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装备了性能先进的Me 262战机,为何不能挽救失败的命运?

lovebenyao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Me262只是喷气式战斗机的婴儿,还不是野马这些战斗机的对手。

萨沙以前写过这方面文章,简单说说。

Me262的缺点很多,比如:

第一 糟糕的发动机和层出不穷的机械故障

Me262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自身技术的不稳定。

对于喷气式技术来说,在1944年太早了。

大家都知道,即便是今天航天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战斗机还频繁坠机,包括F35都会坠毁,何谈70多年前。


Me262的Jumo004B-4发动机为例,堪称寡妇制造者,各种机械故障层出不穷。

262试飞队接受Me262第一个月的作战中,毁于战斗的只有6架,却有7架飞机在机械故障中坠毁。

就这德行了。

262试飞队大队长,著名的诺沃特尼少校(德国空军第五号超级王牌,共击落258架敌机)也在一次机械故障中丧生。

1944 年11月,由于长期的损耗和缺乏零部件,262试飞大队仅仅剩下6架飞机可以使用。当时,德国高层指挥官严令诺沃特尼不许亲自上阵。

在得知己方5架Me262被上百架盟军飞机围殴后,年仅23岁的诺沃特尼少校毅然,登上最后一架Me262升空。

几分钟以后,诺沃特尼击落了1架盟军战斗机,但一个发动机突然停机。

沃诺特尼驾驶只剩下一个发动机的Me262,以300公里/小时的低速在数十米的低空蹒跚飞行。他的后面跟随着黑压压的一大群盟军战斗机,最终被被击落。


其实, 就算没有这些故障,Me262的发动机在空中也只能飞行17个小时,让人不可思议。

除了发动机问题,Me262其他问题也不少。


第二,水平面的机动性较差

Me262具有优秀的垂直格斗能力以及很高的速度,但它也有机动性的弱点。

简单来说,P-51在中低速的水平面空战机动性强于Me262。

简而言之,如果Me262飞行员缺乏经验,依靠水平方面的机动性和P-51进行近距离缠斗,往往会被击落。

那么自然不容易取胜。

于是一些盟军飞行员遭遇Me262以后,努力将其拖入水平面的格斗中,不让Me262高速爬升。

一些缺乏经验的德国飞行员有时候也会上当,在格斗中被盟军击落。

而且,Me262的性能优势还是有限的。

如果P-51野马从高空加速俯冲攻击,还是能勉强跟的上以中低速飞行的Me262速度的。

盟军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如果遭遇低速飞行的Me262,盟军战机就必须立即爬升,首先占据高空的位置,然后俯冲加速攻击。此时双方速度应该相差不大。Me262是很不利的。

1944年8月,美军两架P-47战斗机发现一架在150米飞行的Me262。

两架P-47立即加速俯冲攻击,击落了这架粗心大意的Me262。飞行员劳尔中士最终跳伞逃生。


盟军也经常派出轰炸机,反复密集轰炸Me262的跑道(喷气式飞机的跑道比较长,很容易辨认),或者派出大量战斗机在跑道上空埋伏,准备袭击起飞和降落的Me262。

因为此时Me262最大速度不超过200公里/小时,无法机动作战,绝对不是高速盟军战斗机的对手

比如1944年10月,美军361航空队的一群P-51发现五架Me262正在起飞。他们果断俯冲袭击,击落1架刚刚起飞的Me262,又击落了2架正在起飞的Me262,算是非常成功。


所以,Me262的问题很多,相对野马之类并没有压倒性优势。


萨沙


Me 262喷气式战斗机不能挽救战局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产量太少,二是燃油不够,第三它自身也不成熟。

严格的说,Me 262喷气式战斗机只是德国在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投入使用的一种武器。在Me 262测试时,就多次发生了飞行事故,第262试飞联队的联队长泰菲尔德少校就是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丧命。而Me 262的发动机寿命太短也是一个问题,还有它的降落速度比较快,容易发生爆胎,起落架设计存在问题,在高速起飞以及降落时容易折断前起落架。

