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賣錢、養著燒錢、馬上沒錢,等待出路的特種養殖戶們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2月24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隨後,各地都拿出嚴厲措施大力加強監管。

採訪中,幹部和群眾普遍認為,為維護生物安全生態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這一禁令必須嚴格執行。同時也須注意到,這一禁令讓不少地方的特種養殖業陷入停擺,而這些產業多是當地政府扶持的扶貧產業,相關貧困戶不同程度遭受損失,一些脫貧戶面臨返貧風險。

脫貧攻堅決勝之際,特種養殖產業何去何從?依附於此的貧困戶、脫貧戶怎麼辦?部分學者與基層幹部疾呼,唯有充分吸取過去的教訓,廣泛傾聽意見建議,加強精細化治理,才能真正解決好衝刺脫貧攻堅的這一新難題。


緊急叫停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1月20日晚,針對病毒溯源問題,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連線時首次披露。


一個月後,《決定》出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俗稱“三有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不能賣錢、養著燒錢、馬上沒錢,等待出路的特種養殖戶們

2月26日,吉林省警方展示收繳的部分野生動物製品。


“禁野令”生效後,近些年被一些食客偏愛的黑斑蛙、虎紋蛙、蛇、竹鼠等特色野味不能再現餐桌,溫飽之外的味覺追求被迫按下暫停鍵。但具體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詳細的禁食目錄尚未出臺。


自然科普作者、動物保護專家任輝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新規發佈之前,《野生動物保護法》中也有對禁食野生動物的明確規定,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不可食用。“這種界限更科學,也更合理。野生動物作為自然資源的一種,人類不過度食用,威脅到一些物種的生存,食用本身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但這個界限在當下的中國缺乏可行性,最終導致了今天的亂象。”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取得林業部門頒發的“馴養繁殖證”養殖而來的野生動物就是合法來源,“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如豬牛羊之類是馴化動物,東北虎大熊貓之類是野生動物,但在這些馴化動物和純粹的野生動物之間,還有一個龐大的中間地帶。”由於監管不力,它們可能會以非法方式流入市場。任輝認為,也存在一些擁有“馴養繁殖證”的企業常年收購野生動物並將其“洗白”為合法養殖產品。


“可以看到,因技術不足、監管缺失、多頭管理等因素,原本的禁食界限實際上沒能很好落地實施。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看似‘一刀切’地從源頭禁食野生動物可能就是最快奏效的方法。”任輝說。


2月25日,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出禁食野生動物“白名單”,儘管引起了很大爭議,但這種模式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


目前,農業農村部表示已基本摸清畜禽遺傳資源的家底,新版《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將盡快公佈,這本質上也是一份“白名單”。目錄中所列的允許食用的動物種類,其人工養殖種群是被允許食用的,但其野外種群和該目錄以外的其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均屬於禁止食用範圍。一旦公佈,該目錄將成為衡量禁食與可食的標尺。


扶貧產業奄奄一息


竹鼠、大鯢、黑斑蛙、石蛙、野豬、豪豬、蛇等特種養殖,近年來頻繁成為農業種養界網紅,也是各地扶貧產業的重要內容,有的甚至得到地方政府下文支持。記者採訪發現,野味禁令出臺後,各地特種養殖扶貧產業基本陷入停擺狀態。


湖南鳳凰大山裡的麻衝鄉高通村,山坳間水田裡蛙聲一片。黑斑蛙養殖大戶譚永生說,去年有52名貧困群眾入股分紅,每人分紅6600元,“大家還盼著今年大幹一場,我現在根本不知道怎麼跟他們講”。


曾經在扶貧戰場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特種養殖業,一個冬天之後,變得奄奄一息。


湖南湘西州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該州扶貧辦項目科科長陳昌保說,一些特種養殖產業見效快,效益好,貧困地區的產業選擇本身也不多,在上級支持下,近年來當地投入2443萬元財政資金,幫扶54個特種養殖項目,涉及貧困群眾9773人。“特種養殖戶群體本來穩固脫貧了,現在面臨返貧風險。”


而3月27日,湖南林業局印發《關於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野生動物資源管護工作的通知》紅頭文件。文件第五條中提出:以食用為止的的人工繁育主體退出或轉產提供相關信息服務和政策支持,要關心、引導以信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戶(企業)轉產轉型 ,特別是要積極扶持、幫助所涉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快轉產轉型。這更是加重了養殖戶們的憂慮。


不能賣錢、養著燒錢、馬上沒錢,等待出路的特種養殖戶們


除了湖南,廣西、貴州、江西等地也是特種養殖扶貧產業較為集中的省份。常年調研扶貧的廣西行政學院教授凌經球說,不少貧困地區沒有很好的產業選擇,特種養殖確實幫助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現在如果禁養、禁食,對廣大已經脫貧的養殖戶、期待藉此脫貧的養殖戶來說,都將帶來不小的損失。


