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66天记(1)

66,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有个作家就给自己起名六六,六六大顺。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2020年3月29日,封城66天,武汉重启的吉利消息不断传来。3月25日,117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行;3月28日,停运65天后6条地铁线路恢复运营;3月28日,关闭65天后,到达武汉的火车恢复运营;4月8日零时起,离汉通道解除管控,恢复天河机场国内航班。另一个消息是,自28日零时起,暂停持有中国护照、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与之相应的,是国外确诊病例583348人,死亡人数27542人。

|前序·封城之前

1月18日从出差地云南返回武汉,1月19日到办公室向领导汇报了出差情况,粘贴了报销单据。1月20日步行去上班,穿过解放公园。公园里每年一次的郁金香花展已基本布置完毕,那些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在清晨的阳光里摇晃着脑袋。

临近新年,远方的同事已匆匆踏上归程。我的新年计划也早已安排。去年的春节是在武汉过的,今年的春节应该回老家河南了,年迈的父母早已在村口翘首期盼。食堂卡上还有余额,准备今天到单位食堂小卖部购置些物品。

上午8时差10分到了办公室。趁着打水的功夫和擦肩而过的同事打着招呼。

“几时回来了?”

“昨天下午回来的。”

“辛苦辛苦。”

“大家都辛苦。”

“春节怎么安排?”

“回老家啊。”

“记得你老家青海的?”

“是啊,明天走。”

上午11时。走廊上遇到几位女同事在说悄悄话。一位同事悄悄走近我:

“听说了么?十三层一例确诊,十六层一例疑似,两层楼已整体封闭,电梯都不停了。”

“啊?这么严重?”看今天新闻,全国确诊224例,其中武汉198例。相对于武汉1000多万人口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况且,这几天一直在报道,可防可控、未发现明显人传人、有限人传人。

“是真的。”楼层管理员走了过来说。

心里一沉,赶紧回到办公室。今天部分同事已戴上了口罩,早晨出家门前,妻子也给了我一个,记得戴着口罩经过解放公园时还有几个游人奇怪地看着我。

午餐时间到了,小卖部已经开门,赶紧买点年货回家。到地下车库车上取了几个袋子,刚关上车门,别的部门一位熟人看着我说,“你还在上班啊?知不知道你楼上有人隔离了?赶紧走吧。”

来到小卖部。不大的小卖部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买了两箱牛奶、两箱鸡蛋、两箱坚果、两箱15年白云边,正愁怎么拿,在食堂刚吃过饭的两位同事走了过来,热心地帮我搬到电梯口,边走边笑我回个老家要把小卖部搬空了。

回到家后,妻子对我说,老娘来电话了,要我们明天都过去聚聚,定一下回江苏的行程。妻子姊妹4个,老大住汉口三阳路,老二住汉阳王家湾,老三就是我家里住汉口唐家墩,老四住武昌光谷。江苏是岳父母老家,岳母的姐姐计划正月初四办八十大寿,希望武汉的一大家子都过去玩。

惦记着白天办公室同事说起的疫情,注意到各大媒体都有了报道。光明网报道的标题是:「已确认217例!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防控?是否会重复SARS疫情?权威专家解读来了!」原来当天下午,钟南山院士任组长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就公众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结论是,100多例相对武汉1000多万人是少数,只要措施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全民提高警惕,不会重复17年前的SARS疫情。其实,当天上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进行了讨论,国务院当即做出决定,将新冠肺炎按照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当天晚上9点30分, 钟南山在央视《新闻1+1》中,首次明确“新冠肺炎肯定人传人”。

1月21日。过完早,到小区超市给岳父买了条烟,带上酒,到岳父母家。岳父说是江苏的舅舅已经把院子里的树全砍了,地面硬化了,等着武汉这边几台车子过去好停放。我们也把行程定了下来。1月22日回河南,1月26日(初二)从河南直接到江苏;另外两台车子初二从武汉到江苏。初四祝寿后一起到苏州,初五初六游西溏和乌镇后返汉。

1月22日。上午8时。一切准备妥当,下楼启动了车子。等待妻子和孩子下楼的功夫,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是老家四叔的儿子,在村委会任职。

“哥,村委会正在开会,书记说武汉回来的直接隔离。他们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你是武汉的,让我打电话告诉你,最好别回来。”

随后,他发过来一条微信,是书记发给村小组长的。

封城66天记(1)

我一愣,虽然在微信朋友圈中听说了“硬核河南”已经启动了防控措施,没想到这么快就“筛查”到自己身上。妻子和孩子下楼了,和他们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响应政府号召不回去了。于是给我妈打了个电话,我妈虽然在电话里说了半天家里知道我们要回去准备了很多年货希望我们回去的话,但最后还是同意了我们的决定。

这个决定,迎来了武汉封城66天的生活。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