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這一欄以後不用填了!

好消息!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這一欄以後不用填了!

2020年3月1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佈了《關於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5號),該公告規定了自2020年3月20日起,瓷制衛生器具等108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植物生長調節劑等380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9%

自此,除特殊商品標識外的所有出口商品的徵稅率與退稅率不再有差額,這對於出口免抵退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政策!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該政策發佈後對於出口免抵退企業都有哪些影響吧!

一、提高退稅率對退稅額的影響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在計算當期應納稅額和當期免抵退稅額時,都會涉及到退稅率。退稅率的變動,將直接影響企業最終的出口退稅款。

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看一下退稅率提高後,對出口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案例1】某企業是我國境內一家消毒劑生產商,生產的消毒劑主要用於出口。2020年3月生產了10萬瓶消毒劑,其中2萬瓶內銷,價格為30元每瓶;8萬瓶於2020年3月16日出口到歐洲,出口貨物離岸價摺合人民幣為25元每瓶。該消毒液生產成本為10元每瓶,相關進項稅額為60萬,均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且勾選抵扣。

分析:

1、查詢出口退稅率

消毒劑的海關商品編碼為38089400,徵稅率為13%,3月20日前退稅率為6%

2、計算當期應納稅稅額

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摺合率×(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25*8*(13%-6%)=14(萬元);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2*30*13%-(60-14)=-38.2(萬元)

3、計算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摺合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25*8*6%=12(萬元)

由於當期期末留抵稅額38.2萬>當期免抵退稅額12萬,因此該企業3月16日出口的消毒劑應退稅額=12萬元。

【案例2】承接上例,將出口日期推遲到2020年3月23日。

分析:

1、查詢出口退稅率

消毒劑的海關商品編碼為38089400,徵稅率為13%,3月20日之後退稅率為13%

2、計算當期應納稅稅額

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摺合率×(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25*8*(13%-13%)=0;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2*30*13%-(60-0)=-52.2(萬元)

3、計算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摺合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25*8*13%=26(萬元)

由於當期期末留抵稅額52.2萬>當期免抵退稅額26萬,因此該企業3月16日出口的消毒劑應退稅額=26萬元。

由上述兩個案例的對比可以看出,自退稅率提高後,企業出口退稅額有了大幅的提高。

二、提高退稅率後對賬務處理的影響

出口企業在單證收齊的月份,需要做免抵退的會計分錄。其中,徵退稅差額屬於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並在賬務處理上結轉為主營業務成本。

以上文中的【案例1】為例,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的進項稅額14萬,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14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4

上文中的【案例2】,企業出口日期為2020年3月20日以後,徵稅率與退稅率相等,不再涉及到進項稅額轉出。

三、提高退稅率後對報表填寫的影響

生產企業在進行免抵退申報時,應根據單證信息齊全的銷售額(含前期和本期)進行免抵退正式申報,並以此FOB(離岸價格)的銷售額乘以徵退稅率差計算出免抵退辦法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並填報在當期增值稅申報表《附表二》“免抵退稅辦法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欄(18欄)和免抵退申報表《免抵退稅申報彙總表》“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欄(25欄)。

好消息!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這一欄以後不用填了!

好消息!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這一欄以後不用填了!

15號公告發布後,自2020年3月20日起,不再有徵退稅率差。因此,上述兩個報表標紅欄次都無需再填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