正常情况下,这么一种飞机是难以通过测试投入实战的,应该经过继续改进,等到问题解决以后才大批量生产使用。比如英国当时设计的流星喷气式战斗机,就是因为各种问题迟迟不投入大规模生产,而是一直在改进。

然而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在盟军的战略轰炸之下不可能像英国人那样慢悠悠的继续改进了,只能匆匆投入使用。结果可想而知,在损失的Me 262喷气式战斗机中,绝大部分是因为机械故障或者损失在地面。

此外希特勒一直希望首先开发出喷气式轰炸机,这严重影响了Me 262喷气式战斗机的进度,也影响了它的产量。到1945年4月底,只有大约1200架Me 262喷气式战斗机被交付使用,这个产量面对每天都有上千架飞机来空袭的局面来说,不可能发挥太大作用。

另外在盟军注意到德国使用了喷气式战斗机以后,就注重攻击了其燃料工厂和适宜Me 262喷气式战斗机使用的混凝土跑道机场,这也制约了Me 262喷气式战斗机发挥其战斗力。

所以Me 262喷气式战斗机虽然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战斗机,但是它不可能改变德国失败的命运。


不沉的经远


德军的Me 262型喷气式战斗机确实是划时代的战斗机,相较于螺旋桨式战斗机拥有全面的技术优势,但是这一关键性的武器出现的太晚了,而且数量也太少了,对于战局的影响也就非常有限了。一直到1944年6月底德国才开始批量生产Me262战斗机,而且产量只有每个月60架,到1945年1月,Me262战斗机的产量增加到210架每个月,从而使德国空军具备大规模装备Me262战斗机的能力,但是此时德军的陆军已经全面崩溃了,加上航空燃料的极度缺乏,Me262战斗机没能挽回德国的败局,连制空权都没能夺回,对于地面战争的影响就更加小了。



1944年是德国最关键的一年,东线战场虽然异常残酷,但是通过战略撤退和顽强的防御,东线德军大体能维持防线的完整,执行战略防御是没有问题的,在1943年的一系列战役中,双方实质上是打了个平手。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在西线,德国的军事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无论是陆军还是空军的力量都倍感紧张,一旦盟军成功开辟第二战场,那么德国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去维持西线的防御,德国也就必将失败无疑。而在诺曼底战役中,德国陆军的表现非常一般,未能击退盟军的登陆,而且自身还损失极大,遭至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制空权的丧失,德国要想避免失败就必须打赢西线的反登陆作战,而要想打赢反登陆作战就必须夺回西线上空的制空权,Me 262战斗机无疑是最有效的武器,但是德国空军必须在盟军发起登陆前就拥有足够的Me 262,时间最晚不得晚于1944年6月,而Me 262直到1944年6月底才开始批量生产,太晚了!



如果Me 262能够在1944年1月份就达到210架每个月的产量,而不是1945年1月,那么德国还不至于失败的这么快,按照这个速度,到1944年6月盟军发起登陆前,德国空军将拥有上千架的Me 262喷气式战斗机(实际可能会更多,即便1945年每个月都能生产200架,情况更好的1944年无疑数量还会大大增加),无疑将极大的增强德国空军的战斗力,使得德国空军有能力和西线盟国空军争夺制空权,而不至于一边倒,导致德国西线陆军连基本的战术机动和后勤运输都无法进行。德国必须在1944年便要开始大规模生产Me262,赢得西线上空以及地面上的决战,这是德国唯一的机会。



Me262 喷气式战斗机能否提前列装德国空军呢?答案是肯定的,早在1941年德国就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喷气式发动机,并提出将其安装到飞机上的设想。就在德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生产Me262的准备工作时,希特勒在1943年9月亲自下达了停止的命令,他对于这一新技术并不信任。直到1944年1月希特勒获悉英国的喷气式飞机试验成功时,他才下令立刻大规模的生产Me262,可惜已经白白的耽误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这个“插曲”,德国空军提前半年列装Me262是完全有可能的。另外,即便希特勒同意了大规模生产Me262,可是他坚持要将其作为轰炸机,而不是战斗机,宝贵的Me262被拆除了机炮以挂载炸弹去执行轰炸任务,结果使得数量有限的Me262对战局的影响便更加微乎其微了。


