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我曾默默无语、两眼泪花、面红耳赤的......在贵州吃过辣。


去贵州的吃货朋友圈都有啥?

来来来,先看看他们的朋友圈——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大家快看!这里有个外省人!

我们远道而来的吃货小朋友面对街头的糯米饭、素粉、肠旺面等早餐里鲜红的油辣椒有点想不通:“我知道贵州人吃辣,可为啥什么都有辣?”然后满怀期待的等一个午饭。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逛了一早上的吃货同学兴致勃勃的奔向了黔菜馆,照着主打菜嚯嚯来了三盘肉,她开始知道有种辣叫香辣。午饭刚下肚,就开始期待一个晚饭——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其实上面的早、中、晚所选之食既是贵州人的家常菜,也是每个来贵州的朋友首选尝试的菜式。吃辣的地方人会觉得黔菜很香,对于辣能接受的不食辣的地方人会觉得黔菜香辣,对于从来滴辣不沾的人而言,黔菜就是辣!辣!辣!欲罢不能的辣!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特别的贵州辣,辣得与众不同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关于吃辣,贵州人更像是一个埋藏极深的武林高手,一直到近年,黔味美食开始冲出贵州闯荡江湖,这关于辣的名声才开始广为传播,笑傲天下。于是人们在吃辣的俗语“赣人不怕辣,湘人辣不怕,川人怕不辣”后又加了一句:“黔人辣椒怕。”实力一目了然,排名不分先后。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辣的历史起源-知起源,明因果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如今人们常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贵州人“怕不辣”,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因素有关。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在可考的历史中——

清朝嘉庆年间,黔、湘、川、赣已开始正儿八经把辣椒当成一种蔬菜开始种植了,由此可见辣椒地位和大白菜一样,成为每家每户日常选择之一;


道光年间,贵州北部已经每顿都必须有辣椒,不给就不服不吃全身不对劲;


同治年间,贵州人则“四时以食海椒”,这在云贵川地区也是最早的。


可见辣椒早在清朝时,就已经被贵州人频繁地用于一日三餐。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有两句民谚,生动地解释了吃辣的必要性:“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的下雨像过冬”,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这首先说明贵州山多、雨多,阴冷且湿度大。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可以散寒除湿、开胃消食。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人必须吃辣椒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去因为山路险阻,贵州缺油少盐,只得用辣来调味,在康熙年间便有“

土苗用以代盐”的记录(昨天我是不是有告诉你,酸的发明动机就是想以酸代盐?嗯?)。此外,因为耕地稀缺,贵州的蔬菜、水果往往都需要从临近省份调配,辣椒因价格低廉,成为不少山民的选择。过去,很多山民都用油辣椒直接就着糙米饭吃,能连续吃很多顿。如今,贵州人偶尔也会用“老干妈”配米饭,或者直接自己在家炸油辣子或拌糟辣椒用以佐食。就这样,辣椒慢慢地成为贵州人,尤其是山地贵州人的日常生活标配。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辣的种类-贵州辣是统称,可不是指一种辣喔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 贵州辣椒发展转折点

历史上,贵州辣椒多品种共生是伴随着明朝数次大规模军屯和民屯大潮,慢慢遍布整个贵州。移民“大军”从东向西,穿过铜仁、贵阳、安顺、遵义和六盘水等地,沿途停驻。他们在这里拓荒垦地,用带来的先进农耕技术改变了贵州地区原有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农作物的种植类型也因此获得增加。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 贵州辣的品种你都见过吗?

数百年渊源,发展到今天,贵州的辣椒产品不断丰富起来。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花溪党武辣椒,有无名指大小,又红又亮,辣而不烈,香味有余,出口国外;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毕节地区大方县的辣椒称之为鸡爪辣角,体细长,表面起皱,好似鸡爪子上的皮纹,故得此名,这种辣椒的香味浓,辣度也适中,深受人们喜爱;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遵义绥阳辣椒有小拇指长短,稍粗,这种辣椒香,辣味足,这对于特别嗜辣的人来说,再好不过;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 还有贵阳市百宜、新场以及安顺市断桥等地出产的辣椒也很知名。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辣的口味-微辣、香辣、中辣、酸辣?你以为都一样哦?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在辣的主旋律下,由于省内各地气候、地理、生活习惯等因素,口味又略有差异。

·贵阳以辣香为主,兼咸鲜、煳辣、红油、姜汁、酸辣、香糟、糖醋等味;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黔北多以辣香、麻辣、咸鲜见长;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少数民族普遍以酸辣为主。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辣椒带给贵州人的不仅是本身的口味,还有极致的体验——油辣、煳辣、干辣、青辣、糟辣、酸辣、麻辣、蒜辣......有的辣得大汗淋漓,张口结舌;有的辣得生津开胃,爽口惬意;有的则辣得甘香浓郁,回味无穷——比如特色鸡辣椒,就充分体现出“贵州一怪,辣椒是菜”的含义。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辣下的贵州菜

贵州辣下主要代表菜式,不吃今晚睡不着

辣椒也深深地影响了贵州菜。除了贵阳菜和黔北菜,构成贵州菜多样性的还有这里的少数民族菜品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贵州是个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人口达10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3。无论是“赶山吃饭”的

苗族,勤奋农耕的侗族,还是土家、水、彝、白、布依、毛南、仡佬等民族,他们和汉族一样,饮食中离不开辣椒,尤其热衷甜辣、酸辣。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著名菜品如糟辣酸汤鱼、醉炖鲜虾、鸡汁鞭打绣球、魔芋豆腐、荔波风猪等,都兼有甜、酸、辣的口感,绝不单一。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糟辣酸汤鱼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魔芋豆腐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荔波风猪

少数民族地区,辣味之浓重,恐怕比四川、湖南更甚。六盘水一带有种吃法叫“烙锅”,是把鱼肉、菜蔬、豆腐、红薯切成片,随意放在烧红的石板上,浇上油辣椒就吃,吃完了就下地干活。如今,无论汉族、苗族、侗族还是土家族聚集地,这种烙锅随处可见。

味觉印象丨记我在贵州吃辣的日子

食贵州辣,知贵州味

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风情之一,酸甜苦辣,人生四味,贵州辣既是贵州人的性格,又是贵州千百年文化的味觉识别载体。食贵州辣,知贵州味,希望大家在贵州都能辣得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