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有多难?

055驱逐舰舰长


想建航母一点都“不难”,你们看,连印度和韩国都决定自行建造航母,而且原本制定的工期才不过几年。


当然这是他们自己想当然的“容易”。印度造了十几年,第一艘国产航母还没完工。韩国想自行建造航母,但是临开工才发现一堆技术难关,而且美国还搞技术封锁。



印度和韩国的航母方案,都明显回避了核心设备的国产化问题,一律从外国引进。包括发动机、拦阻索、舰内空调和信号设备,甚至是多数雷达和武器。但是,进口设备的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像韩国的航母方案,不少设备都无从引进,没人肯卖。印度倒是凑齐了进口设备供应商,但是英国的一个关键设备突然说延期交货,导致整艘航母的工期被拖延了一两年。



也就是说,作为这种进口零件组装的“国产航母”,能否造好完全要看运气。所以,航母要么完全国产化,要么干脆直接进口整艘航母。搞出来的“组装航母”,不仅性价比差,而且对提高本国军舰制造能力的意义并不大。



陶式防务评论


造一艘航空母舰有多难?

我们来讲一个故事。

1993年,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对俄罗斯总理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俄罗斯总理问道:“为了将舰完工,究竟需要什么?”他回答道:“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但这个伟大的国家已不复存在了。”

首先,造航母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大专业院校学科的支持,现在造航母,肯定远远不止600个专业,而是几千个专业了!

有了技术人才,还需要数以万计的工厂为航空母舰生产零配件。航空母舰,是目前为止,人类制造的最大海上舰艇材料和技术指标很变态!就拿不太起眼的螺旋桨来说,全世界,都没有几家能生产。英国想造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就因为没有够大的龙门吊,跑来中国求助。说起伊丽莎白女王级,我感觉真实丢了大人了。别的航母,都是舰载机找船,她是不远万里跑美国接受舰载机测试,没办法,五代机英国造不出来啊!

有了技术人才梯队,有了技术指标达标的工厂,接下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筹规划。造航母不是一拍桌子就开始干的,立项之前,可行性调研可能就要几年时间,然后开始论证,再然后是预研,随后是难点攻关,当技术难题解决完了,就开始招标采购开始造了。

因为航空母舰不比其他产品,往往是科研费用非常高,但是生产量非常少,所以价格非常贵!

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几十年!费用可能以万亿来计算。

当年刘华清将军的航母梦,到辽宁舰服役,就隔了几十年!

山东舰14年开建,19年服役,用了5年时间。

这还是中国,一个14亿人口,各个学科门类完善,工业基础非常好,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

印度就不善于统筹规划,所以印度航母下水三次了,停工待料时间比正常建造时间还长。

就算造出来,使用费用更吓人!

舰载机,港口,船坞,护航舰艇,海军官兵,日常维护,都是天价。


老霍家那小勇


建造一艘航母有多难?这么说吧,造航母首先要有钱。航母是个吞金兽,建造时需要大把大把的钱,平常的维护、使用、升级也需要大把大把的钱,日后退役了,要拆毁它也需要大把大把的钱。



一艘航母要多少钱?以美国的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为例,光是建造费用,它就花了140亿美元。“福特”号满载排水量10万5000吨,最高可以搭载100架飞机。其中有50架左右是战斗机。如今美国的主力舰载战斗机是F/A18E/F“超级大黄蜂”,每架售价高达8000万美元,50架就是40亿美元啊!如果换成F35C,那更贵。F35C的售价是每架1.3亿美元,50架就是65亿美元。除了战斗机外,还有6架E2D“超级鹰眼”预警机,它每架的售价高达2亿美元,加起来就是12亿美元。还有6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这玩意也不便宜,每架要1.5亿美元左右。剩下的就是C2“灰狗”运输机2架,反潜直升机、搜救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它们加起来有20架左右。想要将它们买完,起码要8亿美元左右。你看看,光是航母加上舰载机,采购费用就超过200亿美元了。再算一下护航军舰。一般来说,一个航母战斗群最少由一艘航母,四艘护航的水面军舰,两艘攻击型潜艇组成。美国的“阿里.伯克2A”级导弹驱逐舰每艘高达15亿美元,“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的售价每艘高达10亿美元。这么一算,组建个航母战斗群就需要超过300亿美元了。而很多国家一年的军费还没达到这个数呢。即便是轻型航母,比如说像日本“出云”级那样的,它的建造费用也要十多亿美元,如果再给它配上舰载机和护航军舰,也要二三十亿美元。而这些军舰、军机在服役期间所产生的费用,通常是它售价的五六倍。这就好比咱们买车。可能你花十万元就可以买到一辆车了,但在它十年的使用期内,你要支出的各种费用全加起来可能得要五六十万元。也正是航母巨额的建造费,使用费,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




