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評|守望韶光:古今中外“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每當除夕夜,一家人熱熱鬧鬧團聚一起,聊著天,包著餃子,看著春晚……在祥和快樂的氛圍中,大家都在“守歲”。守住歲末,迎接新年曙光!守歲,看似一種約定成俗流傳久遠的民俗傳統,或者說是大家對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喜不自勝與迫不及待,實際,它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傳承的。而且,古今“守歲”、中外“守歲”於約定成俗“不變”中又融合了“善變”的豐富文化內涵。

趣評|守望韶光:古今中外“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人們為何要坐三十暝晡“守歲”?

對我們老祖宗傳下的每個傳統,如果細追它的誕生背景,基本都會和一段神話傳說,或者一種美好的期望有關。守歲也不例外。在古代,人們之所以講究守歲,是承載著古人們希望來年“祛病消災”的美好期望的,人們都希望藉著人們守歲的氣氛以及不眠前夜的光明將一切舊年的邪事與瘟疫照跑驅走,所謂“辭舊歲”,然後將新一年的吉祥如意迎來。另外據說,年輕人守歲可以替父母延長壽命。

在守歲這天,古人們都會點起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團坐一起,吃著喝著,聊著聊,通宵守夜。因為傳說在這天,天上眾神都會重回人間,而且獨角神會來到每家床前,只要看見有哪家的人早早睡下就會撒下疾病給他,因此,在大年夜,是沒人敢睡的。就連小孩子也不能睡,如果瞌睡了,也只能由大人抱著睡在懷裡而不是床上。

趣評|守望韶光:古今中外“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坐三十暝晡的“守歲”

比如在福建的福州福清,一直就流傳有“坐三十暝晡”的說法,即在大年三十這天夜晚,全家人一起圍坐在燈下,邊吃東西,邊談心,一直到天明。

古人“守歲”:守到真正的通宵達旦

從歷史文化角度講,有歷史記載的守歲是從西晉開始。西晉周處《風土誌》如是描述守歲: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

而在南北朝時候,則明確記載了大年三十晚上,守歲時吃年夜飯的習俗。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

“歲暮,家傢俱餚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由此看來,守歲始於晉,年夜飯始於南北朝,中國的守歲文化由來已久。

在唐朝,

守歲更是成為文人墨客筆下喜聞樂見的詩作題材。如唐代杜甫《杜位宅守歲》詩曰:“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白居易《客中守歲》也提到:“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更有“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的詩句流傳……這些膾炙人口的“守歲”遺篇,都寄託著人們對“守歲”文化情懷的情有獨鍾。當然,此時的守歲在民間已然是十分流行了。

趣評|守望韶光:古今中外“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守歲普遍到了連兒童都得參與其中

到了宋朝,蘇東坡曾描述了這樣的情景:“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這裡特別提到了守歲在這一時期普遍到了連兒童都得參與其中。當然,這在今人看來,兒童尚且年幼,以兒童的耐力和自控力,守歲也不太可能和大人一樣一直不睡到天亮,也許,這裡正是指兒童在大年三十夜雖然不能上床睡覺,但是大人抱著睡自然是允許的。

另外,據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記文《東京夢華錄》提到:“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可見,守歲的習慣在宋朝不但流行甚廣,上到大官貴人士大夫,下到庶民,大家都在流行守歲,而且,守歲還守得很長,真的是到了為了迎接新年而徹夜不眠的地步。

今人“守歲”:相約“子夜”與“異域”採風

守歲時間變化:時至今日,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守歲的觀念也逐步更新,守歲是沒人敢破,但是守歲人們已經不再講究必須通宵不眠,而是一般熬到子時基本就可以上床休息了。

比如現在,大家一般熬到春晚結束,然後狂放一陣鞭炮,再給親戚朋友狂發一陣祝福語,然後就歡歡喜喜的去休息了。然後,又在大年初一的清晨起個大早。所謂,熬夜守歲,而非不眠守歲。

守歲地域變化:當然,守歲在現代人的觀念裡,除了時間上的變化,地域也不再那麼侷限在家裡,因為在現在有種守歲悄然流行,在國內,春節實際也是國人最長的一個黃金週假期,一些人的守歲已經不能安分守歲在家,而是流行旅遊守歲過大年,甚至藉著個最長黃金週遠渡重洋去世界各地過自己的大年守自己的歲去了。

趣評|守望韶光:古今中外“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異域守歲也能這麼溫馨暢意

據統計,以去年的春節假期為例,中國新年為國內旅遊業實現了5139億的收入。當然,出境過大年的情況也一度被帶火,從每年春節頻頻增加的海外航班就可以看出,而且東南亞和日本這些國家依舊是國人出境過大年的首選之地。常常在過大年的時候,我們都很容易看到微信朋友圈一些友人紛紛秀起自己海外過大年的“九宮格”異域風情照。

“守歲”文化流行 不止中國獨有

“守歲”看似作為中國人新年的傳統習俗從古流傳至今,但“守歲”這一習慣卻並非中國獨有,據悉,在歐美、非洲、日本、越南、泰國等等世界許多的國家和地區都有。

趣評|守望韶光:古今中外“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外國人守歲

日本人守歲,每家用松柏來裝飾屋子,然後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直到午夜寺院裡響起108聲鐘聲,進入第二天家人互拜。

德國人守歲,流行“跳椅子”,預示跳進新年。具體做法是,德國人會在除夕午夜新年即將來臨時刻,大家爬到椅子上,然後等新年鐘聲一響,他們就馬上從椅子上跳下來,並將一重物拋向椅子背後,寓意“甩禍”,跳入新年。

西班牙守歲,流行爭著吃葡萄。當大家一起守歲到午夜新年鐘聲敲響後,人們就開始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鐘聲的節奏吃下12顆葡萄,則象徵著來年每月平安如意。而且對於吃下去的每個葡萄也還有不同的寓意,比如:第一顆,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結語

趣評|守望韶光:古今中外“守歲”文化的“不變”與“善變”

守歲:從古至今 為人們視為重要的年俗活動

從古至今,古今中外,為何大家都對新年夜的“守歲”如此痴迷?古人云,“黃金易得,韶光難留”,我想,這大多和大家對“辭舊歲”舊歲月的留戀,對“迎新納福”新歲月的美好期望有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