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手段”穩準狠!老公就不再是帶娃界的“豬隊友”

給娃餵奶的時候,他在打匹配;給娃換尿布的時候,他在打排位;抱娃滿屋溜達哄睡時,他居然在打野;一天結束,爸爸已上鉑金,媽媽卻成功已累成狗......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一定不少見,而通過調查也證實了一個事實:幾乎每個當媽的女人都抱怨過自家的這位雷打不動豬隊友,這是為啥呢? 曾經的少女年代,覺得他英姿勃發、能力值滿滿、似乎尋找到了小時候心目中一直幻想著的“白馬王子”的影子,然而自從當了媽,看他就形似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也早就習慣了開吼的模式和霸道的氣勢,硬生生把自己從少女逼成了十項全能的大媽,什麼都幹不好洗澡餵飯哄睡全都得老孃親自來!

而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在帶娃這件事上,身為男人的老公,就是豬一樣的隊友:洗個奶瓶奶漬斑斑,換個尿布歪歪扭扭,喂個飯麼,說什麼孩子不吃!

可是抱怨有用嗎,完全沒有,做不好的他依然還在心安理得沙發躺,刷手機。其實這所有的嫌棄,主要是因為男人和女人進入“父母”角色的速度不匹配。女人經歷過十月懷胎準備期,加上母性的本能,似乎天生就會當媽。然而對於男人來說,根本沒有一點點防備,一個軟乎乎、吃喝拉撒不能自理的小傢伙就到手裡了。 於是矛盾就此產生,其實若是想讓爸爸參與育兒的終極好辦法,就要給他機會。

首先,做簡單的有意識地拆分一些簡單帶娃任務給他,比如洗澡後的工作一起做,給孩子講故事,使用CUBBY ROO兒童餐椅陪伴孩子吃飯,然後在爸爸照顧孩子的時候,多一些言語上的鼓勵,例如問問孩子:爸爸是不是講的特別有趣啊!爸爸可真是太棒了,這時收到孩子和媽媽雙重表揚的爸爸心裡不禁美滋滋,更能激發他帶孩子的興趣。

接下來,便在悄無聲息中給他加大任務,接下來可以是換尿布、衝奶餵奶、主動帶娃洗澡,至於洗完之後的滿地狼藉,請息怒,別打擊,至少他幫孩子洗了澡,至於洗沒洗的達到你的標準,一次沒洗乾淨也沒什麼大不了!

只要“手段”穩準狠!老公就不再是帶娃界的“豬隊友”


最後便是媽媽對於爸爸技術層面多指導:嘗試獨自帶娃出去一天,多幾次後你會發現之前所擔心的他們水壺、汗巾都沒帶,爸爸在經歷過孩子衣服溼了找商店買一件之後,以後外出都會主動帶一套備用衣服。

當然啦,這是個長期投資,一開始總會覺得說了一籮筐,還不如自己動手快。但從長期看,這必定是個投資回報率很高的付出。所以各位寶媽們,當你給他貼上豬隊友的標籤,其實內心仍保留著期待,誰不希望自己老公也成為“別人家的爸爸”,吃飯哄睡沒問題,伺候大小便so easy。

所以這些讓豬隊友變能手,精華要點都掌握了麼?任他現在再“低能”,都會被你調教成宇宙超級無敵帶娃能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