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藏珍·絲繡擷英"織繡展

雲導覽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擁有館藏一萬三千餘組件,品類包括書畫、染織、陶瓷、傢俱、青銅器及綜合藝術品等六大類。在這個未能如期開館的春天,我們陸續推出的“清華藏珍”系列雲導覽,將精選展品以圖+文+音頻的形式,為您呈現館藏珍品的藝術魅力。本期精選15件織繡精品,力求能夠展現絲綢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和明清織繡的無盡美妙。

“清華藏珍 · 絲繡擷英”織繡展

云导览 |

“清華藏珍”館藏展之“絲繡擷英”織繡廳,遴選百餘件織繡精品,以功用劃分為虔誠禮佛、千絲異彩、服飾風華、日用精雅四個單元,陳列有明代緙絲鳳穿牡丹團花,清代 “無量壽尊佛”緙絲佛像,清代藍紗地雲龍暗八仙紋蟒袍,清代紅芝麻紗地繡藤蘿花蝶紋氅衣,清代米黃緞地繡海水金龍十二章紋袍料等名品傑作。

以下15件藏品

收聽更多音頻

云导览 |

清代 “無量壽尊佛”緙絲佛像

云导览 |

“無量壽尊佛”緙絲佛像是乾隆帝誠心禮佛的見證,幅面闊大,構圖嚴謹,形象寫實,色彩豐富,工藝精湛。構圖由上至下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層為日月高照,第二層為天宮伎樂,第三層為主體的三世佛,第四層為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最下層為祥雲普照。上有“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方印。中有“乾”“隆”連珠朱文印。“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乾隆鑑賞”“秘殿珠林”諸印,為清乾隆朝的內府鉅製。圖案色彩多至百種以上,細部極為繁複工緻,幅面闊大恢弘,堪稱緙絲藝術的登峰造極之作。

清代 白地織金鳳穿牡丹妝花緞

云导览 |

此幅妝花緞的通緯由白色絲線與片金線構成,用片金做“金絞邊”,將所有圖案輪廓勾勒完成。在緯向上安置了8種色絲,交替織出各色紋樣。鳳凰的身軀與翅膀均可見圓金顯花。這種做法吸收了“兩色金”的工藝特點,極為複雜精緻。鳳穿牡丹,是民間多用圖案,寓意富貴吉祥。這件妝花緞的匹頭上織有“江南織造臣七十四”字樣。

清代 藍地加金牡丹八寶妝花緞

云导览 |

此幅妝花緞於藍色經緞地上顯出加金、加銀緯花。不論是“片金”錦還是“捻金”錦,均是以絲線、棉線、金線等混合織造。片金、片銀通梭織造,在緯向上用小梭分色妝花。紋樣以大朵牡丹為主花;花頭之下暗做纏枝連接,枝葉為傳統卷草模式。通篇構圖繁茂飽滿,主次相襯,相得益彰,色彩豐富,神奇莫測。機頭織款“金陵趙裕豐本機”。

清代 青緞地戧針繡鸂鶒補子

云导览 |

此為一件清代文七品官員的背補。它的主體紋飾是一隻鸂鶒,昂頭展翅,單腳站立於海水江崖之上,周邊有盛開的花朵,聳立的岩石,波濤洶湧的海水,飛翔於空的蝙蝠,象徵長壽的壽桃,水中矗立著的珊瑚顏色十分鮮豔。畫面色彩豐富斑斕,工藝則採用了平繡中的戧針針法,做工精緻。

清代 紅地彩繡鎧甲戲衣

云导览 |

這件戲裝是模仿古代將士的鎧甲制式作成。兩肩、胸背及腰襟全部裝有粗壯的包金線織成的粗紋織物,如同“鎖子甲”。腰圍下作兩虎頭,象徵“虎賁”。下襬兩側各做紅緞地三藍繡兩夔龍護持中央的玉磬,玉磬有五綹流蘇。腰圍處繡雙獅戲球,獅子的披毛用盤金與滾針相間繡做。綜觀全服,做工精細、設計巧妙,是一件獨特的古代戲裝。

清代 藕荷色暗花絹地三鑲邊大襟上衣

云导览 |

這件大襟上衣除袖口採用納紗挽袖之外,周身無刺繡紋飾,而且用織花絲絛與青布做三層鑲邊。鑲滾服,是在衫、襖、裙等服裝上鑲嵌各種花邊。在清朝初期時,只在襟邊及袖端處鑲繡,顏色趨於素淨。到咸豐、同治年間,則鑲滾繁複,從三鑲三滾、五鑲五滾發展到十八鑲滾。直至清末民初,仍然盛行。

清代 暗花綢百納右祍女衫

云导览 |

這是一件百納衫,在民間信仰習俗中認為小孩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可健康無病,因有積各家碎布拼縫童裝之舉,謂“百納衣”。這件百衲衣是成人體制,當為成人所用。民間曾有在家修行者著百衲衣之俗,此衣或與信仰習俗關聯。全服取八種不同顏色的綾或絹拼成,每塊皆作菱形,規格相同,總計近500塊。大襟右衽,無紐襻,腋下繫帶。通身色澤絢爛鮮華,是一件少見的特殊服裝。

清代 紅紗地彩繡藤蘿女氅衣

云导览 |

這件氅衣款式規範,裝飾齊整。圓立領、大襟、直身、左右開褉至腋下,中接袖連接本色花袖,再接三層挽袖。紅紗地為底料,一反通常戳紗做法,改為正戧針繡花,用粗壯絨線繡出寫實風格的藤蘿和彩蝶,正背相同。挽袖為淺湖地彩繡花蝶,袖口仍為“萬花陣”紋錦花邊。

