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頭版點贊:溫州盯緊防境外輸入“最後一米” 排漏員,守好社區做好服務


《浙江日報》頭版點贊:溫州盯緊防境外輸入“最後一米” 排漏員,守好社區做好服務

◆2020年3月30日《浙江日報》一版


“阿公,你家裡近期有人要從國外回來嗎?

有的話,要記得及時告訴我呀。”


3月29日一早,文成縣玉壺鎮外村村黨員柯小味便開始了又一天的“排漏”工作:對結對的30戶村民進行入戶排摸,瞭解海外僑胞擬返文成信息。


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全省藉助“一碼一庫一指數一平臺”,精密智控境外疫情輸入,做好村社“最後一米”的兜底排漏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重要僑鄉,溫州在網格管理的基礎上,組建了“排漏員”隊伍,由黨員幹部、村社工作者、志願者等組成,努力確保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具體。

《浙江日報》頭版點贊:溫州盯緊防境外輸入“最後一米” 排漏員,守好社區做好服務

“排漏”的前提是

明確責任人和“責任田”

以文成為例,在日常網格管理基礎上,全縣243個村社以分片、分樓棟、分戶等形式,精細劃分成3472個微網格,整合15796名聯村領導、駐村幹部、村幹部、黨員等組成“排漏員”隊伍,助力全面排查,確保村社安全。“排漏員”以轄區內微網格為單位,對境外迴文成人員進行滾動式兜底排查,確保“不少一戶、不漏一人”。柯小味所在的外村村戶籍人口約3000餘人,其中有2000餘人常年在境外經商。“先前,我們通過各種途徑告知在外華僑歸國報備事宜,但為了防止有華僑遺漏信息、未及時報備,‘排漏員’每日會上門瞭解村民是否有華僑親友歸國及其行程。”柯小味說。


“排漏員”也是服務員

《浙江日報》頭版點贊:溫州盯緊防境外輸入“最後一米” 排漏員,守好社區做好服務

《浙江日報》頭版點贊:溫州盯緊防境外輸入“最後一米” 排漏員,守好社區做好服務


作為社區民警,鹿城區新田園社區是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民警吳昊的“責任田”。日前,當吳昊提著一大袋中藥出現在居家隔離人員華某家門口時,華某連聲道謝。原來,華某患有胃病,需要中藥調理。吳昊找到一直為華某看病的醫生,配製了中藥專門送上門。疫情發生以來,像這樣的“跑腿活”早已成了他的日常。此外,“排漏員”們還通過電話、微信、QQ等為隔離人員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如醫療照護、心理疏導等。

《浙江日報》頭版點贊:溫州盯緊防境外輸入“最後一米” 排漏員,守好社區做好服務

目前,溫州依託“排漏員”隊伍,從嚴抓好重點人員排查管控,對已回溫州人員“點對點”受控轉移至集中隔離點,加強基層網格排查兜底,加強機場、高鐵站、高速路口“三大通道”管控,按要求落實隔離觀察措施,確保每個環節嚴密到位,繼續守牢“小門”,建立疫情管控全閉環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