在3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草案細化了有關禁食規定:違規食用野生動物最高擬罰2萬元;違規使用禁食野生動物生產經營的,最高擬處20倍罰款。


1 未經許可禁止獵捕


草案將野生動物定義為:“生活在自然狀態下或者人工環境裡未經人類馴化的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並明確保護範圍包括4類:國家和自治區重點保護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其他野生動物。


草案要求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和收容救治,非經依法許可,禁止獵捕、狩獵、捕捉以及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並明確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依法查封、扣押等監督檢查職權,使野生動物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


2 人工飼養的也不能吃


草案規定,禁止食用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不得生產、經營使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不得以食用或者生產、經營食品為目的,出售、購買、運輸、攜帶、寄遞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有些地方,“野味產業”已形成規模。因此,草案明確有關經營者不得違反相關規定。比如,不得提供交易、消費的條件、場所或者其他服務;不得發佈含有宣傳、誘導食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內容的廣告;不得以食用為目的,飼養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因科研實驗、藥用、展示、寵物飼養等非食用性利用的,應當按照法律法規進行審批和檢驗檢疫。


3 最高或處20倍罰款


對違反禁止規定的行為,草案設置了相應法律責任。比如,食用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的,對食用人每人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對組織食用者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食用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以外其他陸生野生動物的,對食用人每人處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組織食用者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草案還規定,生產、經營使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的,除了沒收違法工具和經營所得,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或者食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價值或者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價值或者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相關許可證。


4 隨意放生有可能違法


草案還建立了科學放生野生動物的機制。其中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到野外環境時,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不得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無法辨別適合放生物種或者無法確定適宜野外放生地的,可以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指導野外放生活動。


草案還明確,禁止放生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無天然分佈,來自境外、區外的野生動物物種。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需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對隨意放生野生動物的行為,將按情節輕重進行處罰。


不能賣錢、養著燒錢、馬上沒錢,等待出路的特種養殖戶們

一名業內人士說:“特種養殖戶目前的心態是,不能賣錢,養著燒錢,馬上沒錢,前途渺茫。”


補償、轉型、合理利用:三道難題亟待破解


一是應儘快出臺合理補償政策。湖南省林業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不少養殖戶投入幾十萬元,有的還為此身負貸款,準備大幹一場。禁令出臺後,產業如果完全停擺,可能出現“因禁致貧”。採訪中,受訪養殖戶向記者展示了多個行業微信群,不少微信群到凌晨一兩點還有人在訴苦。“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也不給政府添亂,只希望得到合理補償,不至於傾家蕩產。”


如何補償?各級財政怎麼分擔?在部委層面的相關政策沒有明確前,各地幹部對此諱莫如深。中部某省人大系統一名幹部坦言,雖然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地方人民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受影響的農戶一定補償,但在上級政策和規定進一步細化前,各地財政一般不會主動承擔。老百姓等不起拖不起,拖得越久,補償金額必然越多,政府承擔的補償壓力也越大。


二是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農戶轉型轉產。湖南省一位野生動物專家認為,這個產業其實不好轉產,所謂特種養殖,場地、設施、設備多是特別的,養殖技術也是如此,這些設施設備難以回收,養殖轉型困難重重。“有些養殖戶投入了好幾年時間來專門學習技術,這種無形損失更是難以估算。”


不能賣錢、養著燒錢、馬上沒錢,等待出路的特種養殖戶們


中部某市一位扶貧辦主任說,中央和省裡規定出來後,今年所有特種養殖項目以及專項資金都取消了,這筆錢投到哪裡,他們開會討論了4次也沒有拍板。“養豬有汙染,養牛羊見效慢,擔心脫貧任務難以完成。”


三是明確特種養殖產業發展前景。廣大基層幹部群眾最期待的措施,還是那些養殖已成規模、技術足夠成熟的品種能夠最終進入白名單。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時透露的信息,一些動物(如兔、鴿等)的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人民群眾已廣泛接受,所形成的產值、從業人員具有一定規模,有些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按照決定的規定,這些列入畜牧法規定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也屬於家畜家禽,對其養殖利用包括食用等,適用畜牧法的規定進行管理,並進行嚴格檢疫。


有受訪者指出,特種養殖在檢疫檢驗方面的制度遠不如傳統家畜家禽養殖完善,相關疫病研究也較為滯後,但恰因如此,目前治理重點應在這幾方面發力,做到嚴格、科學、合理利用,而非管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