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本篇文章是2016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为您带来的是A组小组赛首轮阿尔巴尼亚vs瑞士的比赛。以下为回顾系列往期的文章链接: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阿尔巴尼亚和瑞士的比赛本身并不缺乏看点和热点,瑞士队中有多达6名球员拥有阿尔巴尼亚或科索沃血统。而阿森纳中场核心格拉尼特-扎卡和他的哥哥陶兰特-扎卡在比赛中的对决更是成为一段佳话。扎卡兄弟二人都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但是拉尼特-扎卡的哥哥陶兰特-扎卡并没有选择代表瑞士出战,而是穿上了阿尔巴尼亚的球衣。亲兄弟之间的直接碰撞在欧洲杯的历史上还属首次。

除了瑞士队中有众多阿尔巴尼亚血统的球员之外,阿尔巴尼亚有10名球员出生或者在瑞士成长,其中有7名球员甚至还为瑞士U21效力过,两支国家队的关系可谓是盘根错节。由于扎卡家族的欧洲杯内战上演,他的家人们不得不在看台上分出阵营,分别穿上阿尔巴尼亚和瑞士队的球衣来支持这对扎卡兄弟。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本场比赛在朗斯的博拉尔特-德勒利球场进行,本座球场能够容纳38223名球迷,而有趣的是,朗斯整个城市的人口也仅仅有30000多人。如此可见法国人对足球的热爱到了一种多么狂热的阶段。

比赛进行到第36分钟时出现转折点,阿尔巴尼亚队长卡纳两黄变一红被罚出场,这让阿尔巴尼亚在剩余时间的比赛中只能以10人迎战。最终,瑞士队凭借中卫舍尔的开场闪击,1比0轻取阿尔巴尼亚。

回看经典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阿尔巴尼亚(4-3-3):

门将:1-贝里沙

后卫:4-希塞、5-卡纳、15-马夫拉伊、7-阿戈利

中场:22-阿布拉希、13-库克利、14-陶兰特-扎卡(20-卡切,第62分钟)

前锋:21-罗希(16-齐卡莱希,第73分钟)、10-萨迪库(11-加希,第82分钟)、3-伦亚尼

瑞士(4-2-3-1):

门将:1-佐默

后卫:2-利希施泰纳、22-舍尔、20-朱鲁、13-里卡多-罗德里格斯

中场:11-贝赫拉米、10-格拉尼特-扎卡、23-沙奇里(16-热尔松-费尔南德斯,第88分钟)、15-泽马伊利(8-弗雷,第76分钟)、18-穆罕默迪(7-恩博洛,第62分钟)

前锋:9-塞费罗维奇

【瑞士中场铁链拦江,掌控局面】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瑞士队在取得完美开局之后,球队的战术策略很明确,在中场开始部署防线,延缓和阻止阿尔巴尼亚的进攻组织。在防守阶段,除了锋线的塞费罗维奇之外,其余球员需要全部回防,在中场,瑞士球员多达6人,瑞士明显占据了人数优势。

而瑞士的后防线只有3名球员,他们的高站位很容易会让阿尔巴尼亚找到身后的空当,在中场部署大量球员之后,外加对后腰位置的保护,瑞士可以有效的防止对手通过渗透的方式向前推进,解决了这一隐患后,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后防线身后的大片空当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瑞士将后防线上的三名球员尽可能拉开距离,目的就是防止阿尔巴尼亚斜向和对角线传球通过边路取得进攻机会,瑞士的三名后卫之间的距离拉得非常宽,阿尔巴尼亚的边路进攻也会遇到麻烦。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从动态图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瑞士在中场的防守策略,瑞士并不会频繁采用高位逼抢的战术,因为球队握有1粒进球的领先优势,当阿尔巴尼亚将球运转到中场时,瑞士球员才会发力,防守球员会对持球球员进行压迫和逼抢,而阿尔巴尼亚持球球员将球转移出压力区域之后,瑞士阵型会整体移动,始终在皮球所在区域制造人数优势的局面。

