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津之戰張遼用了什麼計謀?

用戶53244969827


逍遙津之戰張遼主要採取出其不意,趁敵未穩,以八百士卒主動突襲孫權大營的戰法,一舉擊敗了孫權十萬大軍,孫權在此戰中差點被擒。這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也成為了張遼一生中的巔峰之戰。而這次合肥之戰也成為孫權心中永遠的痛,多年以後對張遼依然非常忌憚。



孫權與曹操的合肥之爭

赤壁之戰後,曹操和孫權的統治地盤,並非是完全的劃江而治。孫權在江北也有不少的地盤,比如濡須口就是孫權的軍事重地,而合肥在曹操手中。在合肥與濡須口之間只隔了個巢湖,兩地相距之近令孫權時刻感受到曹操的威脅。而孫權如果想往北發展,就必須突破曹操在合肥對東吳的鉗制。

孫權第一次攻打合肥,是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趁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敗退,派出周瑜攻打江陵,他自己親率大軍攻打合肥。當時守衛合肥的是揚州太守劉馥,經過數月的攻擊,眼看合肥即將攻陷,劉馥製造了曹操大軍來援的假消息,孫權上當後撤軍,導致第一次攻打合肥前功盡棄。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再次有了攻打合肥的想法,因為,不攻下合肥,東吳就無法北上。當孫權得知曹操親征張魯,合肥防備空虛時,就想趁曹操西征時,一舉拿下合肥。再加上,當時劉備已與孫權言和,孫權不用擔心劉備了,所以是東吳拿下合肥的好時機。當年八月,孫權親率十萬大軍開始了第二次攻打合肥。



曹操留在合肥的守將是張遼、李典、樂進等人,手下有士兵七千餘人。而曹操大軍遠在千里之外的蜀地,根本無法回援,中原也是防備空虛。由此看來,張遼等人只能是以現有的七千人,來對戰孫權的十萬大軍,雙方的兵力對比約為1:14。很快孫權的大軍就來到了合肥城下。

“神秘”的曹操手諭

面對孫權大軍,張遼、李典等人想起曹操在征討張魯前,曾給護軍薛悌留下的一道手諭,那是曹操預料到孫權有可能會攻打合肥而專門留下的。手諭非常神秘,密封的嚴實,在外邊寫有“賊至乃發”,意思只有敵人來了才能打開看。張遼、李典等人拆開手諭後見上邊寫到:“若孫權至,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曹操的手諭讓大家非常迷惑,現在雙方力量的懸殊,固守合肥能不能守住尚且不知,本來還將曹操的手諭當做救命稻草,可手諭不提雙方力量的懸殊,反而讓張遼、李典主動迎戰。

這時張遼發表了自己對手諭的見解:

“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

張遼認為曹操遠征在外,如果合肥閉門不戰,等待援軍,則援軍還未到,敵人就攻破城池了,而手諭讓我和李典迎戰,是讓我們在敵人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出擊,一舉挫敗他們的銳氣,從而安定軍心,才能守住合肥。

張遼說完後,見李典、樂進等人沒有表態。張遼平時人緣不行,和李典、樂進關係都不太好,以為他們不贊成自己意見,就吼道:“成敗之機,在此一站,諸君何疑?”見兩人仍不說話,張遼氣憤說若他們不同意,他將一人出去迎戰。其實李典、樂進二人只是在思考出戰的可行性。隨即,李典表示願意隨張遼出城迎敵。雖然兩人平素不合,但關鍵時候早已放下了個人恩怨。



當天夜裡,張遼挑選了八百名精幹的士兵,並宰牛犒勞他們,進行戰前動員。第二天,天還沒亮,張遼、李典率八百士兵突然衝出城去。張遼身穿鎧甲、手持戰戟,身先士卒率先衝進孫權大營。東吳的士兵根本沒想到城內曹軍敢衝到城外,還沒來得及集結,就被張遼等人衝散。張遼連斬東吳兩員大將,曹軍士兵見狀也士氣高漲,張遼邊戰邊高喊“我是張遼”,帶人向孫權所在的中軍衝去。孫權見到張遼殺了過來,驚慌之下趕緊退到後邊的一座小山上。

