶著全市人民的重託,火速奔赴武漢,開啟了“中山人”前赴後繼的支援湖北征程。在此次疫情阻擊戰中,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廈門醫療單位中派出人數最多的一家,先後選派了5批共40名“中山精兵強將”支援武漢,其中黨員達25名,還有2人火線入黨。出征隊員中,有新婚不到半年的95後,有回家抗疫的湖北兒女,有妻子待產的準爸爸,有孩子尚幼的二孩媽媽。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山兒女勇挑重擔,奔赴疫情最前線,在各自的隊伍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取得了出眾的成績。

零感染,零死亡

中山醫院急診部ICU副主任醫師劉慧恆(廈門隊副隊長)以及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彭麗紅、主治醫師蔡芳榮隨福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先後從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轉戰武漢金銀潭醫院,近兩個月的日日夜夜,收治患者,參與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參與科技攻關項目,並創造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成績,受到武漢金銀潭醫院領導的高度肯定。

隨福建省支援湖北專科護理隊出征的神經外科主管護師王倫(廈門隊隊長)、心內科護師薛文新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奮戰一個半月,獲評“先進標兵”稱號,該團隊更以“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安全生產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治癒人員零復發”的五個“零”,被國家衛健委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

屢創第一,被贊樣板病區

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E3-9重症病區,由中山醫院副院長尹震宇教授帶領的廈門支援湖北醫療二隊奮戰52天,創下多個第一:收治病人數和出院病人數雙第一、疑難病例討論數量第一、第一個開展心理干預治療的病區等,更營造了卓有特色的黨建文化和團隊文化,被譽為“光谷院區的救治樣板病區”,先後獲兩位院士點贊。這支隊伍中有中山醫院護理部主任韓秋英、院感科副主任傅建國、醫務部骨幹洪順攀等醫療行政強將輔助管理,有30多名中山醫院的一線醫療護理骨幹衝鋒陷陣。其中,中山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陳蘭和血管外科護士長張素真分別擔任該病區主任和護士長,她們也同時被國家衛健委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韓秋英主任作為全國22名護理專家組成員之一,參與了由中華護理學會牽頭制定的《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整體護理專家共識》。

醫患同心創造奇蹟

“是不是福建來的彭醫生啊,聽到你的聲音,我的病就快好了,有信心了。”一位嚴重焦慮的重症患者經彭麗紅醫生悉心診治和耐心“話療”,成為她的忠實“粉絲”。88歲的重症患者萬爺爺轉危為安後,用顫抖的手為醫護人員寫下讚美詩,出院時他流著眼淚與張素真護士長互相“比贊”。急診部林少齡護士給一名心態消極的病患阿姨當起貼心的臨時女兒,幫助她摒棄悲觀,積極配合治療。出院時,阿姨說:“謝謝你當了我十幾天的女兒,我永生難忘你帶給我的正能量”。“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讓蒼天知道,我不認輸!”患者在隔離病房為劉慧恆醫生唱起《感恩的心》。

江海合流,醫患同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而對比出徵時的照片,歸來的英雄們無一例外地黑了、瘦了,憔悴許多,但目光依然那麼動人、那麼堅毅。

【杏林一線】

不畏艱險,守一方平安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廈門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的4位醫務人員。

戰鼓擂動,使命必達。2月初,中山醫院按照上級決策部署,派出一名副院長、一名醫生、兩名護士支援廈門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他們遇疫逆行,不畏艱險,並肩戰疫,最終完成使命。

2月4日赴廈門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後,蔡成福副院長立即投身跨醫院多部門協調戰鬥,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盡心盡力當好醫護人員的“管家”,讓戰友們衣食住行沒有煩惱,保持身心健康,心無旁騖地去戰疫,讓住院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既要打勝仗又要保障醫務工作人員“零感染”,一直是蔡副院長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保障防護物資供給方面,他帶領各職能部門緊急成立醫用防護用品專項工作小組,指定專人,對防護物資特別是防護服,逐一嚴格“審核考驗”。他還組織成立督導組,培訓監督物資的使用,實現全流程精細化管理。此外,該院風溼免疫科醫生魏博、急診重症監護室護士吳正浩、心內科護士楊震3位醫護人員積極請戰,分別於2月4日和2月7日赴定點救治醫院支援。戰疫期間,他們所在團隊科學施治、精心護理,協同作戰,參與完成廈門確診病例100%治癒,最終圓滿完成任務,先後返回醫院,為廈門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貢獻了力量。

【院內一線】

處處是戰場,人人是戰士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隔離病房一線醫護人員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進行討論。

