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再做媒体工作,你会做什么?

和所有行业一样,媒体行业也存在太多的问题。

其中,人才的流失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危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是曾经就是这样。越来越少的人,会将“做好记者”,看成是自己终生的职业规划。

或许现实的原因也摆在那儿。理想的破灭,比同龄人低的薪水。继续做媒体,在人们口中变成了“坚持”。这让转型,媒体圈内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媒体人,又究竟可以转型做什么呢?

就在这两天,传媒见闻邀请了十位媒体人,和他们共同聊了聊这个问题。

“如果不再做媒体工作,你会做什么?”

注:因部分媒体人尚在媒体任职,为避免引发不必要争议,在本文中采用了化名,望各位媒体人谅解。

李微敖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我希望能终身做记者

我大学是学历史的,2003年大学毕业,我就去媒体单位做编辑记者了,一直到现在。我们经常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所以我选择做新闻,也算本专业的延伸吧。

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个学生社团“农民之子”,工作内容包括给北京一些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义务支教,对他们以及农村、农民等问题,进行调研呼吁。当时像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等节目都采访报道了我们。这相当于在大学期间,我就接触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媒体,对记者这个行业的工作和影响力,有直接的认识。大学期间,在“农民之子”,我也主办过报纸。有了这些因素的铺垫,2003年毕业后,我进入新闻单位当记者,并不算突兀。再加上我的性格爱好自由,喜欢这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和工作。

这几年,对于转型的问题,我确实考虑越来越少,乃至几乎不考虑了——我希望只要身体条件许可,能够一直做记者,将之作为一份终身工作,而不是想着到60岁、70岁退休。当然,如果真到了那么有一天,记者实在做不下去了,因为“不可抗拒”的外来因素,或者,因为特别需要钱,我可能就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吧。

操风琴 某中央媒体记者

如果要转型,我可能会做律师

我是文科生,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成绩一直很好。择业时觉得做记者能够很好的发挥语言天赋,同时我也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这两点加起来,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做新闻媒体。我大学本科并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的是英语和国际政治。但是有一句叫新闻无学嘛,真正学新闻的人,做新闻反而不多。

如果要转型,我可能会做律师。因为我觉得律师这个行业,和新闻行业有想通之处。法律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一样,都需要很严谨,而且也会有成就感。帮人打官司,保护自己的当事人,这个过程不仅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也会有相当的成就感。尽管我考了两次司考都没有通过,但还是能感受到它对思维的训练能力,这种能力也能运用到做新闻上,所以真的要转型,我会去做律师。

可能会尝试视频公司,或者文化公司的工作

本来就是文学专业,就想从事一些与文字有关的工作,英语不好,考研估计走不通,所以做不了学术类。其他职业里,选了一个服务属性最弱的,就是媒体了。

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转型的话,就真的天高海阔了。因为对于我来说,只要别太“作”,生存压力其实没有太大。可能会尝试视频公司,或者文化公司的工作,因为有一点基础,也比较有兴趣,能抱到大腿的话,自己尝试在文化体验工作室这一类的进行创业也行。

欧菲,媒体人,曾任职于《民主与法制时报》

这辈子,就算改行,也无法离开文字工作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中毕业进入武警部队。因为那个年代当兵的很少有高中文化,因此下连队后就当文书了;我本为理科男,但从此与文字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部队文书,除了做好文件精神的上传下达等工作外,同时也是通讯员。部队的学习、训练、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信息,除了能够在内刊发表外,有些还需要向部队报刊,甚至地方党报投稿,一经采用,文书是可以受奖立功的。在如此动力之下,我选择自修新闻专业课程。

退役后,毅然放弃了地方政府的安置,进入新闻媒体继续码文子,这一干就是二十年。经历了从手写稿到电脑办公,从胶片单反到数码相机的变革。

这辈子,就算改行,也无法离开文字工作了,能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好,平平淡淡才是真。