鎮定下來的孫權發現,曹軍人數不多,就指揮吳軍將張遼包圍,張遼見有被包圍活捉的危險,就帶領士兵左右衝殺,衝了出去。等張遼發現身邊只跟出來幾十人,其他士兵還在包圍圈裡喊:“將軍棄我乎。”張遼立即轉身又衝入吳軍陣中,再度和士兵一起衝出了包圍。張遼此一戰,令東吳的士氣大受打擊。而合肥城內人心得以安定。

隨後,孫權指揮東吳士兵將合肥包圍,攻打了十多天,一直沒有攻下了。恰在這時,東吳軍營內發生了瘟疫,無奈之下,孫權只得決定暫時撤軍。

激戰逍遙津

孫權在決定撤軍後,又犯下了一個錯誤,差一點連自己都被曹軍活捉。在吳軍撤退的時候,孫權讓部隊先撤,而他和呂蒙、淩統、甘寧等人在逍遙津北岸召開會議,身邊只留下一千餘人的士兵護衛。軍隊主力撤走,而孫權作為主帥,卻沒有考慮善後的問題。



而這一消息卻被張遼探知,張遼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他立即率領騎兵直奔逍遙津,準備活捉孫權。等孫權發現張遼率軍追來,趕緊命人前去通知前方撤退的大軍。可是,因相距已遠,哪裡還追得上。危急時刻,甘寧、呂蒙等人奮力拼殺,以保護孫權的安全。在激戰中,東吳的將軍陳武戰死,而淩統帶著士兵護著孫權,跌跌撞撞的衝出了曹軍的包圍。隨後,淩統又返回和甘寧等人一起阻擋曹軍的追擊,淩統在戰鬥中身上多處受傷。

逃出包圍的孫權,騎著馬跑到逍遙津的橋上時,見橋已被曹軍毀壞,中間有一丈多寬的缺口,孫權見無法過橋,又擔心後邊曹軍追來,不知如何是好。孫權身邊的隨從見狀,緊急時刻只能賭一下,讓孫權抓住馬鞍,他在後邊猛擊打馬屁股,馬受了驚嚇,一下跳過了缺口。這時候,已撤退的東吳大將賀齊率領三千吳軍,轉了回來,在逍遙津南岸接到孫權。自此,孫權才算脫險。賀齊見到孫權,哭著說:“至尊人主,常當持重,今日之事,幾至祝敗。群下震怖,若無天地,願以此為終身之誡!”賀齊這也是間接的對孫權提出了批評。



合肥和逍遙津之戰,張遼冷靜果斷,兩次突襲孫權,都獲得了成功,幾乎生擒了孫權,創下了這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直接導致了孫權的第二次合肥戰役的失敗。曹操和曹丕父子對這一次的合肥戰役,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曹丕在後來追念張遼、李典戰功的詔書中曾寫到:“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

在多年以後,張遼抱病隨曹丕南征時,孫權依然對張遼很是忌憚,告訴手下將領“張遼雖病,不可當之,慎之”,可見,張遼在逍遙津給孫權留下了多麼大的陰影。


劍南閒書


非常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國時期是名將聚集的時代,有非常多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然而他們的實際兵力對比一下的話,大部分有所誇張。

逍遙津之戰,張遼用7000守軍護住合肥,800精騎大破孫權十萬大軍。首先張遼的800精騎,先放在一邊。孫權的十萬大軍,確實有誇張的嫌疑。赤壁之戰這種關於孫權生死存亡的戰爭也才派出了3萬多人,夷陵之戰孫權也大概派出了5-7萬人的樣子。所以孫十萬確實存在誇張說法。

但是,張遼這一戰確實是三國屈指可數的以少勝多的勝利。

逍遙津之戰是合肥之戰的最後一戰,孫權統帥甘寧、呂蒙、潘璋、徐盛、陳武、宋謙、淩統、蔣欽等赫赫有名的東吳名將進攻合肥。而曹魏方面是由張遼、樂進、李典三位將領率7000兵力守衛合肥。

