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發刊詞

2020年3月28日,“嶺南印社”今日頭條號正式上線了。

廣州嶺南印社成立於1992年春,始為工商企業,李海擔任創社社長。2008年11月23日舉行第二屆理事會,推薦曲斌為社長,社址變更到廣州市白雲區九太路2888號大院。同期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廣州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嶺南印社設有秘書處、專家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印學研究院、篆刻藝術院、書法藝術院、國畫藝術院、傳拓藝術院、篆刻藝術館,以及汪新士藝術館,是“嶺南篆刻”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單位。

嶺南印學歷史悠久,形成群體,傳承有序。在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嶺南印社將契合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總體方向,努力探索新技術在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上的創新,增進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對書法篆刻的深入瞭解,拓展書法篆刻研究者分享和交流的空間,提高印人印學的社會關注度,促進篆刻藝術與理論研究的深化和發展。

嶺南印社頭條號將開設作品展示及賞析、藝術評論,以及視頻課程、分享互動等欄目內容,為古老的篆刻藝術插上數字化的翅膀。

期待您的關注和參與!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 邵大箴


[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曾嶸


黃河集中體現了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和瑰麗氣象,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繪製黃河這樣宏大敘事的山水畫,對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永遠都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能夠不斷迎接這種挑戰,其本身就是對藝術家創作勇氣和創造力的一種考驗。無疑,曾嶸接受了這種考驗,他的新作《大河之聲》畫出了黃河的氣勢和特色,畫出了民族精神,也突顯畫家自身的藝術個性。畫面色彩層次豐富,黃河之水波瀾壯闊,讓“逝者如斯乎”的母親河在他的筆墨中得以創造性地再現。

[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大河之聲

作為一名山水畫家,選擇屬於自己所要表現的題材,尋找到自己獨特的繪畫表現方式至為重要。曾嶸,這位地地道道生活在南方的畫家,曾師承“撞水撞粉”法的嶺南派,喜歡打破地域文化的侷限,熱愛黃河,對黃河尊崇和敬仰。多年行萬里路,一路向北,不斷到黃河壺口寫生。他筆下的黃河大部分以壺口瀑布為描繪對象,氣勢宏大;也有部分作品寫黃河出海口、黃河三角洲,筆調較為輕鬆、柔和。他的畫“論懷抱則曠而且真”,主要是在骨子裡的山水情結和外因作用下,恰到好處地把主觀情感融入到客觀物像中,努力追求客我交融的境界。《飛越黃河》《洪流鑄古今》《黃河之源》等一批作品,向世人傳達一種“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超然意境。在畫作《生命之河》中,他有這樣一段題跋:“黃河奔流在天地間,矢志創造歷史輝煌,您滿身創傷,不屈的靈魂,一路嘶鳴,一路呼嘯,沒有懦怯,沒有彷徨,一個強悍的民族之魂。”他對黃河的深情溢於言表。

[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高山石瀾

曾嶸對用筆墨表現“水”進行了長期實踐和深入研究,找到了自己獨到的技巧,並總結出一套“水霧皴”技法。他筆下的水是主體,黃河聲勢浩大,如奔騰的萬馬富於動感,靜止的山是忖託,使觀者彷彿親臨現場般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這句廣為人知的詩句,從而融入了炎黃子孫對黃河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永恆的濤聲

顯然,曾嶸的山水寫意不是審美情緒任意的筆墨揮霍,而是有理性的思考和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為依託。也就是說,他的創作靈感和激情同中國山水畫的傳統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血脈聯繫。他廣泛吸收各家之長,近取李可染、黃賓虹,遠追石濤、黃公望、范寬等山水畫大家。宋元山水畫的筆墨傳統對曾嶸的創作頗多影響。他不但從中學習技巧,更仰慕大師們純真的藝術品格。在畫作中他追求感情的質樸自然,這與他愛大地的本性相契合,與他渴望迴歸自然、親近自然的襟懷和意趣相一致,也與他受前人典範作品的啟發有關。

[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滄海曰

曾嶸的湘西系列和描寫陝北高原村落和黃姚古鎮等作品,用層層疊疊的筆觸把山村描繪得錯落有致,可以說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寫清新之境,抒發其對山水的依戀與山水相融的情懷,在筆墨的點、擦、皴、染中,抒發感情和享受創作的樂趣。這些山水畫作景象開闊、深遠,氣勢宏偉、雄健,兼有力感和美感;凝練簡約的筆墨,又有一種獨特的韻味。這些村景、大樹、小橋、庭院和門簾,彰顯著嶺南派山水的特色,又糅合了北方山水的形式和技法。當然,他對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的審美思考,也自然地流露在畫面中。一些作品在不經意間有一份寂寥的情致,正好在這種熱鬧非凡的社會潮流中,傳遞出寄情山水的那份淡泊與悠遠,與詩意一體,獨顯文人品格,保持住了自己的冷靜和獨立。

[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黃河月

畫家找到自己的繪畫面貌之後,最忌風格的“結殼”,滿足於一套模式而不求變化和拓展。曾嶸的水墨山水力求題材和技巧多樣,多數作品以表現西北風情為主題,形成了深沉雄渾、靜穆壯麗的藝術風格,表達心靈與自然的真情對話,努力將黃河這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熔鑄成一種獨特的山水畫造型形象,使黃河的自然人文精神在當代語境中得以呈現。而那些追求意境之美的山村畫面,自然舒朗、清新秀麗,具有賞心悅目的藝術魅力。這說明曾嶸是技巧全面、有志向也有潛力的畫家。

[賞]001︱  曾嶸畫作的山水之道

黃河史詩

曾嶸未來的藝術之路還很長,為使自己的藝術創作更上一層樓,他一定會繼續拼搏,不斷全面提高藝術功力與修養。我們期待他新的成功!

(編審:潘英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