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車前草

在山區的農村,路中間未被車轍碾壓或行人踩踏的地方大多都會生長一種植物,葉子肥大,到了端午前後上面還會長出豎枝,裡面全是黑色的種子,大人說這種草叫豬耳朵草,草籽叫車前子,可以治病。

兒時的記憶:車前草

父親是從事中醫的,因而,從小說的更多就是關於中醫中藥的故事,說漢朝有一位名將,叫馬武。一年六月,天旱無雨,莊稼全死了。可巧,馬武打了敗仗,部隊潰退到不見人煙的荒野。人和馬餓死、渴死了許多。剩下的人馬,也因為缺水,大多得了病,小肚子發脹,不光人尿血,就連馬也尿血。一天,馬伕忽然發現有幾匹馬不尿血了,顯得精神多了。馬伕很奇怪:“它們這是吃了什麼?”他圍著馬車轉來轉去,發現停放馬車的前方地面上,長著一種豬耳形的野草,幾天來,這幾匹馬一直在吃著這種東西。馬伕心想:這種草也許能治“尿血癥”。於是,他拔了許多豬耳草煎湯,一連吃了幾天,小便果然正常了。馬伕急忙跑到將軍帳內,把此事稟告馬武。馬武聞聽大喜,傳令全營拔草煎水,供人喝、給馬飲。幾天過後,全營人馬的“尿血癥”都治好了。馬武問馬伕:“治病的豬耳草長在什麼地方?”馬伕領將軍走到帳外,指給他看:“馬車前邊的就是。”馬武哈哈大笑,說:“好個車前草。”從這時起,“車前草”的名字就傳開了。

兒時的記憶:車前草

每到端午節都跟著父親去採這種草,回家後把草和籽分開備用。記得最多就是無論小兒還是成人,夏季腹瀉高燒,就用車前草鮮品搗汁服用,效果頗佳。

兒時的記憶:車前草

《本草經集註》雲:車前草味甘、寒。主金瘡,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煩,下氣,除小蟲。車前子味甘、鹹,寒,無毒。主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溼痺。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明目,治赤痛。久服輕身,耐老。《藥性賦》簡單明瞭的說:“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