7000對10W,李典和樂進心裡面慌慌的,而張遼認為只要謀劃得當,也可以取得勝利。那麼為什麼張遼認為可以取得勝利呢?我們分析下。

1:東吳以水軍見長,對於攻城戰,步兵作戰並不是多麼感冒。

2:合肥是東吳和曹魏的軍事爭奪區,很重要的軍事地點,留守合肥的兵馬必然是非常勇猛的,也就是說這7000守軍都是曹魏精銳。

3:張遼所統帥的800精騎,很大概率是幷州飛騎。對步兵甚至於還未集合完全的步兵很有衝擊力。

4:孫權方所沿用世襲領兵制,簡單說就是私兵制。很混亂,統一實行的號令很難發佈。

5:孫十萬輕敵。兵法雲十則圍之,你只有7000,我人多,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合肥淹沒。

鑑於以上觀點,張遼認為合肥可以戰,甚至這一戰會是我張遼的成名之戰。

一:夜襲孫權鼓舞士氣。

正當樂進李典愁眉不展的時候,曹操來信了。信上說: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城。大體意思就是要趁孫權反應不過來的時候,夜襲孫權軍,鼓舞士氣。

於是三人商量一下,於月亮在中天的時候,率領突擊隊800人,突然出現在孫權軍隊前。張遼之所以能夠突然襲擊孫權是因為孫權的私兵制沒有統一的號令,說白了就是各自為戰。而張遼也很聰明直接殺向孫權的中軍,把孫權圍起來了。孫權被圍,號令發不出去,吳軍混亂。

孫權懵逼了。我號稱十萬大軍,你7000人敢夜襲?

張遼看到目的已經達到,孫權部隊士氣已經被打擊,趁著孫權懵逼,東吳還沒有集合起來,抓緊突圍。於是突圍成功。第一個階段,張遼佔盡先機,夜襲打擊了孫權的士氣,鼓舞了己方的士氣。為接下來的防禦戰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二:攻城與防禦。

孫權開始進攻合肥,張遼率領士兵嚴防死守。更可怕的合肥在劉馥的建設下,非常堅固。而魏軍有了之前的勝利士氣大受鼓舞,無不奮戰拒敵。

三:反擊。

孫權進攻合肥十幾天都沒有結果,再加上軍隊中隱約有瘟疫的爆發,孫權不得不撤兵。

此時敏銳的張遼發現了戰機,吳軍主力過河了,而孫權居然自己殿後。這隻能說明一點:孫權想不到合肥在自己連續十幾天的攻打下還有能力反擊。

北岸只有孫權率領的一千餘人,分別由呂蒙、淩統、蔣欽統領。張遼率800幷州飛騎突然出現在孫權面前,孫權又懵逼了。孫權一面派人讓主力部隊回援,一面組織兵力防止張遼突進。

由於張遼統帥騎兵,孫權為步兵,張遼對孫權形成了局部的兵力優勢和衝鋒優勢。孫權方各種保護孫權,淩統的三百親衛全部戰死,甘寧拼命的放箭,孫權的禁衛軍司令官陳武戰死。

孫權邊打邊退,來到了逍遙津渡口,但是橋被破壞了。這時候孫權不知所措,身邊的侍衛官谷利讓孫權的馬後退,同時讓孫權夾緊馬腿,谷利使勁的抽打馬屁股,孫權得以躍過逍遙津。

逍遙津之戰至此落幕,張遼帶給孫權的陰影太多了。至此孫權不敢在張遼還在的時候進攻曹魏,開始圖謀劉備的荊州。

處在當代中國的和平時代,研究這些古代的經典戰役可以為我們點撥一些生活的道理,歡迎大家評論點贊,有其他說的不好的還希望指出來。





讀史以明身


逍遙津之戰是指公元215年,曹魏名將張遼以八百將士硬擊東吳的十萬大軍,先後兩次打破東吳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五子良將之首,三國時期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赫赫。與關羽同解白馬之圍,勸降昌豨,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烏桓單于蹋頓,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