其次,造航母你需要有建造航母的各种设施。比方说大型的船坞你得有吧!航母轻则两三万吨,重则十万吨,你总得要有相应的船坞来容纳它吧!如今的航母都是采用模块化设计,分段组装,每个模块几十吨,上百吨甚至几百吨重,你必需得要有大型的起重机将它们吊起来安装到位吧?还有航母的大型舱段,每个舱段也有上百吨甚至上千吨啊,你总得有大型的运输车辆将它们运到一块进行组装吧?大型龙门吊和超大型构件运输车这两样东西还真不是谁都能建造的。




第三,你总得会画航母的设计图吧!航母的设计非常复杂,据说当年我们购买“瓦良格”号航母的时候,它的设计图纸加起来就有20多吨,我们花了200万美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在20年前,印度启动国产航母建造计划,刚起步就遇上大麻烦——自己不会画航母的设计图纸,最后是花了400万美元请法国和意大利帮忙画的。

第四,造航母需要大量的特种钢,不能用普通的钢材。一般民用船舶的钢材屈服强度有250兆帕也就够了,军用的是300-----430兆帕左右。但航母有些部位用的钢材屈服强度要达到500----800兆帕。这是什么意思?换成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单位就好理解了,也就是每厘米要能承受5000----8000公斤的冲击力。特别是飞行甲板的钢材,由于要承受舰载机起降过程中的高热和高摩擦力,更要精益求精。




航母用的钢材品种规格很多,不过往大了分,一般分为船体板、装甲板和结构板三大类。船体板的要求低一点,一般是400兆帕左右,也就是潜艇用的耐压板,厚度一般是22----28毫米。航母的水下部分为了抗御鱼雷或潜艇导弹的攻击,厚度就大得多了,一般是150----230毫米左右,有的还采用双层或者三层甲板设计。装甲板的屈服强度一般也是个数,但厚度就大得多了。装甲板一般用在航母的关键部位,如动力舱、指挥室。特别是动力系统,要是被破坏,那航母就成了海上的靶子了。装甲板的厚度一般都超过330毫米。最麻烦的是结构板。它的屈服强度要达到500----800兆帕。这可不是一般公司能生产的。结构板主要用于飞机跑道、隔仓及船体结构等。尤其是飞机跑道要求极高。首先,要求飞行甲板能承受20----30吨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的沉重冲击。其次还要承受喷气式飞机高达几千度的火舌烘烤。所以飞行甲板的屈服强度一定要达到800兆帕以上才行。还有,飞行甲板的厚度不能太厚,一般是40----50毫米,且要求不平度达5毫米/米以下,否则会影响飞机的升降质量。更重要的是飞行甲板的板面越大越好,要尽量减少焊缝。当然,能生产这种钢还不行,还得有能裁剪这种钢的工具。这种大型的轧钢机也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生产的。我国也是到2005年才掌握这技术,生产出第一台大型轧钢机。因为这些设备和特种钢材都是属于战略物资,在国际市场上一般也买不到。


第五,航母轻则两三万吨,重则十万吨,你必需得要给它一颗强劲的动力才能跑起来。比方说我们“辽宁”号上的蒸汽轮机,输出功率高达20万匹马力。这么强劲的发动机可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生产的。有人说,我生产不了,那我买别人的。可这东西就像前面说的特种钢材一样,属于战略物资,你想买未必能买得到。



最后,你即便把航母造出来了,你也必需得要有舰载机啊!航母没有舰载机那就是烧火棍,没有战斗力的。而放眼全球,能生产舰载机的国家目前也就只有中美俄法四国了——而且美国是唯一能生产舰载固定翼运输机和预警机的国家。


血染战旗红


造航母可以简单,也会很难,不仅仅是技术难、还有资金难,使用也不容易。

简单来看,航母就是一个大船,搭载了飞行甲板和一些武器的大型军用船只平台,但是细化到整艘船的各个职能部门、电气设备又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建造一艘航母,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才支撑整个建设过程,除去电工、焊工等人工成本,还需要大量的钢材、合金材料等,俄罗斯如今就陷入了这样的窘境,现在的俄罗斯并不缺乏设计航母的专家,但是由于早期苏联解体时,大量的船厂分在了其他国家,至今没有合适的船台来建造大型船只,加之经济持续低迷,军费开支同样紧张,导致俄罗斯迟迟无法开始建造新的航母,俄罗斯航母也经常被戏称为“PPT航母”。

