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全員平安凱旋

河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全員平安凱旋

原標題:河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43場新聞發佈會舉行 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全員平安凱旋 社會各界累計捐贈款物超14億元

社會各界累計捐贈款物超14億元昨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43場新聞發佈會,通報我省疫情防控最新進展情況,重點發布我省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積極回應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慈善捐贈監管、清明節期間安全祭掃、移風易俗倡樹新風等社會關切問題。

河南支援湖北醫療隊 圓滿完成任務全部返豫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截至3月29日24時,我省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73例,累計出院1250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例,出院1例。目前在院隔離治療3例,其中本地確診病例1例、境外輸入病例2例,均為輕症。自1月21日起,全省已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9940人。3月29日解除觀察14人,目前有403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30日中午,伴隨著我省援助湖北第二批、第七批、第九批、第十一批、第十四批、第十五批醫療衛生隊共計357人集體返回河南,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全員凱旋。據介紹,這六批醫療衛生隊,有救治隊伍,有疾控隊伍,有心理醫師隊伍。醫療隊員來自開封市、洛陽市、安陽市、鶴壁市、商丘市、周口市等6個省轄市48家醫院;疾控隊員來自河南省疾控中心和安陽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濮陽市、三門峽市等6個省轄市疾控中心;心理隊員來自省精神病醫院(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和鄭州市、洛陽市、駐馬店市等3個省轄市3家醫院。第二批、第七批、第十一批醫療救治隊伍,累計收治535名新冠患者,累計治癒401人(重症234人、危重症25人,最大年齡患者95歲),轉出115人;第九批、第十四批疾控隊伍累計完成流行病學調查773例,排查密接1316例,分析處理預警信息4821條等;第十五批心理隊伍累計進行心理查房1351人次,提供心理支持683人次等。隊員們盡職盡責,勇於擔當,圓滿完成支援湖北任務。目前隊員們返回所屬市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和休整。

3500多家民政服務機構13萬多人實現“零感染”

“我省是人口大省,也是民政工作大省。我省民政服務機構點多、線長、面廣,全省有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137家,養老機構3314家,養育有兒童的福利機構79家。春節期間,除部分老年人回家過年之外,仍有留院老人12.5萬人、兒童4600多人、在救助管理站內照料和站外託養的流浪乞討人員2371人。”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在發佈會上介紹,民政部門服務的這些人群都是特殊的弱勢群體,身體免疫力差,是易感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

該負責人說,疫情防控期間,省民政廳組成7個工作組,由廳領導帶隊,分赴全省民政服務機構實地督導。全省各級民政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深入基層、綜合施策,大批基層民政工作人員衝鋒在前、日夜值守,全力保障老人、孤殘兒童、流浪乞討人員等民政服務對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截至3月29日,全省3500多家民政服務機構13萬多人實現“零感染”目標。

多舉措織密織細織牢兜底保障網

疫情對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有很大影響,今年又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我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省民政廳多措並舉,織密、織細、織牢兜底保障網。

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省民政廳提高2020年城鄉低保標準和財政補助水平,全省城市低保標準由2019年的月人均520元提高到57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2019年的年人均3860元提高到4260元,分別增長9.6%、10.4%;城鄉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提高到不低於286元、178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提前下撥2020年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77.1億元,市縣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資金投入,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及時足額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殘疾人發放救助金和補貼,有力保障了321萬城鄉低保對象、51萬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為進一步鞏固兜底脫貧成果,省民政廳會同省扶貧辦先後制定了《關於做好貧困邊緣人口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河南省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方案》,建立對困難群眾的監測預警機制,對低保對象實行“漸退期”、“單人保”、就業成本扣減等特殊扶貧政策;此外,還通過公佈、暢通求助熱線,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強化社區(村)排查力度等方式,及時掌握本地因疫情導致生活困難家庭情況。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困難群眾不因物價上漲而使生活水平下降,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有效防止了城鄉困難群眾因疫致貧、返貧。

做好陷入臨時困境外來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加強部門配合,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做好受疫情影響生活困難外來人員臨時救助;做好救助管理機構重要物資保障工作;加強照料能力,及時為受助人員提供必要的服務。對受疫情影響,因務工不著、尋親不遇等原因陷入困境的各類生活無著人員,做到應救盡救。

搞好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生活照料服務。落實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特別是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責任,實行定期報告制度,村(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繫,對居家隔離的孤寡老人、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員開展特殊對象關愛保護服務,主動走訪探視,幫助解決日常生活難題。

全省慈善組織紅十字會累計接受社會捐贈款物超14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慈善組織、紅十字會積極行動、廣泛動員、募集款物,各界愛心人士守望相助、傾情奉獻、共克時艱。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安排部署下,全省民政部門依法治善、規範指導,推動慈善捐贈工作有序高效開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持。

截至3月23日上午12時,全省有339家慈善組織、紅十字會累計接受社會捐贈款物14.7億元(現金10.1億元、物資折款4.6億元),已撥付款物合計13.8億元(現金9.3億元、物資4.5億元),僅全省慈善組織就累計處理慈善捐款物2.1萬筆,由本省慈善組織接收捐往湖北省的款物2847萬元(現金1628萬元、物資折款1220萬元)。全省接收的防控捐贈物資中,醫用口罩1222萬個, N95口罩90萬個,防護服48萬件,護目鏡7.8萬個,消殺防護類449萬瓶。與此同時,省民政廳積極引導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全省參與疫情防控志願者有300多萬人,志願服務團體2200多個,發佈志願服務項目9900多個。有200多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5000多名社會工作者參與疫情防控,建立300多個網絡服務平臺,提供疫情知識宣傳、生活幫扶、心理撫慰、資源鏈接等專業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

群體祭掃活動可暫緩現場祭掃服務須預約

我省各地根據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可暫緩舉辦集體共祭、骨灰樹葬花葬、公益性安葬儀式等群體性活動。不具備疫情防控條件的骨灰存放場所,可暫緩開放祭掃服務。提供現場祭掃服務的場所,必須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對較為分散的農村公益性墓地及歷史埋葬點,要壓實縣(市)區、鄉鎮(街道)及村(社區)責任,安排專人負責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安全管理,避免祭掃群眾扎堆聚集,嚴防事故發生。

對可提供現場祭掃服務的地方,我省要求,各地要科學確定與疫情防控要求相適應的祭掃場所承載量,提前儲備好疫情防控物資,準備好所需人力物力,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堵塞服務管理漏洞。實行預約服務的,要提前做好祭掃人員流量管控,加強監測預警。各地要做好祭掃場所體溫檢測、環境消毒,督促祭掃人員按要求進行個人防護。要實時監控現場情況,出現未預約人員強行進入、發現發熱人員,以及現場祭掃人員意外聚集等情況,要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加強交通管控,快速疏導處置,嚴防擁堵,嚴防人員聚集和交叉感染。(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