逍遙津之戰,張遼運用了分兵毀橋之計謀,讓孫權險些被抓。張遼留出二丈寬的空缺,斷絕了孫權的歸路。

曹操讓張遼、李典、樂進鎮守合肥。曹操在出徵前,派護軍薛悌送一錦囊到合肥。“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兩位將軍出城迎戰,樂將軍守城;護軍薛悌不要出戰。”因雙方兵力懸殊,諸將都感到疑惑,本來張遼、李典二人不睦。曹操為了防止戰中二人間隙,至於不利之境,於是命樂進守城接應。

孫權率領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要搶奪軍事要地合肥。當時合肥守城將士僅有七千多人,張遼組織了八百敢死隊員,突襲東吳大營,東吳猛將陳武被殺,孫權丟掉主帥麾旗,望風而逃,聞風喪膽,險些被抓。八百敢死隊員只剩下幾十人,被東吳大軍所困。張遼又迅速返回救出,被困的幾十個敢死隊員,張遼率領追兵再次擊破孫權、甘寧,淩統等人,孫權縱馬上橋,橋面已折丈餘,並無一片板。孫權驚得手足無措。牙將谷利大呼曰:“主公可約馬退後,再放馬向前,跳過橋去。”孫權收回馬來有三丈餘遠,然後縱轡加鞭,那馬一跳飛過橋南。後人有詩曰:

“的盧”當日跳檀溪,觀吳侯敗合肥。

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

從此張遼一戰揚名天下,威震逍遙津。曹操誇讚:“文遠真乃大將之才也!”逍遙津之戰孫權十萬精兵,讓張遼八百敢死軍嚇破了膽。從此江東聞張遼之名,江東小兒夜不敢啼……


閒人談古論今


三國中不少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雖然實際對比大多有所誇張,但張遼八百精騎大破孫權的卻是實打實的經典。此戰不像三大戰役那麼出名,但精彩程度和影響力絲毫不差。

公元214年夏,劉備大軍大破成都,佔據了巴蜀。曹操與孫權在長江濡須口,進行了一次交鋒,無果而終。曹操北遷長江江邊的民眾,築皖城合肥作為淮南地區遏制孫權的基地和進攻孫權的跳板。孫權因劉備以得巴蜀,向劉備討要巴蜀,劉備自然不會同意,雙方眼看就要兵戎相見。公元215年3月,曹操率大軍親征漢中張魯,劉備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不得將長沙江夏桂陽三郡歸還給孫權,換來兩家和平,史稱湘水劃界。

在這之後孫權為拿下曹操在淮南最後一個據點——合肥。但被張遼的計謀大的落荒而逃,甚至對日後三國的發展和走向起了一定的影響。那麼張遼到底用了什麼計謀?

一.背景分析

公元215年7月曹操入南鄭,張魯逃亡巴中,成為劉備和曹操爭取投降的焦點。與劉備取得和平後,孫權率大軍自陸口向東北方向挺進,此前孫權已經攻下皖城,俘虜了曹操的廬江太守朱光和參軍董和,還有孫權此戰的目標是曹操留在淮南的最後一個據點合肥。城裡只有張遼,李典,樂進率領7000餘守軍。曹操大軍遠在漢中,張遼自知不敵,還特意闢藏舟浦。8月孫權大軍抵達合肥城外躊躇滿志,志在必得,東吳大將大半都到了合肥前線,大約8-10萬人。張遼一方7000餘人,敢從之士800人。逍遙津之戰在這場敵我雙方相差懸殊的兵力下展開了。

二.奇襲孫權

由於張遼兵力與孫權相差兵力甚遠,張遼決定以攻為守,從7000餘守兵中選出800精騎奇襲孫權大軍。張遼又殺牛,開剝牛肉,將牛肉賞給八百名敢死者,準備著大戰。第二天張遼李典率領800精騎殺入孫權軍中,嚇得孫權不敢出城。張遼進出兩次,帶領得勝之軍突破重圍,返回合肥。

在東吳軍隊“圍遼數重”之後,張遼便率左右將士突圍,殺出一條血路。第二次突圍中,張遼帶領著先出的數十人,又殺入了重圍,救出餘眾數百人。東吳軍皆披靡潰敗,望風而退,不敢再抵擋他們。從凌晨戰到中午,吳軍將士原本高昂的鬥志都萎靡下去了。

