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经济中心向南移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特殊的年代,而五代十国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权分散,国家分化,因此由于权力引发了各种频繁的战争。

对于统治者而言,战争是扩大领土、增强权力的手段,而战争却给普通百姓带来了许多灾难。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里,中国的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

五代十国的政治发展局面

在中国漫漫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很多朝代的发展,五代十国就是其中一个复杂的朝代。五代十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动荡的分裂时期,五代是当时在中原一带建立起来的五个政权,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而十国也就是当时存在的十个国家,但从五代十国这个朝代的名称就足以看出来这个朝代的复杂性。五个政权和十个国家的存在也造成了五代十国严重的政权分割。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经济中心向南移动?

每一种政权和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权利范围和领土面积,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国力,同时,由于没有特别大的国家,十国之间实力相差并不大, 因此,战争也就会更加频繁。战争成为了五代十国主要的朝代特征,是一个朝代的烙印和特点。

在这种政权严重分割的情况下,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政权都想要拥有更多的权利和土地,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力量,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当时的长安是经济贸易最为发达的地区,是每一个国家都想要拥有的地方,因此争夺长安往往引起了那个时代的许多战争的发生。

而战争必然会消耗人力和物力,一旦开始战争,每个国家都将有人力物力的损耗,因此不同的城市在战争的驱使下发展也大不相同。

战争使得长安等主要城市建筑受到了大规模的破坏,使得经济落后,人员减少,对于当时城市的发展十分有害。由于五代十国政治政权上的特殊性,导致了各个国家对于权力的纷争,引发了许多的战争,这是当时这个朝代的重要特色。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经济中心向南移动?

但是战争也导致了许多不良现象的发生,例如城市发展的倒退,人民生活的衰落,小国国力的倒退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的发生总体上也减弱了当时中国的整体国力,对于外敌入侵没有良好的保障。

北方城市的衰落

战争的频繁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城市发展的倒退,北方的城市在五代十国时期,正式呈现了倒退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经济的下降、人员的流失等等现象。

城市的衰落并不能完全归结于战争,但是五代十国时期,因为政权而出现的频繁战争却是衰落的导火索,是时代的必然牺牲品。同时,衰落的原因大概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 北方城市衰落的自然原因

气候和土壤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合物种生活的重要考察因素,然而的北方气候土壤先天性的不如南方地区好,气候较为寒冷,土壤也比较贫乏,这是导致北方地区物种稀少的根本性原因。

北方农业主要以土豆、白菜这种适合大规模种植,且对土壤气候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为主,物种的稀少性,也导致了许多生物在北方无法得到食物方面的满足,气候的寒冷使得生物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因此,北方的物种稀少,土地荒凉,与自然形成了循环现象。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经济中心向南移动?

同时在北方生活的农民以游牧民族为主,天生骁勇善战,各个民族之间经常进行战争,重心放在战争上,

战斗成为了北方地区人民的主要生活内容,因此对于经济的关注就没有南方重视,而经济又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城市日渐显现出衰落的局面。从而在历史记载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北方地区在五代十国时期,正式进入了衰落的进程中。

  • 北方城市衰落的人为原因

然而一个地区的发展进步倒退与否,并不完全是先天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有人类对于这片土地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时期里,历代统治者都喜欢选择中原地区作为首都的建立,例如长安、西安等。

这些中原地区都位于北方,因此北方人民内心里天生就有一种渴望统一的感受,认为中原地带就应该肩负起大一统的历史重任。所以,位于北方地区的国家就更倾向于用战争来赢得国家的统一,完成国家的大一统。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经济中心向南移动?

频繁的战争必然会使得对于经济问题的重视减弱,所以北方的经济衰退,城市自然逐渐衰落。对于战争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记载:

“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于沟壑,自东、西两畿数百里间,财畜殆尽”“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

相比于北方的战乱,南方就相对平稳安定,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南迁,极大的推动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而北方流失了大量知识分子之后,经济也就没有了知识分子的帮助与扶持,经济自然下降,同时文化发展等方面也逐渐落后,更是导致了北方地区城市的衰落。

南方城市的兴盛

虽然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城市出现了衰落的迹象,但是南方城市也因此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与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北方城市的衰落推动了南方城市的发展。这也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特殊的时代烙印,是中国经济中心转移的重要时期。

  • 南方城市兴盛的原因

比起北方土地的荒凉,以及寒冷的气候,南方的自然条件就要优越的多,更适合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长。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经济中心向南移动?

首先南方的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较多,符合多种生物的生存条件,因此,南方的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都很繁盛,食物也更加充足。因此,手工业和农业也就更加发达,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

除了先天自然条件的良好,还有人为的原因推动了南方城市的发展。由于北方地区城市的倒退,人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大规模的北方人民向南方迁移,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很多北方的手工业者以及文艺创作者,与此对应的就是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钱塘自五代时,其习俗工巧,邑屋华丽,盖十万余家。闽商海贾,风帆海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 南方城市发展的影响

南方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例如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换言之,

就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人民的需求也会不断上升,因此在五代十国时期,随着人口的不断扩大,有很多大规模的酒楼被建立起来,以此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推动了许多文艺工作上的发展,文学内容扩大了传播范围,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题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为何会出现经济中心向南移动?

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也因为人民生活的日渐上升而逐渐发展。例如在纺织业的发展中就有这样的文字说明:

“南唐将亡前数年,宫人撄蔷薇水染生帛,一夕,忘收,为浓露所渍,色倍鲜翠……因令染坊染碧必经宿露之,号为天水碧。”

又由于南方的地理位置靠近海边,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也进一步展开,推动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海上贸易的大规模展开,推进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进步,同时与周边其他国家在文化生活上的交流也进一步扩大开,佛学等外来文化进一步传播。

“杭州内外及湖山之间,唐之前为三百六十寺,及钱氏立国,宋朝南渡,增为四百八十。”

充分表现了外来的佛学文化,对中国内部的冲击力。

结语

五代十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无论是战争还是经济政治的发展都有只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殊烙印。而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发展下,南北方城市的发展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趋势。

北方城市由于先天的自然条件的原因,以及血液里流淌着的骁勇善战的民族特点,因此在频繁的战争下,北方城市在五代十国时期呈现了衰退的趋势。而与此相反的南方城市,则在这个特殊时期得以更快速的发展,城市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大规模的提高。

参考历史文献:

《资治通鉴》

《新五代史》

《新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