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你还好吗?

第一次筹备写文章的想法出现在过年疫情期间,那时候闲在家里的无聊,就索性用文章的方式去回顾盘点一下最近这段时间的人生感悟。


2020年 我26岁,离30岁还有4年的时间。

慢慢地也要步入中年了。

真是可怕。

/ 01


年终的时候,陆陆续续找了一些朋友出来聚会。


话题间都是家长里短,谁跳槽了、谁结婚了、谁生孩子了。大部分人嘴里谈论的都离不开钱,但极少有人会提到梦想二字。


也许普通人不配拥有梦想,但多数人连同我有时候除了钱之外,连自己还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以前看过一句话形容中年:“每天一睁眼,周围都是依靠我的人。”


现在想来还真是没错,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情感来说,自己肩上的责任都渐渐变得重了起来。


作为新一代的标准90后,斜杠青年,


我们看似在拒绝进入生活,云游四方,百毒不侵。


但是其实我们究竟还是选择进入生活了,我们在群里也开始慢慢的讨论客厅的地板到底哪个颜色会更好看,冰箱电视到底是哪个品牌会更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个刚结婚两三年的哥哥聊到了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事情,他的一句话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 “不能上升到柴米油盐的浪漫 都不是真浪漫”。

刚订婚那几年同居,偶尔在家里做饭,觉得婚姻就是柴米油盐,泛着一股平淡而又真实的俗气味。


后来陪着小丁参加家里的丧事喜事,眼睁睁看着老人老去埋入土地,看着娃娃出生长大牙牙学语,那时候觉得,婚姻就是生老病死。


如今她得绝对卧床休息,医院又只许我一人照料她的吃喝拉撒睡,把屎把尿喂食擦身擦屁股。


忙活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倒床就睡,觉得婚姻就是屎尿屁。


结婚第三年,我对婚姻的认知上升到了:


婚姻=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屎尿屁。


所以,婚姻就是“两人一起解决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好。”


可能未来几年,我会有孩子,希望他能够在“复杂世界里当一个简单的人”。


的确,未来我们不仅要考虑去哪里玩,哪里约会,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家庭的安排。


/ 02


平日里大量接触信息,但我深知:“给到、知道、学到、得到,都是没用的,只有做到,才会产生信心;而知道越多、能做到的越少,反而更容易焦虑。”


我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身边的朋友开始慢慢长大之后,忙于生计,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对世间诸事麻木不仁的大人。


再也做不到像彼得潘那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做个时常在琐碎小事中发现惊喜的小飞侠了。


没有好奇,没有探索,每一天都只是在重复着前一天。


没有热血,没有期待的未来。


/ 03


过年期间关于新冠疫情的资讯疯狂传播,无论大屏小屏无孔不入,让大家提高警惕的同时,也让大家的心情伴随着疫情的进展而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忐忑不安。


无论是韩红事件、15秒传播事件,大家都像是彼时围观爱豆一样,吃瓜讨论一个不落。


这恰恰印证了陈丹青所说的一句话:

“人的欲望是听故事,最好的故事是活人现身……伟大的绘画与文学哺育了今日的影视。但人的欲望迅速扑向新媒


介。许多老媒介被新媒介灭了,许多艺术的类型过时了,消失了,人的欲望一点没变,无底洞:人永远想看见自己,


又想知道别的窗户里男男女女在干嘛。”


大多数人都在充当旁观者,一直在通过各种媒介窥视别人的生活,却不曾试图加把劲做自己生活与故事的创造者。


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试图做到“消息斋戒”,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除了必要信息,其他的还是少知道点比较好。


罗兰·巴特说:“我写作是为了被爱:被某个人,某个遥远的人所爱。”


创作与创造所带来的千万种可能之一,就是你笔下的故事,拍下的画面,动手的作品,能跨越遥远的距离,打动了某个素不相识之人的柔软内心。


未来,希望能写出更多絮絮叨叨,但又有价值的信息与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