張遼通過以攻為守,出其不意,一擊制勝。同時對自己的將士們,不拋棄不放棄也是更加的堅定軍心,也是逍遙津之戰勝利的一個重大原因。

三.合作共贏

呂布起兵兗州時派人招撫李典的族長李乾,因李乾拒絕而被殺。其子李整起兵與呂布對抗,後來其族人李進擊敗了呂布,李典在這一些戰鬥中有功,因此出名。張遼既然從呂布在兗州作戰,肯定是跟李典一族交過手,搞不好殺了李典家不少族人。但好在張遼能夠和李典本著以大局為重,在作戰中並沒有產生隔閡。


也有史料記載,身為主將的張遼表現的太小器,竟然在害怕部下不服從命令,並且這個命令實際是曹操直接部署的,而李典則慷慨激昂,反倒像個臨陣鼓舞下屬的主將氣概。但不管怎樣,攘外必先安內,兩人的和解也是此次戰役獲勝的原因之一。

四.乘勝追擊

由於軍中疫病,士氣低落,孫權下令撤軍。東吳各兵團接到撤軍令,紛紛兵皆就路,各自退去了。張遼在城上瞭望吳軍的退軍情況,發現東吳軍隊大多已經先行出發了,而在逍遙津以北只僅剩下少量的兵力。張遼覘望知之,率諸軍追擊,同時分兵去毀橋。

張遼步騎齊出,很快到達津北。孫權見狀,心知不妙,趕緊派人去將前面已撤退的部隊叫回,無奈那些部隊已上路一段時間,一時還趕不回來。甘寧拉弓拼命射箭,看到東吳軍戰士人人戰志消靡,鼓吹手驚怖而不能復鳴。於是,甘寧大聲責問鼓吹手為何不吹號擂鼓,甚至拔刀欲斫之,鼓吹手便擂鼓吹號,東吳軍聽到,士氣為之一振。

雖然追擊效果並不成功,但是也對孫權乃至東吳早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張遼威震江東,江東小兒啼哭不肯止者,其父母只要嚇唬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童就沒有敢哭泣的了。

五.其他原因

除了張遼軍內部計謀和戰略,這次戰爭也有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

1.盛夏之時,淮北溼熱,不久孫權軍中開始流行疫疾,孫權不得只能全軍而退。

2.孫權軍在張遼的進攻後士氣低迷,直接嚇破了膽。

3.孫權對於自己的實力太過自信,導致自己險些被抓,更加挫敗自己軍隊的士氣。

4.吳國採用私兵制,招募和控制軍隊的權力被個人或者家族佔有,在很大程度上與國家政府對全國軍隊的控制產生制約和衝突。

戰役總結

逍遙津之戰的勝利對曹魏來說意義十分重大,這是因為合肥是曹魏在江淮一帶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不但化解了合肥之圍,也為曹操勢力南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挫敗了孫權勢力。


老馬講堂


首先,“八百破十萬”,有誇張之嫌。

當場戰役可概括為:

孫權會大軍圍合肥,張遼募集八百壯士,天亮突擊,嚇得孫權躲進高壘。張遼回城。吳軍士氣低落。圍不下城,回家了,張遼追擊,差點弄死孫權。

張遼突擊人馬八百,不意味著總軍力八百。而孫權是否有十萬,相當存疑。赤壁時吳國也就能擺出三萬人。夷陵之戰一般公認吳軍不會超過五萬。所以這個數字得打折。

實際上八百破十萬,出自曹丕詔書。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官方宣傳,未可全部當真。

以此邏輯,關羽單騎突進河北萬軍之陣,斬了顏良,那就是“關羽以一己之身,破賊萬”了。

當然,張遼此戰,依然是全三國屈指可數的戰例。

說實施。

張遼歷史上的性格,頗像關羽:略傲,和周遭人(李典樂進們)關係一般,作風驍勇。

而且,他膽子大得逆天,看以下例子:

他單身勸降昌豨,曹操都替他擔心。

遼遂單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歡喜,隨詣太祖。太祖遣豨還,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遼謝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遭遇異族時,他敢於攻擊:

