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之亂:在現實的衝擊下,燕王的理想一文不值

戰國時期,燕王姬噲是一位滿懷理想的國君,他推崇人才,從諫如流,是古典意義上的一代賢君。

最後還為了效仿古聖先賢,學習堯舜把王位禪讓給了子之。遺憾的是,雖然姬噲充滿理想,現實卻給了他巨大的衝擊,這次禪讓,不僅沒有能讓他樹立起謙讓和寬廣胸襟的形象,反而讓他身首異處,留下了“無道昏君”的惡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姬噲繼位後,重用子之,任命子之為國相。子之這個人,很有本事,位高權重,性格果斷,深受燕王信任和賞識,同時也贏得了許多大臣的支持和擁護。燕王有心把國家治理好,非常喜歡諮詢大臣們的意見。燕王派蘇代出使齊國,蘇代回來後,燕王就問他:“齊王能稱霸嗎?”蘇代回答說:“不能”,燕王問為什麼呢?蘇代回答“他不信任臣子。”燕王就想那我不能學齊王,我要信任大臣,於是更加信任倚重子之。

姬噲的這個舉動讓支持子之的大臣和謀士們看到了子之更上一層樓的可能。所以更多人開始加強運作,有個大臣鹿毛壽深知燕王對堯舜的推崇,建議說“人們誇讚堯舜賢明,是因為他們能讓出天下。現在大王您要是把國家讓給子之,就能獲得堯舜同樣的名聲。”姬噲一方面自己有意讓賢,另一方便也好忽悠,真的就同意把國事完全託付給了子之,子之已經成為名義上的燕王。

前316年,又一個謀士踹出了臨門一腳。他進諫說:“大禹舉薦伯益做繼承人,但是又讓啟的屬下為官。大禹年老了,就傳位給伯益。而啟就和他的同黨攻擊伯益,搶走了君位。所以大家都說大禹名義上把天下給了伯益,實際上確實讓啟自取。如今,大王您把國家託付給了子之,而官吏們多是太子的人,這不也是名義上是託國給子之,實際上是讓太子自取嗎?” 姬噲於是更進一步,把俸祿300石以上的大臣任命權統統給了子之。至此子之有名有實,正式成為燕王,姬噲則不問政事,反而成了臣子。

故事到這裡,正是一個推賢舉能,兼愛天下的美好結局。可惜,現實往往是殘酷的。燕王和子之的互相推讓,顯然沒有考慮到太子姬平的感受。對於姬平來說,本來屬於自己繼承的王位,竟然被子之這個外人搶去了,心裡很不痛快,於是他秘密的聯絡支持者,準備自己動手搶回來。

太子爭取到將軍市被的支持,齊湣王也向太子承諾要出兵幫助他。前314年,太子和市被突然發難,領兵包圍了王宮,但是卻無法攻克。市被恐懼之下,主動向子之投誠,轉而攻擊太子。燕國陷入戰亂,戰爭連綿進行了數月,百姓苦不堪言。這時齊國趁機伐燕,燕人對王室內鬥十分不滿,毫無鬥志,主動向齊國人開門投降,燕王姬噲被殺,子之被殺,太子逃走避難,燕國幾乎亡國。

直到兩年後,燕人厭倦了齊人的壓迫,開始反抗齊國,再加上其他諸侯的壓力,齊國擔心成為眾矢之的,主動撤出了燕國。燕國人擁立太子姬平為王,即燕昭王,燕國才重新恢復平靜。

子之之亂:在現實的衝擊下,燕王的理想一文不值

戰國


燕王姬噲懷著美好的願望禪讓給子之,子之也成功獲得了燕國人的支持,但是為什麼這件事最後卻淪為一場鬧劇,導致國破人亡?大概是因為姬噲太過理想化,而忽視了現實的複雜性,禪讓不僅嚴重損害了燕國太子和燕國王室的利益,還可能給別國君主帶來被大臣取代的擔憂,又怎麼可能讓兩個人那麼容易的就私相授受呢?再者,當時的社會組織已經和堯舜時期完全不同,又怎麼可能照搬那時的經驗呢?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太理想,則容易摔跟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