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洪社區民警每天走路超過3萬步,他被稱為社區“當家人”

三萬步,這是於洪分局迎賓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陳立爭一天奔波的距離。核查信息、防控排查、宣傳發動……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迎賓路派出所轄區數個社區裡,都留下了陳立爭的身影,每天超過3萬步,一干就是60多天。

防疫深耕,他被稱為社區“當家人”

於洪社區民警每天走路超過3萬步,他被稱為社區“當家人”

在疫情阻擊戰中,社區防控工作是重要一環,更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我是黨員我先上!”今年已經58歲,還有不到兩年就要光榮退休的老民警陳立爭撂下一句樸實無華卻擲地有聲的話語,便一頭扎進社區防控工作中。

陳立爭每日在轄區內走一圈就是近2萬步,要四個多小時,每天上下午各排查一遍,通常要走3萬多步,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在他的努力下,一項項防疫工作及時落實到位。到底有多少外來人員進入社區需要摸排?有沒有重點區域返沈群眾需要幫助或者隔離?社區群眾是否都已熟悉防疫知識?這些問題每日牽動著陳立爭的心,根據上級的工作部署,陳立爭協助相關單位實行分片式管理、開展地毯式核查,確保摸排工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了更好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陳立爭每天奔走於轄區各個社區、各家商戶,建立微信警民聯繫群、場所聯繫群、物業管理群等,第一時間掌握防疫鮮活數據,發佈各類防疫知識。在逐戶逐人排查的過程中,遇到通情達理的群眾,說一句“你們辛苦了,太感謝了!”的話語時,陳立爭的心裡會暖上大半天。遇上不配合的居民,他就會耐心勸說和解釋,爭取大家的理解。

由於疫情期間居民們足不出戶,尤其是轄區的一些獨居老人,時間久了難免在家耐不住性子。陳立爭了解情況後,主動上門找他們聊天,排解他們的心結,讓他們靜下心來居家隔離。每當有人問陳立爭為啥“閒不住”時,他都會說:“只要你們好好的,我多走幾步路算得了什麼。”陳立爭心裡明白,萬事開頭難,想要守好社區這個“家”,就得一步一個腳印的來。為此,居民們都稱陳立爭是社區的“當家人”。

父親離世,強忍悲痛堅守抗“疫”一線

於洪社區民警每天走路超過3萬步,他被稱為社區“當家人”

大年初三,陳立爭85歲的老父親在家突然發病昏迷,陳立爭的愛人立即給他打電話,此時陳立爭正在轄區內開展排查工作,接到妻子電話後強忍淚水說:“我回去來不及,馬上叫救護車,我直接去醫院!”經醫院搶救後,陳立爭的父親被確診為腎衰竭,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

此時社區的防疫工作剛剛開展,也是防疫工作最關鍵的時期,陳立爭說:“作為基層一線的公安民警和共產黨員,我當年參加過抗擊非典工作,我有經驗,這個時候我必須守護轄區內居民安全,對他們負起責任。”陳立爭白天走訪排查,晚上去醫院護理老父親。每天晚上,陳立爭都要隔兩個小時就幫父親翻一次身,根本睡不好覺,妻子勸他晚上回家好好休息休息,他卻說:“白天我工作來不了醫院,晚上一定要陪著父親,否則我心裡不安啊!”派出所領導考慮到陳立爭的情況,讓他放下工作,回去好好照顧父親。可第二天,他卻又準時地出現在了單位,忙起各項工作,所領導決定在解決參戰民警保障問題時,對陳立爭更加傾斜一些,讓他負擔能小一些。抗擊疫情工作開展以來,陳立爭從未耽誤過一天工作,直到父親因急性腎衰竭搶救無效去世時,他再也忍不住淚水,痛哭失聲。失去至親對每一個人的打擊都是重大的,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警察,陳立爭化悲痛為力量,料理完父親的後事,他第一時間返回到疫情防控工作崗位,因為疫情還未過去,轄區內居民還需要守護。

三萬兩千步,三萬三千步,三萬五千步……陳立爭用腳步將守護社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真情帶進每一戶人家,更走進每一個人心中。有了一個個像社區民警陳立爭這樣的戰“疫”者,疫情不再可怕、群眾更加安心。“當好一名社區民警,是我的初心與堅守!”這是一名老民警的擔當,更是在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