组成一艘航母的众多“零件”也并不简单,比如适应现代化战机的拦阻索系统,船台的升降机,各种舰载电子设备的安装,印度航母数次下水就是如此,多次下水就是个“空壳”,大量关键的电子设备并没有一步安装单位。

舰船的动力系统也是一个关键,航母毕竟是舰队走向远洋的一个核心,体型大、重量大,必须要有合适的推进系统,跟得上舰队其他舰船,才能更好发挥整个舰队的战斗力,2000年11月,法国航母“戴高乐”号在北大西洋进行首次远洋试验时,一部螺旋桨的桨叶突然断裂,沉入大西洋洋底。螺旋桨事故让法国政府难堪不已。

如果仅仅是造好了航母,没有舰载机肯定也是不行的,目前全球仅存能作战的舰载机只有中国海军的歼15、法国海军的阵风M,美国海军的大黄蜂、F-35等,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泰国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世界最轻航母,目前就面临着无舰载机可用的尴尬局面。


浪尖的飞鱼


1航空母舰的甲板是一个比普通飞机场复杂的多的海上机场。甲板上布满了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辅助设备。绊机索看起来是简单的设备,但是设计能满足短时间内让大量飞机迅速降落而不出事故和意外就相当困难了。还要考虑到在遭到导弹打击后仍然能保证飞机降落就更加困难了。所有这些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辅助设备还都必须能在战争条件下迅速修复。这就要求这些辅助装置拆卸简单,修复容易,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甲板上最复杂的是飞机弹设装置,蒸气弹设器。

2航空母舰还必须是一个门类齐全的修理工厂。这个修理工厂要能修理航空母舰上的设备和舰载机。

3航空母舰还必须是一个门类齐全后勤仓库。这个后勤仓库存储舰用武器和舰载机的攻击武器。航空

4母舰还必须是一个可靠的物流系统。它要保证舰载机,武器,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5航空母舰是一座城市,它为航空母舰上所有的人员提供了生活,训练,通讯,作战的平台。

航空母舰的空间有限,我们无法把机场上通用的设备都搬上航空母舰。许多设备不得不重新设计建造

总而言之航母的制造难点就是如何保证航母的战时组织度 出勤率

再小的问题放到巨大的载体上也会出现致命的后果。

二战日本某航母使用婆罗洲的高质原油(此原油有相当高的挥发性)作燃料 ,结果美军一发鱼雷击中了燃料输送管线, 加之各舱室通风能力差 ,使挥发的原油累积到燃烧的临界点发生爆燃。最后导致沉没。

二战大量使用大吨位的舰船改造航母 ,但这种改造出来的航母大多使用开放式舰艏。遭遇飓风后起降甲板被严重破坏不得不回港修复。

相对现代航母鄙陋的多的二战航母都因为各种各样看似简单的小问题而影响作战甚至沉没。

那么面对无论吨位还是起降速度都大的多的现代飞机 这种小问题酿成大后果的几率发生的可能性更多。

如果需要具体到点上的话 我可以给你罗列一下几种难点

1.特种钢材,特种钢材需要承受住9级以上的大风,还有1500度以上的高温,飞机在甲板上起飞降落发动机喷出的热量是很高的,一般的刚才遇到这种温度就变形了,更别说起降飞机,这种刚才的柔韧性必须很强,才能顶住飞机降落时巨大的冲击力。

2. 就是发动机与涡轮的传动杆问题,像美国的航母里面的传动杆大概有30--50米这么长.直径大概在70公分左右,传动杆在工作的过程中高速运转和低速大负荷会运转起热变形,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航母的动力。如何解决传动杆的散热还是个大问题。

3.弹射起飞装置,只有美国和曾经的苏联有能力制造。此装置能够大大提高作战飞机的起飞重量。并节省紧张的甲板空间。

难点在于长行程大直径高寿命结构简单的精密活塞和蒸汽动力的提供。

4.舰体结构设计,如何保证各舱室的合理布置。如何保证船体在复杂海况下的稳定航行。如何保证整舰的通风散热。

5.舰载预警机,如果依靠舰船上的雷达引导 ,受地球曲率和天线高度的影响有效距离会远低于预警机

看不见就打不着 没有舰载预警机 航母的作战能力将极其低下。充其量只能胜任舰队防空和反潜。


初初啊888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且攻防兼备的作战平台,航空母舰的研制与建造牵涉到大量的技术难题与设备。那么,一艘航母从无到有,究竟涉及哪些难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航母建造的技术难点。

设计技术

航母设计是否合理、完善对航母的作战使用和保障维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雷达隐身设计 航母体形庞大,气势逼人,然而,对反舰导弹和雷达探测系统来说,巨大的体积却意味着良好的靶子。因此,现代航母设计时越来越注重雷达隐身设计。

