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你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

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你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

《西游记》第三回中,孙大圣去东海寻找兵器,东海龙王说到"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

灵物自有灵性,与孙猴子的缘分尤其深厚。更有人说金箍棒就是专属于孙猴子的兵器,所以才会在其寻找兵器时熠熠生光,吸引孙猴子去拿取。

而这如意金箍棒也是大有来头,此物亦被叫做灵阳棒,是道教"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因其能够大小变化、能伸能屈,经常被用来输水堵漏,在与孙大圣结缘之前也是立过不少功绩的。

传说大禹治水时曾有幸从太上老君处借得此物,助其治水,后金箍棒被水神李长庚用来堵东海之海眼,也就是西游记开端见到的"定海神针"。书中称赞这定海神针两段襄有金箔,中为乌铁,刻祥云纹,并纂有"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你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

这如意金箍棒只听孙大圣的,让大就大,让小就小,最高可至三十三重天。孙大圣带着他"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都转了个遍,使其一路遇神打神,遇鬼打鬼的好帮手,连三十三重天的玉皇大帝都对他莫能何如。

但是道教记载天上共有三十六重天,这如意金箍棒棒既然有如此神通为何有三重天去不了呢?

这就要我们翻翻道教的先圣经典来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原来这最高的三重天,由下至上分别住着灵宝天尊、元始天尊和大罗天,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那究竟这三重天的人物有什么神通大能,连金箍棒也不能撼动呢?

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你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

第三十四重天——灵宝天尊

我们已经从《西游记》里知道了天上的神仙最尊贵的三清四帝五老,玉帝作为天界的管理者,位于三清之下,四帝之上,与太上老君共居第三十三重天。

看现实中"三清殿"中三清尊神的神像摆放就知道,玉清元始天尊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居左边,太清道德天尊居右边,中国古礼是居中为主最尊贵,过了是左文臣右武将,太上老君排第三,在"太清境大赤天"。那三十四重天住着灵宝天尊也算合理。

灵宝天尊,又称上清高圣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或简称上清大帝、玉宸大帝、太上大道君等,居于第三十四重"上清境禹余天",是大道的化身之一、道教"三清"之一。在一般化的通俗文献中出现较少,但是神通广大,由宇宙元气所化,能够有一百零八种变化。

灵宝天尊的主职是辅佐元始天尊传播道教,能够感应到每个人的困惑,有感而应,分身千万为众人解惑,渡人九千九百亿万劫,如沙尘之数,也因此受万人侍奉,尊为"三清"之一。

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你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

第三十五重天——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相对来说很有名气,在很多通俗神话中经常出现,比如《封神榜》中元始天尊就是手握封神榜的神。最早出现元始天尊的称谓是在南朝。虽然天地所化为三清,但是就正统的道教来看,元始天尊的地位尤为崇高。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主持天界之主,由混沌未开之前的天地精气所化,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可化万物。

从元始天尊的"元"称可以看出,被道教是为初始,起源。每当天地初开时,元始天尊便会降世,讲授道法,渡人化劫,包括太上老君都是由元始天尊度化成神。

其实在《西游记》中也有提到元始天尊,但其并未正面出场,第一次着墨较多处是在孙大圣被如来压于五指山下后,玉皇大帝大摆宴席庆祝,请了"三清"到场。

第二次便是西天取经时师徒四人借宿五庄观时,镇元子听闻元始天尊讲座连心爱的人参果都抛诸脑后,忙去听讲,给了孙悟空可乘之机。两处精彩的侧面描写都彰显出元始天尊的崇高地位,也显示出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对元始天尊的尊敬,轻易不着墨。

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你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

第三十六重天——"大罗天"

很多人好奇既然三清已经是最高,那高于元始天尊居住的三十六重天又住着谁呢?

其实这一重天里,谁也没有住着,是一个虚拟的"大罗天"。"大罗天"包罗万象,无穷无极,寓意万千变化皆始于此,也终于此,不论是下面的三十五重天还是地狱的十八层,鬼人神都尽归于"大罗天"。

同时大罗天之上再无天,表示着无上、无先的意思,即一切演变初始和终结。其实大罗天的存在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始无终"又"万物皆有始终"的说法,有限又无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清楚了金箍棒都不能上的三重天到底住着什么"人",连西游记的作者都不敢轻易描写。

怪不得孙悟空金箍棒只能长到三十三重天,你看最后三重天住着谁?

那又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同为"三清",地位崇高的天上老君为什么出场如此频繁呢?除了观音大士,天上老君可算是为师徒四人提供帮助最多的神仙。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他法力神通,二则是他地位高。

金箍棒是太上老君所制,当然不能捅了比太上老君更加神通的天尊,而孙悟空的多项技能比如火眼金睛就是得益于老君的炼丹炉,武器和技能都是得益于太上老君,吴承恩选择太上老君作为推动主人公成长的推手。

在西游记的设定中需要一位道教的调停者,太上老君虽是玉帝的臣下,但是地位非常高,同居第三十三重天,在众神和孙悟空出现矛盾的时候说话有分量。吴承恩先生在写作时大概也经历了一番挣扎,既要满足写作逻辑,又要尊重各方神仙。

古人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诚不欺我等。《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融合道儒佛三派的精华,但是也需要尊重三家的学说和道义,所以金箍棒打不上最高的三重天也是合情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