没日没夜,媒体人太辛苦,孩子高考选修专业时,我没让他“子承父业”,而是让他选择自己感兴趣、觉得会让自己快乐的专业。

范松(化名) 某知名媒体 总编助理

转行机会很小,会坚持继续干下去

当初选择媒体行业,首先是因为自己就是学的新闻专业,其次感觉记者就是现代都市里的游侠,在获得超过一般人的见识和阅历的同时,可以兼顾天下,扶危济困,匡扶正义,虽然现实很骨感,也很残酷,作为媒体人收入不多,能够帮助的也有限,甚至很多时候因为环境限制还有心无力,但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至于转行,目前已经在这个行业呆了20年,估计以后转行机会很小,会坚持继续干下去。

文玉伯 资深媒体人

不做媒体了,我会去做投资

二十年前想做媒体,是考虑可以通过媒体改变一些东西,可以把社会的一些现象报道出来。可以做一些事情。现在某些环境和以前发生了很多变化,空间和以前相比更小了。传统媒体实现不了初衷,而且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景气,内外压力越来越大。

我大学是学房地产相关专业的。如果考虑转型,因为做媒体期间,一直是做财经金融方面的报道,不做媒体了,我会去做投资,或者去金融、房地产类的企业都可以。

转型做律师,等把孩子出国读书的钱挣得差不多了,可能还会回来

从本科到博士,我都是法学专业。过去因为对媒体行业感兴趣,尚有执念,带着理想做了编辑。恰如人生理想,看起来简单,但要坚持做一辈子并非易事。过去是信徒,现在是弃徒,我想等我熬到副总、总编辑月亮都下山了。而做律师,年薪可以达到100万以上,所以我决定转型做律师,等把孩子出国读书的钱挣得差不多了,可能还会回来。

姚志东 香港商报记者

如果岁月可回头,我会去一家企业做产品销售和营销的岗位

之所以选择做记者,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有一种情怀和理想。喜欢记者这个行业的价值,所谓的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针砭时弊,推动社会进步,法治进步。现在看来,这是一种略显虚无的情怀和担当。但这些精神也是我们那一代人,成长进步的动力。

如果岁月可回头,在毕业时重新选择,我会去一家企业做产品销售和营销的岗位。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岗位不太好做,但我觉得很重要,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产品销售和营销都是第一位的。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一系列发展了。我觉得这个岗位,于我是非常好的挑战,也能给我带来进步。

骊山徒(化名) 山东某报业传媒集团记者

不在官媒,我会选择成为自媒体人,不在媒体行业,我可能会考虑律师或教师。

自小就喜欢读史,小学时代便通读了《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中华史、世界史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其情其景令我沉迷其中。日渐长大后,《史记》、《资治通鉴》......一部部史家名著,更是令我难以自拔。当初选择做媒体,首先就是因为觉得新闻就是在记录“当前的历史”,能够通过对今人所感所想、所举所动的记录,为后人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另外,还是因为自小就有一颗探求真相、寻求公理与正义之心。

如若今后有一天不在官媒任职,我会选择成为一名自媒体人。首先是因为多年来在官媒从业的经历,让我具备了用笔书写时代、记录时代,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职业敏感度与能力。其二,经过常年的积淀,自己在公共领域已具备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从事自媒体行业,能够延续我的这种责任感,避免人生的空虚与失落。第三,在自媒体领域工作,也方便我能够尽量避免体制的干扰,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发出在与官媒任职时不一样的声音。如果不在媒体行业,我可能会考虑律师或教师。也可以通过案例或者课堂,对民众进行民主法制方面的引导。

邓柏(化名) 某新闻网站记者

一直做记者,除了写点东西,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了

我做媒体的初衷,就是想用手中的笔,去真实记录这个时代的发展片段。

之前也考虑过转型,当时在一家报社做记者。这家报社是事业单位,但编制已经挤不进去了。 因为收入问题,想过要转型做码农。无奈文科,基础太差,自学学不进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如果现在要转型,我可能会选择去互联网公司,但也倾向于从事内容生产领域的工作。毕竟一直做记者,就这门手艺了,除了写点东西,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了。

作为媒体人的你,关于职业转型,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故事。

记者圈/罗日丁

网址:www.jizhequan.cn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