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創:點“菌”成金



●本報記者 駱志雄

初春的三明大地,湧動著科技創業潮。3月16日,記者在三元區莘口鎮偏遠的高山村,採訪了3位創業青年。在他們菌業種植基地裡,金耳一朵朵盛開。

“今天,我們種植的金耳,通過了農業部門的檢測。農業部門專家說,我們的產品可以申請綠色食品。”公司董事長翁海濱說。

說起金耳栽培,還得從2018年第十四屆林博會說起。當時,在全國綠色生態林產品展銷區,一款來自雲南的金耳,吸引了翁海濱等3位青年的注意。

參展商對翁海濱說,金耳主要產自雲南,因金耳富含膠質,在雲南很受消費者青睞。三明綠水青山,生態環境優良,完全符合金耳生長所需的自然條件。

3位青年當即引進了這個新品種。他們成立了三明明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始創業。外出學習、引進專家、建立基地、建組培室,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馴化、培育種植,2019年底,他們栽培試種獲得成功。

走進種植大棚,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一排排整齊排列的菌袋上長滿了一朵朵金黃色的金耳,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

市農業農村局食用菌站負責人饒永斌和三元區農業農村局的專家,正在現場指導。

饒永斌手裡拿著菌袋,他一邊對菌菇仔細觀察,一邊告訴記者,這批金耳色澤金黃,大小適中,質量不錯,可以說是種植成功了。“他們這個團隊,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掌握了不錯的栽培技術,真是不容易。今後,對當地的小氣候、小環境要再摸索和熟悉,金耳的產量質量還可能再提高。”

基地的技術員叫劉嶽倫,小夥子來自山東,多年在雲南、甘肅等地從事金耳培育,具有豐富的經驗。採訪時,他正在指導工人:“要定時通風,通風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讓它有一個合理生長的空氣環境、溫度環境和溼度環境。”

劉嶽倫兩年前經朋友介紹來到三明,被翁海濱他們的創業激情所感動,加入了明君公司,開始尋找基地做菌種培育。

劉嶽倫說:“三明有很好的植被,空氣含氧量非常高,空氣的溼度也非常好,非常適合做這個品種。在別地方做,一年頂多做一茬或兩茬,我們在這裡可以做到一年三茬。”

採訪中,劉嶽倫每每提到三明,總是在前面加上“我們”二字。他說,他喜歡三明。他的愛人也會從山東來到基地一起工作。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金耳經過團隊一年多的種植實驗,如今在三明已經具備推廣的條件。

公司監事長莊繼勇說,金耳通體金黃,形如腦狀或不規則的裂瓣狀,因而又稱腦耳。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前景廣闊。“我這個大棚差不多140平方米,可以放4000~5000袋菌袋。按目前這個產量來講,至少可以產1500公斤左右,按目前的市場行情,一個大棚的產值約6萬多元。”

幾位年輕人信心滿滿。“我們準備擴大規模。現在只有6個棚,接下來,將擴大到10到20個大棚。三明市民對金耳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希望能夠帶動周邊的農戶,讓他們一起來種植金耳,共同致富,將金耳做成有知名度的種植產業。”翁海濱有些靦腆,但說起創業的夢想,充滿了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