抗打击设计,一旦航母受到打击,如何提升生存力也是重要的设计课题。英国新型“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采用了独特的“双岛”式设计:两个位于右舷的独立舰岛各司其职,前者专门用于航行操控,后者则以控制舰载机行动为主。这种设计大大提升航母的抗打击能力,并减少了舰载机起降过程中的气流干扰,开辟了大型航母设计的新思路。  

载机起降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航母是一个大型海上浮动机场。因此,先进可靠的起飞和降落技术是航母性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航母战斗力的关键要素。

舰载机起飞技术从目前来看,只有美国真正掌握了可靠、有效的起飞弹射技术,其他几个航母拥有国要么采购美国的蒸汽弹射器,要么采用滑跃式飞行甲板,借助滑跃甲板使舰载机腾跃升空。如今美国还在全力研制电磁弹射器,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望于2015年在“福特”级航母上使用。

据悉,与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器不仅使重量和体积减少一半,而且其加速性可根据舰载机的重量随意变化,既可弹射更重、更快的舰载机,也可弹射小而轻的无人机。另外,还具有维修周期短,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舰载机降落技术

使用拦阻索帮助舰载机降落看似简单,却直接关系到舰载机的安全。统计表明,航母舰载机60%~70%的事故都是在降落时发生的。所以,各个航母拥有国都在舰载机降落技术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英国的未来新航母计划采用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方式,同时还要求舰载机利用矢量推力减缓飞机进场的速度,并保留机翼升力不变。  

舰载机技术

舰载机是航母的主要进攻和防御武器,其先进性将决定航母作战能力的高低。

美国为其未来“福特”级航母量身定制了第五代战机F-35C。为了进一步满足其两栖攻击的特殊性,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还研制、建造了F-35B垂直/短距起降型攻击战斗机。其他国家的航母舰载机将继续瞄准第四代或四代半来设计。印度在设计、发展未来航母舰载机时就牢牢把握三艘航母通用的原则,坚持发展适合滑跃式甲板的米格-29K舰载机。

舰载无人机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效费比高、用途广泛且可避免人员伤亡等优点,正逐渐成为未来航母的主力机种。2011年2月,美国X-47B舰载无人机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这标志着实战型无人机正式上舰已为期不远。该无人机的入役决非单纯地填补美国航母舰载机机种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将有可能彻底改变未来海、空战的作战模式。

动力技术

动力系统是航母的“心脏”。二战后,美国航母的动力系统更替明显加快。从“福莱斯特”级航母上的蒸汽轮机,到“企业”号航母上的A2W型压水堆,再到“尼米兹”级航母上的A4W/AIG型压水堆,美国现役航母已全部实现了核动力化,其续航能力和性能已相当出色。不过,美国海军并不满足,又为新一代“福特”级航母设计建造了更新型的A5W压水堆。其产生的电力是现役航母的3倍,在航母50年的全寿命期内,A5W压水堆不必更换堆芯。

法国虽然发展了欧洲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但自1999年“戴高乐”号试航以来,舰上的核动力装置便故障频频,舰上核辐射超标,而且航母的航速也只能达到27节,滞后于护卫舰只。

航母作为一种作战舰艇,其船体必须能承受住9级以上风浪。因此,航母对钢材的要求远比一般民船要高,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高强度。随着航母吨位增加,长度加长,船体在海洋中承受的波浪载荷也越来越大。建造航母所用钢材强度必须足够高。

第二,高韧性。航母不仅要承载波浪载荷,还要承受飞机起降冲击和武器发射的反冲作用。因此,高韧性钢材对于航母安全十分重要。

第三,耐腐蚀。航母常年在海上服役,船体会受到海水腐蚀,为了使航母能够获得较长的服役期限,船体必须采用耐腐蚀钢材建造。

高标准焊接能力

航母的主体结构是庞大的焊接构件,因此,焊接技术高低,直接关系到航母的建造周期、建造质量和建造成本。数据表明:航母的焊接工时要远超民船的焊接工时,最高甚至达到总工时的50%。在航母的焊接结构中,焊接接头往往是最薄弱的部位,焊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船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精密建造能力

航母制造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能够制造大型船舶,但这并不等于它们拥有了建造航母的能力。在航母的制造过程中,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和大型设施。

也就说,很难。许多国家望尔兴叹。


用户923198483871760


看是谁


易157965802


没有电焊工技师就很难,没有钢材和设施基本都不能建造航母。。


陈兴志945


说句实话!不要听信什么大数据分析,观点,评论!对于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来说!一句话:所有困难在我们伟大的祖国面前都是弱小的!无关其它!这是信仰!是相信!是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