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饭局:我想要吃的你都有!


宋朝饭局:我想要吃的你都有!

说到唐朝,立马想到的就是恢宏的气象,强盛的国力,灿若烈阳,令人热血澎湃。

而宋朝,就似乎没那么大气。在历史书描述中,北宋是个小可怜,憋屈的夹在几个国家之间,靠送礼来维持和平。南宋呢,不思进取,不谋收复中原,拿宋徽宗来说,自个儿玩的飞起,哪管什么国事。

但对于吃货+商人来说,如果一定要在古代选一个时代,宋朝是个时势造财富的好时代,它贡献了全球百分之25以上的GDP,我们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宋朝,也是个隐形土豪呀。

此前最火的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是改编成宋朝,剧中也出现了不少宋朝的吃食。


宋朝饭局:我想要吃的你都有!

明兰—赵丽颖出演

穿越到宋朝,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饱啦。

宋朝主食原料是麦子、小米、稻谷,以面食为主。有 灌汤包、蒸饼、馒头、包子、馄饨、饺子、黏糕、汤饼等等,花样百出。

这个馄饨不是现代的馄饨,馒头也不是现代的馒头,事实上,那时的蒸饼才是我们现在的馒头。汤饼也不是蘸羊肉汤的馕饼,是把和好的面擀成薄片,用刀切成比面条宽的长条,用水煮了吃。宋朝的

人商业意识强,巷陌路口,桥门市井,占据有利位置,各种叫卖。主食有大小米,水饭。水果也不少,什么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小瑶李子……作为商业中心,囊括了各地的著名水果品牌。

还有各种小吃,《东京梦华录》里随随便便就是一串:黄冷团子、鸡头穰、冰雪、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栗儿、羊肉小馒头……适合深夜放毒。

这些小吃,大都易操作,且好吃好看。比如水晶皂儿,就是将皂角米煮熟,泡在糖水中浸透,软糯甜美,红如玛瑙,透明如水晶,在当时也是时兴吃的玩意儿。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土包子朋友应伯爵就曾经把蜜饯衣梅当成了水晶皂儿。

夏天有用银器装的雪糕、瓜果,冷饮,比如冰镇酸梅汤、雪泡豆儿水等~在风景好的地儿,坦开胸怀,放肆的吃吃吃,喝着流水里的酒,吃着冰镇的水果,闻着花香,凉风那么一吹,多有情调的日子呀。

夏天这么爽,冬天也不差。宋朝没辣椒,并不妨碍宋朝人追求辣的口味,姜丝等提鲜去味的配料使劲儿放……还有吃货林洪发明的拨霞供,俗称1.0版本火锅。磨刀霍霍向猪羊,提筷如风向火锅,林洪也是实力诠释何为吃货界一大宗师。


宋朝饭局:我想要吃的你都有!

宋朝火锅

吃食这么多,要归功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要归功于众多吃货!宋朝吃货众多,著名的如东坡,把猪肉都搞成了名菜。不光如此,他还推动了三餐制。

比如林洪,不思做官,是痴迷美食的超级美食家。 能从吃货上升到美食家,是因为他从口舌之欲上升到专业著述,专门写了本《山家清供》,收录了各种野菜、菌类、水果、动物的 用料与烹制方法,可说是标准的宋朝食谱。

还有陆游,诗句里咏叹美食的,就足足有上百首。简单的葱油面被他描述的馋死人。他做的一手好菜,直接抛弃了那句君子远庖厨,是个善于动手善于创新的大吃货。


宋朝饭局:我想要吃的你都有!


宋朝饭局:我想要吃的你都有!

宋朝人民爱吃,好厨师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好的厨师,和好的职业球员一样,是有黄金时代和高薪酬的。暗自忖度,那时候如果有新东方烹饪学校,估计赚翻了,毕竟抵不过人民个个是吃货呀。

宋朝流行吃灌汤。据记载,蔡京请下属吃个灌汤包,花了一千三百多贯钱……一贯钱折算为人民币,是三百元。这可是天价灌汤包啦。不禁感叹,是这灌汤包太贵,还是古代奸相太奢侈……

有太守听说有个好厨师,姿容娇好,做菜特别好吃。哎呀,太守立马去请,还答应了厨娘的要求,着人大轿去抬。做了饭菜,确实名不虚传,好吃!事后一问价钱,我的妈呀,太贵了!只好把厨娘退了。作为地方长官的太守,都付不起厨娘的工资,确实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由此可知,有一技之长真的是饿不死,还会过的好,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穿越到宋代的文章里主角都做的一手好菜,原来,这是必备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