上面的防守示例中,在瑞士两名球员相继逼抢和包夹阿尔巴尼亚持球球员后,阿尔巴尼亚利用简单的传递将球摘出了压力区域,这时候瑞士的整条防线迅速作出调整,迅速在皮球运转到的区域靠拢,造成局部压力的迅速转移。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在两队的热力图数据来看,瑞士在中场的强硬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将球队整个重心都放在了中场位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阿尔巴尼亚在中场的颓势,这让阿尔巴尼亚的进攻不得不从后场展开,边路推进和斜线传球绕过中场,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在扎卡家族的内战中,弟弟格拉尼特-扎卡取得完胜,由于瑞士的抢中场的战术,让格拉尼特-扎卡踢起来如鱼得水,而哥哥陶兰特-扎卡在本场比赛只能用碌碌无为来形容,在下半场被换下之后,陶兰特-扎卡怒扔水瓶的举动,也能反映出球队中场运转不畅,让他踢起来有多难受。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在球员站位图中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两队的站位情况,在中场中圈区域,瑞士可以保证5名球员在此区域活动,而阿尔巴尼亚在此区域仅仅有2名球员。而且足球在球场三区内的时间占比显示,中场区域的占比达到了46%,足可见两队在中场的拼抢激烈程度。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从球员站位图和三区分布图分析过后,还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来说明瑞士在中场的防守效果,虽然阿尔巴尼亚早早就1球落后,但是他们的控球率只有43.9%,抢断数更是以14-24占据明显下风,但是有一项数值值得关注,那就是超过25码的长传次数,阿尔巴尼亚长传次数达到了71次,而瑞士只有48次,在这里就引申出了阿尔巴尼亚的进攻思路,下面来看阿尔巴尼亚是如何破解瑞士中场重兵部署的防线。

【阿尔巴尼亚放弃中场,打通边路走廊】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接上文提到的长传数据,阿尔巴尼亚在中场无法占得先机的情况下,更多的使用了后场直接长传寻找和锋线球员联系的简单粗暴的踢法。这样更为直接的踢法反而是阿尔及利亚更有威胁的进攻手段,不同于球队在渗透进攻中的苦苦挣扎,长传能够有效的打乱瑞士的中场防守结构。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阿尔巴尼亚在组织进攻的过程中,在中场遇到了明显的阻力,球队开始采用避其锋芒的方式,迂回式的进攻。从球员站位来分析,为了破解瑞士在中场部署的防线,阿尔巴尼亚并没有选择在中场和对手死磕,而是将进攻的重心放在了边路上。

两名边后卫阿戈利和希塞的站位非常高,然而他们提高站位之后,边锋罗希和伦亚尼并没有选择内收为边后卫留出边路走廊,他们选择一同出现在边路,在充分利用球场宽度的情况下,在边路制造人数优势,迫使瑞士的中场防守球员向边路靠拢,这样也能够为球队的中路进攻留出足够的空间。

从赛后数据得知,阿尔巴尼亚的左右两个边路一起承担为了球队78%的进攻重任,而阿尔巴尼亚并没有倾向于某条边路,两边的进攻频次基本相当。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阿尔巴尼亚的反击重心就在边路,边路的快速推进可以为中路球员的跑位创造时间。瑞士为了应对这种不利的局面,多次使用犯规来减缓阿尔巴尼亚的反击速度。

阿尔巴尼亚进攻中最大问题就是投入兵力不足,在拿到有效的反击机会时,边路和中路始终无法找到默契的联系,由于瑞士切断了阿尔巴尼亚的中场区域,在反击中,萨迪库得不到中场球员的支持。阿尔巴尼亚只能依靠两条边路的球员在进攻中自寻能够制造威胁的方式。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阿尔巴尼亚在本场比赛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出自于战术设计的盲目性。在确定以边路进攻为主后,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瑞士在边路防守上并没有遭受到更大的威胁,瑞士始终能够在边路做到人数优势。出现这种局面的核心是阿尔巴尼亚在10号位置的缺失。

从上面的攻防示例中能够看到,阿尔巴尼亚主打边路进攻,三人组成的进攻组合看似非常合理,但是由于中路前腰位置的出现空缺,这让瑞士的双后腰完全没有防守压力,他们能够加入到边路的防守体系中去,这样的边路进攻表面形式大于实际意义。

【写在结尾】

一场可以被称为同宗同源的兄弟之争,最后以瑞士的胜利告终,从比赛表现来看,瑞士也配得上比赛的胜利,他们在掌控比赛节奏之外,获得了15脚射门的机会,其中7脚命中球门门框范围内,在收获1粒进球之外,还出现了两次近在咫尺的射门。

反观本场比赛的阿尔巴尼亚,首先以弱者的身份进入比赛不能称为错误,在早早1球落后之后,还坚持防守反击也不可厚非,重要的问题出现在了上文提到的边路进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简单来说,阿尔及利亚的边路进攻的威胁性还不如后场长传直接找前锋来的大。

至此,2016欧洲杯A组小组赛首轮比赛全部结束,法国和瑞士分别拿到了3个积分。下一场2016欧洲杯经典回顾,小编将会带来B组小组赛威尔士vs斯洛伐克的比赛,喜欢足球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 ,近距离重温欧洲杯带来的足球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