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思考丨出口主導的跨境電商業務,珠寶行業如何分得一杯羹?

隨著貿易政策、電商平臺和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的跨境電商規模也呈現了不斷上升的態勢。在2019年度,全國新增跨境電商企業超6000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達1862.1億元,對整體外貿增長貢獻率達5.0%;全國有外貿實績的外貿企業達49.9萬家;進出口結構上,出口佔比95.48%,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戰疫思考丨出口主導的跨境電商業務,珠寶行業如何分得一杯羹?

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帶來積極影響


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出口一直是重要的經濟推動力。跨境出口電子商務源於跨境貿易,早期跨境貿易的模式大多是線下交易。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大量電子商務平臺出現,跨境電商也由此誕生並迅速成長,並對國內出口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積極影響。


中國製造走向全球

近幾年,在世界整體宏觀環境及國內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蓬勃發展,2019年“中國製造”被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俄羅斯、馬來西亞、法國、西班牙、新加坡、荷蘭、波蘭、以色列、美國和澳大利亞是最喜歡中國製造的十大國家。隨著貿易商的不斷增多,企業也在尋找更好的發展路徑,很多貿易商開始在國外建立並維護自己的品牌,以品牌影響力帶動銷量的增長。這也為“中國品牌”在國外建立認知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小企業快速崛起

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不斷完善,全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從跨境電商平臺直接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這使得過往以B2B模式為主的跨境電商業務逐漸向B2C模式轉變。個人消費者的增多也就給了中小企業崛起的機會,國內很多專做電商業務的小企業慢慢走向全球,開始瓜分跨境電商的“大蛋糕”。

戰疫思考丨出口主導的跨境電商業務,珠寶行業如何分得一杯羹?


提升貿易企業利潤空間

跨境平臺的便利性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可以直接面對國外終端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提升了利潤空間。同時,國內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通過幾年來的運營,積累了大量的國外客戶的消費信息和需求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可以準確瞭解到國外客戶的產品需求的變化趨勢以及當前的消費需求。國內賣家得到這些信息後能夠針對國外客戶的具體需求,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實現精準有效營銷。


國內滯銷商品獲得新銷路

全球不同國家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本國被淘汰的滯銷商品也許在其他國家有著巨大的需求量。例如國內一家自行車企業曾為200個城市提供公用自行車,然而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其訂單量斷崖式下跌。企業積極轉變思路入駐跨境電商平臺,現在企業35%的訂單來自於東南亞,利潤也相對傳統渠道提升了三成。

珠寶跨境電商趨勢


目前,國內賣家使用較多的跨境電商平臺有阿里巴巴國際站、速賣通、亞馬遜、eBay、Wish、沃爾瑪、敦煌網、樂天、蝦皮等。作為本土跨境電商平臺的代表者,阿里巴巴國際站在今年一月發佈了《珠寶首飾行業跨境電商發展報告》,就平臺內珠寶首飾行業的跨境交易情況進行了數據發佈和分析:(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寶協基金”,後臺回覆“跨境電商”即可獲取原報告全文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國內仿首飾出口共21.62萬噸,總金額達169.63億人民幣。


根據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數據顯示,市場增長潛力大,國際站珠寶首飾行業處於供給不充分的超大型市場超高速增長狀態。


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珠寶買家保持穩定高速增長,目前平臺買家數已達到供應商數的23倍。不斷拉大的買家與供應商比例將帶動需求,可以預見近期內珠寶行業存在的發展潛力。

戰疫思考丨出口主導的跨境電商業務,珠寶行業如何分得一杯羹?


主要買家仍來自傳統發達地區,南亞、南美正成為新興快速增長的潛力市場。

戰疫思考丨出口主導的跨境電商業務,珠寶行業如何分得一杯羹?


細分品類中,手鍊、手鐲、項鍊、耳環、戒指的市場容量非常大,供給非常不充分,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


珠寶跨境電商未來發展趨勢

  • 小企業做產品:在同質化嚴重、市場份額減少、內外壓力增強的情況下,小企業應當將重心放在產品,通過打造極致產品贏得消費者。
  • 大企業做品牌:品牌競爭是國際珠寶業廣泛使用的一種競爭手段,品牌化運作也將是珠寶業今後發展的重要趨勢。
  • 細分的珠寶市場需要品牌差異化:把握消費者需求,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進行顛覆性創新,創造客戶差異化價值的能力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利器。

由此可見,不論是跨境電商整體市場還是珠寶飾品跨境電商市場都存在的很大的市場潛力,但在進入市場時也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更加精準的定位,以更好的獲得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