遼勸太祖戰,氣甚奮

在天柱山絕險之地,他敢直接突進。

遼欲進,諸將曰:「兵少道險,難用深入。」遼曰:「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張遼的做派,就是“一與一,勇者得前”。

而且,他跟過呂布,目睹過呂布當年打黑山賊時,動不動親自突擊陷陣,目睹過高順統領陷陣營。你可以想象他的作風,必然不會老成持重。

而他對面的孫權,是三國最大的經驗包。被張遼刷,被滿寵刷,天下皆知。這輩子的本事,都使在坐坦克車打老虎、坑害陸遜、氣瘋張昭身上了。孫策都委婉的說,臨陣打仗你不行,團結大家我不行。

何況東吳還是私軍制,一群土匪軍閥流紮在一起,很亂。所以東吳防禦戰天下無敵,大家齊心合力;進攻戰就糟糕了。我是吳人(無錫人),也得承認這個。

最後,東吳被魏人突陣,有過先例了:曹仁和牛金也以三百人把吳國突得亂七八糟過:

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

好了,說回合肥。

曹操的書信其實很簡單,張遼李典出戰,樂進 守城。大家都迷糊時,張遼來為曹操解釋:這就是趁孫權沒集合,突擊他,破他的士氣。

這時最關鍵的細節出現:李典認同張遼。要知道,李典叔叔是張遼殺的。這種時刻承認張遼的指揮權,是李典風度的完美體現。

於是張遼招募八百勇士,吃牛肉,喝酒,突擊。這八百勇士是精選大膽,加上吃飽喝足,加上突然,加上張遼本身的勇猛,加上東吳的凌亂,於是突擊成功。可惜孫權逃得快,上了壘,還能指揮合圍。這裡就是張遼指揮藝術的體現:

左右揮軍,然後潰圍而出,這是統軍能力;發現士兵陷落在後,殺回去救回來,是個人勇武、自信和愛兵如子的完美體現。

古代攻城,全靠士氣。張遼這麼一殺,東吳士氣全潰。之後圍不下來,撤退,張遼反擊,那其實是另一次漂亮的戰術了,和八百破十萬是兩回事。當然,八百破十萬是此次大戰的基礎。

綜合而言,張遼能完成此次壯舉,靠的是:

李典的大度,樂進的配合——解決內部矛盾。

本身的勇武和兇猛做派——這是他的天生將才。

東吳軍隊制度的散亂——參考潘璋和甘寧那些糟心事兒就明白了。

最後,當然,還有孫權這個天生經驗包的慷慨程度。打老虎時坐個坦克車,何其驍勇;張遼突到他面前,他就慫了。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可以想象,當時的情景是:

四十六歲的張遼早晨殺到中午,血濺盔甲,揮長戟,指著孫權,用山西話說:你下來!

三十三歲,身披虎皮的孫權縮在壘裡不動,說:他們人少,快圍他媽的!我這次沒坐坦克車來,這老虎我不打了!

