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超过8万人!银川迎来首个清明祭扫高峰

  清明将至,上周末银川市迎来首个祭扫高峰。金凤区民政、公安、交警、卫健、综合执法等部门抽调50人组成工作专班,对殡葬服务场所不间断巡查,监督现场预约限流措施执行情况。各公墓也纷纷推出“鲜花换纸钱”活动,引导群众绿色低碳文明祭扫。截至3月29日下午,金凤区5个公墓通过电话和微信公众号预约的祭扫人数达81930人,周末两天共有30647人现场祭扫。

预约超过8万人!银川迎来首个清明祭扫高峰

银川福寿园推出“扫码送鲜花”活动。

  严防火患,今年墓园禁止烧纸

  按照往年的情况,清明节前第一个周末会迎来祭扫高峰,祭扫人群集中会加大交通压力。不过,3月28日7时40分,记者沿通往银川植物园的南绕城高速一路驾车行驶,畅通无阻。 

  “墓园里不能烧纸,请提前把烧纸放回外面停车场的车上去。”在宁夏千古汉民花园公墓入口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预检通道站成两排,一名男子用扩音器喊话提醒市民入园注意事项。记者看到,前来的市民展示预约短信和防疫健康绿码后依次测温进入。大部分市民能遵守入园要求,将自带的烧纸暂存在入口处。也有市民不顾工作人员提示,试图将烧纸带入园内,工作人员发现后会耐心劝说,直到市民配合再测温入园。 

  防火是今年清明祭扫的重点工作。“今年严格执行自治区民政厅下发的文明祭扫通知要求,禁止在公墓、殡仪馆以及林区、散坟等禁火区域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扎祭品等。”金凤区民政局负责人杨丽娟表示,为应对清明祭扫高峰,管理部门在各墓区加大巡查力度,安排专人值守,严控火种进入墓区。 

  8时30分,祭扫人群逐渐增多,在公安、交警、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维持下,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着。

  避免聚集,电话预约分流明显

  从3月25日开始,宁夏千古汉民花园公墓祭扫人群陆续增多,到27日,预约过来的祭扫者达到5800多人。对于到来的周末祭扫高峰,该公墓引导市民分早上、中午、下午3个时段来墓园,每个时段限流400人。对于没有预约直接开车来到墓园的市民,该公墓为避免人员聚集,临时在墓园对面停车场设置了现场预约登记处。记者看到,现场预约市民较少,大多数人都持有预约短信。 

  与宁夏千古汉民花园公墓相隔不远的银川福寿园同样设置了预检通道。对于进入的车辆,出示预约信息后,再逐人测温后进入园内停车场。银川福寿园相关负责人刘爱莲告诉记者:“电话预约分流作用很明显,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四五百辆车来墓园,这样一来,周末祭扫压力也不大。”该园还为不能到现场的30多名客户提供了代客祭扫服务,其中有3名客户定制了直播式代客祭扫服务。截至3月28日,银川福寿园接到预约祭扫4000多户。“按规定一户3人,大概能来1000多辆车。根据预约情况,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早上500人,下午500人,控流是没有问题的。”刘爱莲说。记者注意到,该园进口和出口分离,前来祭扫的市民遵守20分钟时间限制,祭扫完立马开车从东边出口离开,井然有序。

  文明祭扫,近10万枝鲜花寄托哀思

  银川福寿园一进门的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着市民给逝去亲属留下的温情寄语。展示架上打出“扫码送鲜花”字样,25筐黄白相间的小花陈放在此。“这是我们园内大棚培育的百日草,前来祭扫的市民可免费用此花代替烧纸追思亲人。”园内工作人员介绍。 

  在银川松鹤陵园,墓园入口处放置了大量康乃馨。该园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引导市民文明祭扫。 

  据统计,近期金凤区辖区的公墓陆续准备了近10万枝鲜花,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我们计划一两年内引导市民逐渐转变观念。银川松鹤陵园和福寿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有70%左右的客户愿意用鲜花寄托哀思。3月28日下午,宁夏千古汉民花园公墓也推行‘鲜花换纸钱’活动,收效不错。”杨丽娟说。

  确保安全,多部门做好防控措施

  银川市主要墓园集中在金凤区良田镇附近。“今年不同于往年,为在清明期间实现‘防聚集、防风险’的工作目标,对于墓园最为集中的金凤区于3月19日下发预约限流公告,并开协调会成立了由辖区民政、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卫健、公安、交警、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以确保清明期间文明祭扫活动有序进行。”杨丽娟介绍,民政部门负责巡查祭扫情况,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沿街售卖祭祀用品的摊点进行整治,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墓园周围店内经营进行规范,卫健部门负责指导各公墓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公安部门负责安全,交警部门负责维护交通秩序,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围绕森林防火提前进行检查、巡查。(新消息报记者 安小霞/文 武晓瑜/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