清代 紅緞地盤金平針繡藤羅鑲邊坎肩

云导览 |

這件坎肩自領口至對襟、下襬及肩口,一律做大鑲邊。對襟兩側又做上下相向如意雲頭,左右開禊及背面中開禊處亦然,周身總計共五枚大頭雲頭。鑲邊自內向外分三層。裡層為紫地機織花邊,中間為青緞地盤金、壓針等針法繡藤蘿大寬邊;最外層為青緞地織金“萬花陣”紋織錦包邊。

清代 紅緞地打子繡獅子滾繡球肚兜

云导览 |

這件肚兜紋飾題材為獅子滾繡球。所謂“獅子滾繡球,好事不到頭”。所以民間常用此圖案取其吉祥之意。這件肚兜便是其一,它以大紅緞為地,在方形邊框中繡圓形紋樣,獅子施以綠色,位居中央,周圍穿插蓮花、佛手和蝙蝠等紋樣,紅綠色的色差對比強烈奪目,更突出了主題紋樣獅子的造型。

清代 淺湖地打子繡“瓜瓞綿綿”挽袖

云导览 |

這是一幅淺湖地打子繡挽袖。“瓜瓞綿綿”在刺繡中屬常見題材,是祝願子孫昌盛,興旺發達的意思。此圖中的牡丹、蓮花與紅瓜用“三紅打子”針法,藍瓜與蝴蝶的部分尾翅則用“三藍打子”。這兩種針法都是清代刺繡中獨立使用的繡法,今合用於一副作品之中,並加彩色打子針。打子之前,先以白線做“釘線繡”,勾勒紋樣,然後用打子針填滿。

清代 湖藍綢地戧針繡蝶戀花裙門

云导览 |

這件裙門取淺湖藍暗花綢為底料,用戧針滿繡花蝶。戧針是中國傳統針法之一,它是用短直線、順紋樣形體,一批批由外向裡排繡,並可按紋形用齊針分層刺繡,一層一層地前後銜接而成。從紋樣的外緣向內分層繡出為正戧,從內向外為反戧。每層交界落針點留有縫隙,稱為水路。這件戧針繡以深淺不同的多種藍色繡線繡制而成,亦可稱為“三藍戧針繡”。其花蝶造型生動,色彩搭配絢麗,紋飾佈局極為密緻,俗稱“百花不露地”。

清代 綠緞地平針繡“獨佔鰲頭”團花

云导览 |

此繡品題材為“獨佔鰲頭”,繡有鰲魚似龍,獨佔者手持桂花,“桂”與“貴”諧音,有顯貴之喻。龍下有二魚,可視為“魚龍變化”,古有“魚躍龍門,勝者為龍”的說法,也是對學子學業有成的祝福。

明代 緙絲鳳穿牡丹團花

云导览 |

這是以鳳凰和牡丹花為主題的緙絲圓片,作品用色鮮豔明潔、配色雅緻、構圖飽滿。一對鳳凰在牡丹花與桃花叢中遙相呼應,上接雲天,下連福海,形成一派富貴喜慶之氣。地部用捻金線織造;紋部採用了緙絲的“緙鱗”“摜”“勾”和木梳戧等技法,是一件難得的緙絲佳作。

清代 黃緞地平針繡“官上加官”眼鏡盒

云导览 |

這件眼鏡盒正反面均取黃緞為地,運用平針、戧針、套針、加針等多種針法繡成。近似繪畫紋樣,無疑受到了畫繡的深刻影響。在這樣小的畫面中運用多種針法表現出直逼工筆沒骨的效果,實屬難能可貴。

~~~~~~~~~~~~~

第一期“清華藏珍·晚霞餘暉”瓷器展第二期“清華藏珍·翰墨流芳”書畫展第三期“清華藏珍·隨方制象”傢俱展第四期清華藏珍·絲繡擷英”織繡展第五期扶桑止水——王綱懷捐贈和鏡展

~~~~~~~~~~~~~

清華藏珍 · 織繡文創

清華藝博官方網店

淘寶搜索店鋪: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淘口令:¥WiVG1SEePh7¥(複製後打開淘寶)

https://shop402247198.taobao.com/

云导览 |

清華藏珍·絲繡擷英-手機殼

云导览 |

清華藏珍·絲繡擷英-手機掛繩

云导览 |

黃地加金福壽三多妝花緞-直尺、膠帶、貼紙

云导览 |

黃地加金福壽三多妝花緞-隨身本

云导览 |

黃地加金福壽三多妝花緞-冰箱貼

云导览 |

清華藏珍·絲繡擷英-明信片

云导览 |

清華藏珍·絲繡擷英-明信片

云导览 |

緙絲鳳穿牡丹團花-刺繡貼、手機殼、礦泉水、棒棒糖、冰箱貼

云导览 |

緙絲鳳穿牡丹團花-拼圖、冰箱貼

云导览 |

鏤空地三藍打子繡八仙過海馬面-礦泉水、手機殼、棒棒糖、刺繡貼、隨身本、拼圖

云导览 |

紗地一絲串漁樵耕讀挽袖-草本香膏

云导览 |

清華藏珍·絲繡擷英-軟木杯墊

云导览 |

藝博小花便籤紙磚-繡花盆

云导览 |

暗花綢百納右衽女衫-刺繡貼

敬告觀眾朋友:因肺炎疫情影響,本館暫停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藝博官網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數字展廳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szzt/

藝博網店

https://shop402247198.taobao.com/

內容統籌/堵佳藝

內容審校/高文靜

視覺統籌/王鵬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帶您走進藝術殿堂

云导览 |

藝博網店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