一與一,勇者得前。

張遼是勇者,所以他贏了。





高高在下喲


戰爭勝敗,瞬息萬變 一個失誤決策,很可能就葬送了勝利 逍遙津之戰中,張遼代表的曹操方面,策略正確,而孫權方則犯了致命錯誤, 勝敗,自然就分曉了。 談談主要原因,我認為: 勝方原因: 戰略上,曹操留下張遼,李典,樂進等有很多實戰經驗,且治軍有方的將軍,從戰局上就已經考慮到如果自己不在,如何防禦對孫吳的問題。 張遼經驗豐富,李典為人謹慎,樂進勇猛兼備智慧。 在孫權領兵來時,3人一經商定,就立刻分工行動,可見在平時的軍事訓練中,是有準備的。俗話說,有備無患。 兵不在多,在將之調遣。曹操留下的7000多人,很可能是精銳部隊。否則對抗孫權,也不可能左右突殺。 在兩軍相遇的時候,孫權的旗幟過於鮮明,讓張遼帶領的800精銳殺到面前,可以想象,這800人勇猛如何。 而失敗方的原因有很多,收線是孫權恃才傲兵驕傲,認為以少擊多,犯下了和曹操當年赤壁一樣的自大毛病。這很致命。戰爭之中,驕兵必敗的道理,幾千前來都是有印證的。 其次是領兵無方,主帥竟然置軍之前,可惜又沒有劉備的勇武和曹操的謀略,打起仗來根本沒有實戰經驗。遇見被人突襲就嚇得手足無措。還差點被包圍。可想而知孫權當時左右並沒有身居重位的實戰經驗將軍,或者說,沒人事前提醒他。說明吳軍路上實戰經驗還是和曹軍相差很遠的。 其次,及時有淩統,甘寧,呂蒙等將軍,但並沒有指揮實權,也就失去了人才的能動性。在戰爭初期,就已經在人才的使用上,落後曹操。 軍隊方面,北方不諳水戰,南方不善陸戰。孫權一上來就想一戰定勝負,可想而知,孫軍並沒有整套的作戰計劃,籌劃方面並不足。孫權也不可能驕傲到不一點保護計劃就領著十萬人來站,必定是孫軍糧草有限,想速戰速決。 而曹軍守得夠嚴密,時間守得夠久,這也就決定了,戰爭最後以孫權敗退為結局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主將張遼冷靜分析,仔細偵查後。主動出擊。利用孫十萬驕傲輕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挫敵銳氣。

合肥守軍士氣大增。

孫權久攻不下,士氣低落,不久撤軍。孫權卻只帶著少量部隊殿後,最重要的是,孫權想不到自己敢於這個時候去追擊,更想不到自己仍然有實力去追擊。

出奇制勝!

逍遙津之戰,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而主角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張遼能夠取得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是著實不容易。因為在當時,張遼能夠指揮的軍隊只有七千人,而吳軍卻足足有十萬,更重要的是,吳軍此次的統帥是吳國皇帝孫權,在加上吳國強大的將軍陣容,因此,可以說,逍遙津之戰,張遼所面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大。那麼,張遼到底是如何以七千勝十萬的呢?張遼當時所面對的吳國名將又有哪幾位呢?

逍遙津之戰是合肥之戰的最後階段,為了奪取合肥這塊江淮地區的戰略要地,孫權親自統帥十萬大軍發起了合肥之戰。《方輿紀要》廬州府記載:府為淮右噤喉,江南唇齒。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三國時,吳人嘗力爭之。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孫權對合肥是勢在必得。也許正因為對合肥地區異常重視,因此,孫權不僅御駕親征,而且帶了很多位東吳大將。根據相關歷史記載,此次孫權的將軍團成員有:甘寧、呂蒙、潘璋、宋謙、徐盛、陳武、淩統、蔣欽、賀齊。這其中甘寧、潘璋、徐盛、陳武、淩統、蔣欽六人就位列江東十二虎臣之中,其他的幾位大將也都是東吳帝國威名顯赫的虎將,當然還有很多不怎麼知名的大將也跟隨其中。從這個將軍團就可以明確看到,張遼此次面臨的對手的確是非常之強大。

而看看魏國這邊,除了張遼是此次逍遙津之戰的主將之外,還有李典、樂進兩名副將,還有薛悌這個護軍。可以說,從魏國和吳國的將軍團陣容相比,很顯然,魏國也是遠遠不如吳國的。因此,對於逍遙津之戰,不要說普通士兵沒有信心,就是李典、樂進幾位將軍都沒有什麼取勝的決心。

但就算敵我相差如此懸殊,張遼也沒有喪失信心,作為曹軍一位智謀無雙的帥才,張遼相信,只要謀略得當,士兵勇敢,將軍敢於身先士卒,那麼以七千對十萬,勝利的機會還是有的。那麼,張遼取勝的底氣到底在哪裡呢?小編分析,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張遼手下士兵雖然只有七千人,但都乃魏軍精銳,士兵個個忠誠度高,也悍不畏死,戰鬥力也強,這其中甚至有張遼當年跟隨呂布時的幷州飛騎。

