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出擊 窮追不捨 追蹤查處——吉林省市場監管廳追蹤查處假冒偽劣3M口罩案件記

口罩,作為重要防疫物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被全國上下千家萬戶所關注。社會對口罩的需求如同一道考題,檢驗著無數商家的誠實守信和道德良心。

疫情中,無數英雄逆行而上,毅然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但也有人良心喪盡發國難財,如本文中的涉案人員符某某、張某某之類,非法銷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被市場監管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受到法律的制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圍觀一下疫情防控期間,吉林省市場監管廳執法人員(以下簡稱省廳執法人員)追蹤非法銷售假冒3M口罩案件的始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吉林省市場監管廳經濟稽查總隊根據省廳等八部門於2月17日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打擊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的緊急通知》,立足本職,主動出擊,全力開展案源排查工作。在排查走訪中他們瞭解到,春節前後,由於疫情爆發的原因,全國物流速遞企業僅有中國郵政與順豐兩家速遞公司正常運營,很多商家貨物流通都是通過順豐速遞公司發送,在此調取並篩查全省此時間段的口罩郵寄信息,就有可能對照國家總局公佈的全國非法制售口罩案例中製假者所在地信息,排查出本省非法銷售口罩案件線索。於是,他們立即協調該速遞公司,篩查全省疫情防控期間快遞信息。

果然,案件線索出現了。省廳執法人員在篩查中發現,疫情爆發期間通過順豐速遞公司郵寄口罩的信息共有615條,其中1條寄件地址為山東省高密市、重量為420公斤、收件地址為長春市南關區樹勳街某醫院藥劑科、收件人為周某的口罩郵寄信息,存有很多疑點,用手機試撥收件人電話號碼後發現,收件人電話號碼歸屬地為四平市……

“立刻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更不放過任何一個昧著良心發國難財、坑害百姓的害群之馬。”省廳經濟稽查總隊隊長郎利立刻安排執法人員開展調查。執法人員順藤摸瓜,隨即趕赴某醫院,對該醫院的藥劑科長周某進行詢問。

在詢問中,周某對執法人員說:“你們說的這批口罩我目前並沒有接收到。不過,1月22日我確實曾在網上與一個叫符某某的人洽談過採購口罩的事宜。之前我們並不認識,是他聽其微信群好友說我在採購口罩後,通過微信主動聯繫的我。符某某自稱在四平市經營一家名為‘福康醫療器械’的商店,準備推銷3MKN90型帶呼吸閥的安全防護口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3M口罩,並商定這批3M口罩供貨價格為15元一個,計劃訂購數量為2萬個。”

“那你們訂購了嗎?為什麼沒有收到貨物?”省廳執法人員向周X問道。

“雖然當時醫院急缺醫護人員用的防護口罩,但我們在口罩質量和資金安全方面還是特別謹慎,由於符某某不能提供3M口罩的資質文件,也無法證明該批3M口罩產品的合法來源,所以我們當時並沒有按對方要求支付訂金,而是打算驗貨後再向其支付貨款。不過,1月27日我們通過其他渠道採購到一批醫用口罩,此後符某某也沒再聯繫過我。”周某向執法人員表示說。

省廳執法人員通過對周某詢問,瞭解到一些情況,並獲知符某某的電話號碼。之後,他們窮追不捨,通過順豐速遞公司做進一步調查。結果發現,除了符某某,還有一個四平市張某某的電話號碼近期有多條寄出口罩的信息,發貨地點均是山東省高密市,而且疑點重重,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口罩。

掌握到以上情況後,省廳相關領導要求,必須儘快查清事實!非常時期,對假冒偽劣口罩必須及時予以追繳,要從重、從快、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口罩違法行為,全力保護疫情防控一線人員以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省廳執法人員對調查情況進一步彙總分析後判定,該案件從性質及貨值額度等情況看,當事人可能已涉嫌構成犯罪。因此,立即與省公安廳取得聯繫,並得到公安機關的積極支持與配合。2月28日,省廳執法人員與四平市公安機關辦案人員一道共同查找涉案人員,於下午15時左右,在四平市高速收費口找到符某某、張某某兩名當事人,並依法對他們進行調查詢問。

然而,詢問初期,符某某和張某某並不積極配合調查。符某某反覆強調所採購的42箱口罩,每箱均是半箱口罩,另半箱是廢紙屑填充在其中,口罩總數僅有2000個,同時也不如實說明口罩的銷售去向;張某某也對口罩的採購、銷售經過閃爍其詞,不說實話。執法人員還發現,兩人均將微信聊天信息予以刪除,調查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執法人員鎖定線索不放鬆,擺事實、講政策,經過5個多小時的詢問攻勢,最終使當事人不得不在大量的事實面前,如實講述採購、銷售口罩全過程。原來,當事人符某某系四平市福康之家醫療器械商店投資人,張某某系符某某的朋友,兩人臨時商議合夥做口罩生意,張某某負責找貨源採購口罩,符某某負責出資並參與銷售,待口罩售出後,所獲利潤二人平均分配。

當事人張某某交代說:“我是通過山東省平度市叫劉某某的人聯繫到山東省高密市一口罩銷售商的,1月23日以支付寶和微信轉賬方式全額支付貨款,從山東高密購進3M牌摺疊式防顆粒物KN90口罩10500個,進貨價格9.5元/個。”

通過兩個當事人的供述,省廳執法人員終於瞭解到該案的基本情況並得知,截至案發,該批口罩除1700個贈與他人外,其餘8800個全部銷售完畢。在銷售過程中,符某某以四平市福康之家醫療器械商店名義銷售8200個,其中以16.8元/個的價格銷售至四平市某某醫院8000個,又以12-13元/個的價格零售200個;張某某實際銷售600個,均以10-12元/個的價格零售。

接著,省廳執法人員開始追查已銷售出去的該批口罩去向。他們一路追蹤,先後走訪包括四平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在內的多家使用單位,直至查找到502個尚未使用的口罩。3月2日,省廳執法人員在經過當事人現場對樣品確認後,對該批口罩進行隨機抽樣,將樣品分別郵寄至商標持有人公司明尼蘇達礦業製造(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樣品進行檢驗、鑑定。3月11日,商標持有人公司對樣品的鑑定結果載明:“送檢產品外觀印刷及產品材質和性能與正品不符,被確認為屬侵犯‘3M’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3月15日,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的結論為:“該樣品經檢驗,依據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標準,判定過濾效率、隨棄式面罩總洩漏率數據不符合標準要求。”

至此,這起非法銷售假冒3M口罩案件終於理清始末。鑑於該案涉案金額142880元,非法獲利55079元,當事人違反《價格法》《商標法》《產品質量法》之有關規定,分別存在超過政府規定差價率銷售商品、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商品這三種違法行為,並涉嫌構成犯罪,省市場監管廳目前已將該案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李玉子 連曉松 王宜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