疫情當前,“中山人”全院一盤棋,發揮“中山速度”,創造了多個“第一”,戰績累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曾惠清作為廈門市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中山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專家小組組長,主持院內三個隔離病房工作,並定期到市定點救治醫院指導工作和進行會診,在一次例行的院外獨立會診中成功“揪出”廈門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此外,中山醫院是福建省第一批可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綜合性醫院;在全市醫療系統率先啟用紅外線體溫檢測儀;在全市首家啟用新冠肺炎AI智能影像評價系統,用智慧醫療助力疫情防控;第一時間改造設立隔離病房,及時收治發熱疑似病人,積極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多次選派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市定點救治醫院,出征人數在全市醫療單位中最多。

中山醫院嚴把防控關。此次該院承擔了數千名來院患者的篩查以及疑似病例的發現、報送和轉運工作,確保了全院醫務人員零感染。全院黨員職工申請參戰的人數達868人,佔在職黨員總數的86.97%。醫院先後緊急開設3個隔離病房、4間發熱門診診室、1間專用的CT室,數百名醫護人員同心協作,輪流奮戰在一線,24小時無休,醫院新冠肺炎專家小組隨時待命,確保篩查精確,無一例漏診。

早在1月29日,中山醫院就獲批成為福建省第一批可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綜合性醫院。獲批當天下午,檢驗科就開始接收樣本進行核酸檢測,檢驗人員身著防護服,進行核酸提取、擴增,再對結果進行分析,順利出具報告。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則更換試劑重複操作一次,進行復核。從1月29日至3月30日,共檢測樣本594例,其中檢測為陽性者經市疾控中心複核,最終都確診為新冠肺炎。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政領導視察和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隔離病房裡,深夜參加危重患者搶救的一線醫護人員。

屡创“0+1”咱“中山人”了不起

88歲的重症患者轉危為安後,顫抖著為醫護人員寫下讚美詩,出院時流著眼淚與中山醫院醫護人員互相“比贊”。

【聲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院黨政統一部署,統一協調,全院處處是戰場,人人是戰士,緊張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當前,隨著境外輸入性病例增多,疫情防控新階段,我院在恢復正常醫療工作的同時,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形勢,全力守護市民健康。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牛建軍: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加強聯防聯控,堅持科學救治,要完善各項工作流程,抓緊抓實抓細,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發揚優良作風,取得最終的勝利。

【鏈接】

後勤保障做前線的堅實後盾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行政後勤人員甘做抗疫勇士背後的默默守護者:有的為前線醫護人員送來關懷和溫暖;有的變身搬運工,採購搬運物資;有的連夜加班,為出征武漢的勇士準備行李;有的變身志願者,參與各項志願服務,籌集捐款捐物……

疫情之下,醫院黨政領導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現場辦公,醫務部、護理部牽頭改造啟用隔離病房,調配醫護人員充實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制定疫情防治方案流程並實戰演練,充分體現了醫院快速高效的應急救治能力。

院感及預防保健科牽頭反覆培訓讓醫務人員及時掌握各種防護知識和新版診療方案,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數十場次,時時督查,以查促改,力求人人掌握防護知識,全力保障醫患安全。採購部、保障部、信息科,加班加點確保防護物資供應、加強防疫消殺、規範引導標識、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等。在院領導統籌部署下,人力資源部按照人數和專業,積極做好人力調度,第一時間派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和廈門市定點救治醫院,並聯合其他部門準備各類防護用品、備用藥、生活用品等。院辦、黨辦、紀檢監察室、宣傳科、工會團委、保衛科、教學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部門也積極行動,為抗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復工復產保障市民就醫需求

中山醫院多措並舉,打造安心就醫環境。3月23日,醫院召開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會,院長蔡建春傳達了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內容及精神。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新形勢下,該院黨政統一部署、統一協調,嚴格把控各項流程,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復工復產,做好醫療保障,恢復正常診療工作,時刻守護市民健康。

為保障市民安全有序就醫,中山醫院嚴守院門、門急診、病房“三大關口”,嚴格落實醫院環境和物品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將預檢分診端口前移,在院門外設立體溫測量點,加強患者及陪同家屬體溫檢測;每個病房預留隔離病床;固定時段探視,縮短探視時間……醫院針對所有醫療服務環節嚴格做好防控,做到“全員防、全程防、全院防”。

一連串戰績背後,是全體“中山人”不計得失、奮不顧身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這些可貴的“零”,這些驕人的“第一”,都來之不易。在廈門、在武漢,每個中山人都在與時間賽跑,與病毒和困難做鬥爭。樓蘭已破,英雄榮歸,疫情防控新形勢下,全體“中山人”仍將慷慨向前,繼續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