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小學:自主設計戰“疫”課程 探究式學習助力成長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人們常規生態。對於教育者而言,學校教育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針對新的變化,前門小學在特殊時期的課程設計上進行了有效探索,開發了結合當前抗擊疫情現狀、並滿足居家學習整體設計的戰“疫”課程。

戰“疫”課程落實“立德樹人”

前門小學首先思考國家的整體教育目標“立德樹人”在課程中的落實,並以此為出發點和最終的目標,通過課程內容的開發,促進學生形成積極面對疫情的良好心態和遵守社會準則、做好疫情防控的社會責任感;通過課程活動的設計,引發學生對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思考,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同時通過課程的實施和評價,促進學生自我規劃、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

多學科整合設計課程內容體系

此次戰疫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前門小學既保留了學科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又設計整合多個學科的主題式綜合實踐活動,共設計兩大類課程——學習課程、實踐課程,具體劃分為以下五大學習板塊:


前門小學:自主設計戰“疫”課程 探究式學習助力成長

據介紹,學科課程中的語文、數學、英語學科都具有較強的學科特性,因此語數英聚焦學科特點,定位為知識技能和實踐探究相結合的主題學習課程;學科課程中的道德與法治、音、體、美、勞動、心理等採取整合式的設計方式,與學校德育課程緊密結合,定位為主題式的綜合實踐和探究活動。前門小學課程室主任閆萍介紹,學校作為北京市課程先進校,一直以來致力於構建學校的“自主教育”課程體系,應當說,學校在課程的整體設計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如:三級課程的融合、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前門”“天壇”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與此同時學校也湧現出了一批具有課程意識的骨幹團隊,他們在這次戰“疫”課程的開發中,發揮了極大的優勢。

課程開發結合生活中的真實學習

前門小學圍繞戰“疫“學習主題,設計了相關主題,使學生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中,展開結合生活實際的真實學習。據瞭解,德育課程設計了問題引領下的開放性的主題研究,學生圍繞是誰讓我們戴上了口罩?又是誰讓我們摘下了口罩?進行綜合性探究學習。通過問題引領,引導學生去搜集資料,探求真相。數學學科通過讓學生收集與疫情相關的數據進行學習。英語學科通過讓學生進行演講詞的配音,引導學生體會、感受,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課程實施注重學習互動與差異化

前門小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設計學案。學習活動注重互動性,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的空間,多采取開放式的提問,如,你怎麼想?你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現象等等。

為了最大化的滿足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前門小學積極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規劃。據介紹,學校每週公佈課程菜單,並將相應資源存在網盤供學生下載,然後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安排,自主設計課程表,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靈活組合學習內容,學習困難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力所能及的學習內容。

課程評價結合目標逐條評價

戰疫課程效果如何?課程評價至關重要。前門小學為此收集了來自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的反饋,並進行了三輪方案調整。從最初的學科本位,只關注學科知識,到聚焦特殊時期,充分挖掘和發揮課程資源,展開有意義的學習。語數英進一步聚焦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和主題式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和自主探究活動採取了序列式的主題活動,一週研究一個主題,如:自然的警示,自我防護,人類發展中的挑戰等等,每個學科都在主題下設計自己的研究點,學生通過一週的學習,對一個主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討論,將相關知識進行勾連,整合式的解決問題,促進了學生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的過程。前門小學在特殊時期,通過整體設計戰“疫”課程體系,有效應對了疫情下的突發境況,不僅保障了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效果,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創新學習力和綜合實踐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