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產品切入,「腦陸科技」的目標是做腦機交互技術開放平臺

大腦作為人類終極探秘的領域之一,一直被全世界的科學家關注。腦科學作為長盛不衰的研究學科,也吸引著商業和資本的長期投入,希望通過挖掘、開發、甚至增強大腦的功能來創造商機。

2014年以後,百度、科大訊飛等公司陸續推出各自的人工智能腦計劃;谷歌、Facebook、馬斯克也相繼佈局。單純從腦機接口設備的市場規模來看,聯合市場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0年,腦機接口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4.6億美元;如果從腦機接口可影響到的應用領域來看,不論是醫療、教育還是消費,都將帶來遠超於十幾億美金的鉅額市場空間。

目前主流的腦機接口技術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其中,侵入式主要應用在醫療場景,幫助癲癇、老年痴呆等腦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而非侵入式則以其安全、保守的特點成為消費級場景的優選。

本篇要介紹的這家創企是腦陸科技,公司成立於2018年6月,同年底推出第一代用於助眠的產品——柔軟腦機頭戴和APP,以此進入大健康市場。在這之後,腦陸科技的業務開始逐漸向其他行業擴展。

2019年6月起,公司面向B端市場的腦機系統全面落地,行業覆蓋醫療健康、安防、娛樂、社會生產。

能夠實現在不同領域的落地,這和腦陸科技的產品設計思路直接相關。

不同於其他消費級產品大多以具備某種功能的產品切入細分賽道,腦陸科技側重於從產業鏈上游為下游B端市場提供軟硬件一體的解決方案,公司之前發佈的助眠產品只佔業務量的很小一部分,不過公司會繼續開發這塊產品,今年將推出第二代。

從產品架構來看下公司的商業模式。這套軟硬件一體的系統由腦機硬件平臺、數據庫平臺、腦數據計算平臺三部分構成。通過部署電極採集腦電信號之後,數據庫平臺會對多源多型號的脫敏腦電數據進行結構化/非結構化存儲、清洗、管理,之後在算法平臺上實現基於高精度信號數據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分析識別,向前端不同場景的用戶返回高準確率的腦信號識別結果;所有數據在源頭就進行了去隱私、脫敏、加密處理,在此過程中也保持全部脫敏和安全性。

創始人王曉岸表示,即使切入了不同的行業,但實現的功能非常聚焦,因此準確度和產品化水平較高,以精神健康篩查、監測人的情緒和狀態、利用腦控實現對外部機器的控制、睡眠與夢、意念識別為主,技術方向很明確。例如,公司與某大廠合作的VR眼鏡,就是通過嵌入式腦機芯片讀取腦信號,實現雙向交互,在輸出方面,通過算法判斷玩家的情緒狀態進行遊戲優化;輸入方面,玩家可以用“意念”控制遊戲人物移動,來實現情緒檢測和腦控,從而實現“人機交互”。

產品通過收取硬件+算法調用費用盈利,根據客戶需要部署的傳感器數量不同,收取的費用在幾十到數十萬元不等。這套系統從2019年年底正式開始市場推廣,預計今年的出貨量在幾十萬臺,營收在千萬級,目前已經拓展了互聯網公司、體檢中心、保險公司、藥企、高校、智能硬件等領域。

利用腦機接口實現人機交互一般有三大步驟:信息讀取、信息傳輸與處理、信息反饋。大多數公司都能通過部署電極的方式採集到足夠的信息,聯合創始人盧樹強博士認為,目前行業中難度較大的環節已經進入到信息傳輸與處理,這需要團隊具備信號分析算法和分類算法實現,特別是工程開發能力,通過特殊的信號除燥、信號修復、信號縮放等方式提取出任務相關腦電有效信息特徵,並構造適用於不同特徵信號的模式識別模型來達到較好的識別效果。目前腦陸科技的準確率已達到85%-90%。腦數據計算平臺接口調用180萬次。

另外一個限制國內腦機接口行業發展的是產業鏈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硬件方面,美國德州儀器TI佔領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軟件平臺方面,美國OpenBCI佔領了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國內目前在腦電研發方面實力較弱,依賴進口嚴重,而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又在影響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創始人王曉岸表示,這也是腦陸科技為什麼要從產業鏈上游硬件和腦數據計算平臺綜合解決方案切入的主要原因,腦陸科技參考了一些頭部人工智能公司的發展路徑——通過自主研發,為下游企業提供硬件和算法支持,成為一個開放平臺,同時快讀迭代佈局自己的消費級產品。

腦陸科技核心團隊來自人工智能算法、認知科學、硬件、市場銷售管理、產品設計、供應鏈等領域,團隊配置全面。目前已取得了數十項核心自主專利。公司在2018年9月獲得百萬級天使輪融資,2019年10月獲得千萬級Pre-A輪融資。

公司正在和高校研發意念打字技術,和Facebook Building 8部門採用視覺誘導的技術不同,腦陸科技在結合了肌電信號和視覺誘導基礎上,增加了聽覺、話語及關聯想象的方式,讓用戶充分沉浸在場景裡,實現意念打字,目前在測試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