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刀片電池發佈會,安全性成最大亮點!


比亞迪刀片電池發佈會,安全性成最大亮點!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人們都很關注電動車的電池安全性,一面抨擊著“電池不安全,容易自燃”,一面又在追捧著密度更大,更加不穩定的高鎳三元鋰電池,甚至為了極限續航,配比已經從此前的622升級到了811,甚至還有更加激進的一些實驗室極限配比方案。

在三元鋰如今佔據主流位置之前,動力電池一直是兩條主流技術路線,即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前者能量密度大,但不穩定;後者雖能量密度不理想,但是勝在安全和耐久。

不過,在以追求能量密度為目標的政策補貼指引之下,動力電池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三元鋰為主流的方向;而安全,似乎已經被選擇性的忽視了,就像曾經作為動力電池測試國標之一的針刺實驗,因為三元鋰的特性根本無法過關,而直接將這項測試從國標中移除了。

但是,行業中不會只有一個聲音,比亞迪就一直致力於電池的安全性,多年前其董事長王傳福就曾表示,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近日,在解決了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組能量密度問題之後的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發佈會上,王傳福就再次表示:“‘刀片電池’體現了比亞迪徹底終結新能源汽車安全痛點的決心,更有能力將引領全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重回正道,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

安全,刀片電池說到做到

比亞迪刀片電池發佈會,安全性成最大亮點!

針刺實驗之所以會被移除,還是在於其難度。我們都知道,任何電池正負極直接連通之後都會短路,短時間內會爆發出大量熱量,而這項實驗就是用鋼針破壞殼體,穿透電池造成短路,進而測試熱失控的安全性,但是三元鋰先天的不穩定,此時就難以控制。

但是,磷酸鐵鋰就不一樣,更高的熱失控溫度表現加上“刀片”的創新設計,就能更好的面對極端安全情況。我們可以看上面圖片的對比測試情況。

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下,三元鋰電池在針刺瞬間出現劇烈的溫度變化,表面溫度迅速超過500℃,併發生極端的熱失控——劇烈燃燒現象,電池表面的雞蛋被炸飛;傳統塊狀磷酸鐵鋰電池在被穿刺後無明火,有煙,表面溫度達到了200℃~400℃,電池表面的雞蛋被高溫烤焦;比亞迪“刀片電池”在穿透後無明火,無煙,電池表面的溫度僅有30-60℃左右,電池表面的雞蛋無變化,仍處於可流動的液體狀態。這一結果足以證明“刀片電池”徹底擺脫了傳統動力電池可能會發生的“熱失控”的噩夢,其安全性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發佈會上,對於比亞迪刀片電池在針刺實驗中的表現,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分析指出刀片電池的設計使得它在短路時產熱少、散熱快,評價刀片電池的表現“非常優異”。

突破傳統結構限制,體積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比亞迪刀片電池發佈會,安全性成最大亮點!

可能一部分消費者不知道,動力電池組內部並非全部都是電池,除了電池之外,還有結構件,溫控系統,洩壓系統等等部件存在;打個比方,就好比肉包子裡只有中間一點是肉一樣,是同樣的道理。

而比亞迪“刀片電池”通過結構創新,在成組時可以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相較傳統的有模組電池包,“刀片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續航里程已經達到了高能量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

在大幅提升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以及體積能量密度的同時,由於去掉了“模組”這一層中間結構,使得電池系統的複雜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帶來了更高的產品穩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給消費者帶來了兼具高安全以及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

在發佈會上,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兼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還表示:“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於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聽到刀片電池更多精彩的消息。”

首發刀片電池車型,續航破600公里大關

比亞迪刀片電池發佈會,安全性成最大亮點!

發佈會上,據王傳福先生現場透露,刀片電池目前只在比亞迪漢純電車型搭載應用,其它車型暫無規劃。但是,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車型會規劃以及搭載。

而至於這款傳說了多年的比亞迪“王朝家族”旗艦級轎車,根據目前的數據,其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達到605公里,已經躋身全球新能源純電動車頭部陣營,百公里加速也僅需3.9秒,性能非常強悍。在設計部分,首席設計師沃爾夫岡艾格在整車設計上特別是內飾部分演繹出全新的家族設計語言,描繪了比亞迪品牌朝向豪華與科技不懈創新的未來,線條靈動且大氣,是一款高顏值神器。

比亞迪刀片電池發佈會,安全性成最大亮點!

寫在最後,其實在這一場發佈會上,刀片電池是主角,但汽湃君認為更多的還是行業意義。刀片電池的出現,將會從消費者選擇層面倒逼三元鋰技術路線重新審視自身的安全性問題,畢竟,當續航里程已經不是弱點的時候,磷酸鐵鋰的刀片電池,還有著更好的安全和壽命優勢,這一點,消費者會無比的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