战略论


因为战争从来都不是单个武器装备之间的比拼,而是整体实力的抗衡。而在二战中,其实除了Me262战斗机之外,德军还有着很多先进武器,但是由于整体实力完全比不过美英苏等国,德国的失败是一个必然,这些先进武器的出现只不过增加了盟军的损失延缓了德国的最终失败罢了。 Me262项目的早期版3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但是Me262完成时已经是1943年(此时还不够成熟,而且希特勒的干预又延缓了项目进度),德国空军已经面临着巨大的作战压力。到了1944年,德国空军在同盟军的长期作战中损失巨大,现有的FW190和Me109等战机已经无法满足作战需要,因此Me262被寄予厚望,主要用于击落威胁巨大的盟军轰炸机等任务。

Me262虽然纸面性能不错,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是一款多么理想的武器。首先就是可靠性,Me262的发动机寿命仅有20小时,而且其他部分也有一些问题,给正常使用带来了不下的麻烦,故障率居高不下。而且毕竟Me262是早期喷气机,还没有同螺旋桨战机拉开质的差距,因此盟军较为先进的螺旋桨战机通过合理的战术依然可以击败德军Me262,Me262优势并不大。

而1944年开始,德军已经逐渐进入全面颓势,尽管装备有Me262喷气机、虎王式坦克等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受制于产能不足、兵源问题、石油补充困难等等问题,德军的实际战斗力已经大大下降,完全不能同盟军相抗衡,此时德国战败已经是一个必然。


战争之王


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一款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对战争根本起不了决定作用。


二战时期,主宰空中的仍然是使用活塞发动机的螺旋桨战斗机,而喷气式战斗机ME—262的问世无疑是划时代的产物。ME—262战斗机虽然是一款新式的战斗机,但是由于技术还不成熟。ME262服役之后,希特勒成立了262飞行大队,队长是天才飞行员诺沃特尼少校。因此,第262大队被称之为“诺沃特尼大队”。


ME262战斗机自身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是它的发动机寿命比较短,只有17个小时。其次,该战斗机是新式的飞机,但其轮胎材料仍然是人工合成的橡胶,当其降落时,产生的剧烈摩擦,经常会发生爆胎的情况。除此之外,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喷口震动可能造成共振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1944年10月,262大队出动了五架ME262拦截美国的重型轰炸机编队。美军护航的P51野马战斗机首先发现起飞的ME262,P51一个俯冲打掉了这架战斗机,另外两架在袭击盟军轰炸机时被击落。这次空战,262大队以牺牲三架战斗机的代价击落了盟军四架轰炸机。而在西线的战斗中,262大队击落了盟军4架重型轰炸机、12架战斗机和3架侦察机。262大队有6架ME262战斗机被击落,另外7架毁于故障和事故。这样的战绩实在是惨不忍睹。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大队长诺沃特尼也在事故中死亡,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ME262就是“空中棺材”。


历史军魂


如果有人认为通过一款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改变战争结局的话,那是太过于天真了,Me 262战机性能上非常的先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对手拥有代差式的优势,可惜毫无意义可言,二战时代,已经是进入现代的体系化战争, 仅靠一两项武器装备根本不可能改变战争的结局。

这款武器实际上到了德国败局已定的时候才投入战斗, 根本就没有意义了,在1944,投入战斗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他本身还没有真正技术性成熟,在战斗当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非常大,从作战的交换比来说不理想,他击落一架敌机,可能也要损失至少一架,而且 许多损失是非战斗性损失,德国面临的问题太多了, 不是给德国增加一款战机才能解决的,根本不足以改变战争局面,事实上到了1943年中期的时候,这一结局已经摆在了面前。无论德国怎么做,实际上都不可能改变战争的结局了


麦田军事观察



小猪猪12138X



你才不是我的master呢


第一,太晚了,第二,这飞机本质上还是半成品,再给纳粹五年完善这个飞机,就能吊打盟军所有飞机,一举夺得制空权,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