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秦始皇陵中奇珍異寶無數,1974年出土的兵馬俑,更是讓人歎為觀止。如今秦始皇兵馬俑,已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景點。兵馬俑可都是按照秦國將士,身材比例1:1建造而成。通過詳細的數據測量,如今已經出土的兵馬俑身高沒有低於1米8。然而封建時期,普通人營養不良,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為何這些兵馬俑的實際身高,卻比如今現代平均身高,還要高上不少呢?

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兵馬俑,是秦始皇嬴政死後追隨他去地下征戰的秦朝士兵。據《史記》所記載,秦始皇陵中一應事務,是由宰相李斯,還有大將章邯監督修建。兵馬俑按照當時秦國士兵,1:1的比例進行打造。相關歷史文獻中也有明確規定,擔任大秦前軍士兵,身高至少不低於1米8。軍官以及帶兵征戰的將領,身高要在1米88以上,即使普通士兵也不能矮於1米75。這些兵馬俑應該能代表,當時秦朝士兵的實際身高。

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如今由於生活變好,每個人都能得到充足營養支持。可即使是這樣,2012年我國18歲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米67。可是幾千年秦朝,尤其是戰國末期時局動盪的歲月,為何這些秦朝普通士兵平均身高要達到1米75以上?難道我們老祖宗即使沒有太好的營養攝入,也能通過其他的方法增加身高嗎?根據不少專家給出分析,古代空氣中的含氧量比較高。因為氧氣的濃度,可以決定物種進化過程中的身高變化。

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說得更直白點,秦朝時期由於沒有像如今大規模的汙染,以及廢水廢氣的排放,當時空氣中的含氧量比較高。所以古人每天生活在較為綠色環境下,即使營養不夠,他們也能長得比較高壯。同時秦朝之後,比如晉朝,唐朝時期,中國的南北文化種族融合。導致如今遺傳基因,與戰國時期相比也有了很明顯的變化。換言之,秦朝時期古人遺傳DNA,和現代人有很大不同。所以取決於遺傳DNA不同,那麼身高的優劣性也將會不一樣。這是專家給出的權威解答,筆者也有自己的獨到看法。

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首先秦朝士兵,可都是"人中精銳"。《雲夢秦簡》中便有所記載,秦朝戰馬頭高不會低於1米75,騎兵的身高也不會低於1米80,普通士兵身高也需要1米75以上;這其實,就是當時秦朝徵兵標準。戰國末年,秦始皇於丞相李斯不斷勸說,以及"奮六世之餘烈"背景下,大秦實力以冠絕山東六國之首。秦國由於需年年征戰,選拔士兵肯定不會身材矮小。最起碼大秦會選擇"力大身不虧"的士兵,這樣大秦的虎狼之師,便能掃平各個諸侯國。

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因此兵馬俑代表的或許並不是當時百姓平均身高,應該是大秦子民當中的精銳。這就好比,雖然如今中國男性平均身高是1米67,但是我們身邊不乏也有很多長到1米85甚至1米9以上的朋友。用一句俗語,這或許就是"矮子裡拔將軍"。大秦則是通過選拔,或者是強迫徵求那些身材高大壯碩男性參軍入伍。

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修建兵馬俑的時候,自然會按照軍中精銳士兵為參照物;這就造成了古人身高比現代人還要高的假象。當然,專家所說的空氣中含氧量的降低,以及遺傳DNA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總之筆者個人覺得,古代人或許並沒有比現代人要高出不少。雖說如今的空氣含氧量,和戰國時期相比已經降低很多,且遺傳DNA也不同,但殊途同歸。不存在大規模物種進化的情況下,古人身高與現代人的身高差不太多。即使古代可能底層平民,無法做到一日三餐按時供應。但是老年間,尤其是我們父輩祖輩,那時候由於物資匱乏,也吃不上太多的精細米糧和肉食,可人們的身高也不會太矮。

兵馬俑平均高度不低1.8米,古人營養不良,為何還能比現代人高

所以,古人身高和現代人的身高差不太多。僅憑藉兵馬俑,或者其他考古出土始於,就能得出古代人平均身高接近1米8,這種結論是不正確。

參考文獻:史記、雲夢秦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