2、吳軍驕橫輕敵。通過仔細觀察,再加上魏吳兵力相差懸殊,因此吳軍非常的驕橫,而張遼就準備利用吳軍的這一輕敵弱點進行攻擊。

3、魏軍是守城一方。張遼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和士兵們不喪失鬥志,那麼最不擠也能支持到援軍的到來。

4、東吳軍隊雖然實行和曹魏一樣的世兵制,同時也實行獨具特色的世襲領兵制。看似強大的東吳人馬,卻沒有一統的號令和指揮。

通過張遼自己仔細的觀察,以及魏軍偵察兵的反覆細緻的觀察,張遼知道,十萬吳軍自統帥孫權到底下的士兵都因為兵力太過懸殊,從而都產生了輕敵的情緒。而張遼就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戰機。因此,張遼果斷的組織了一支800人的死士部隊,就是在這支悍不畏死的死士部隊的進攻下,剛剛到達還立足未穩的吳軍頓時大亂,張遼更是勇猛無比的在斬殺了兩名吳軍大將和幾十名吳軍士兵,就連孫權也被八百死士給逼得撤退到一個小山丘上。

《資治通鑑》記載:明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大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急擊圍開,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徹軍還。

但吳軍畢竟人數要比魏軍多的多,再加上吳軍猛將眾多,不久,孫權和眾位大將就穩住了局面,一會兒反而將八百死士和張遼包圍了起來。但張遼卻是非常悍勇,在如此危急時刻,張遼不但帶著一部分士兵殺出了重圍,更讓人佩服的是,見還有一部分士兵被包圍,張遼居然又殺了回來。這次戰鬥,讓吳軍徹底的震撼了。此戰雖然戰果一般,但卻讓魏軍原本低迷的士氣徹底高昂了起來,相反吳軍的士氣卻徹底低落了下來。

不久,吳軍十萬大軍的主力已經全部到齊,在孫權親自指揮下,吳軍發動了對合肥城的猛烈進攻。但因為合肥城在以前的楊州刺史劉馥的積極建設下,城牆是又高又厚,而且守城物質也極為充足,最為關鍵的是,此時的魏軍士氣高昂,對於指揮官張遼也是心服口服,因此在魏軍眾志成城的抵抗下,吳軍連續進攻了十幾天都還沒有攻下合肥城。最可怕的是,由於軍中爆發了疾疫,吳軍不得不選擇撤退。

在吳軍緩緩撤退,正當魏軍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張遼卻突然命令將士們追擊。因為,通過觀察和分析,張遼覺得此時追擊也許會有大收穫。因此,張遼觀察到,吳軍主力已經大部分過河,而孫權卻只帶著少量部隊殿後,最重要的是,孫權想不到自己敢於這個時候去追擊,更想不到自己仍然有實力去追擊。

逍遙津是南肥河上面的渡口。 孫權決定,大部隊撤退後,自己就從逍遙津口渡河南撤,此時北岸只剩孫權及呂蒙、淩統、蔣欽與車下虎士一千餘人。因此,當張遼率軍進攻下,孫權頓時大驚失色,慌忙派人去調集主力部隊回援。為了保護孫權,淩統率領三百親衛拼死死戰,最後三百親衛全部戰死。而甘寧也拼命的射箭救援,在混戰當中,東吳禁衛軍司令官陳武不幸戰死,宋謙、徐盛負傷後退,被打的士氣低落的吳軍甚至有不少士兵開始後退逃跑,此時,潘璋及時率領部隊趕到,並斬殺了後退士兵,這才穩住了局勢,讓士兵們重新開始死戰。

在士兵拼死保護下,孫權來到逍遙津渡口,但此時橋已被曹軍破壞,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託。孫權親近的官員谷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谷利在後面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很多三國迷說,要不是因為孫權的馬是一批好馬,那麼孫權也許真的很有可能死在逍遙津之戰。

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讓曹操簡直是欣喜若狂,張遼也因此得到了“徵東將軍”等諸多封賞,史稱“太祖大壯遼”。 “大壯”兩字陳壽在《三國志》裡僅用了兩次,分別在《三國志·張遼傳》及《徐盛傳》,可見其分量之重。而李典和樂進等大將也都得到曹操的大力封賞。

逍遙津之戰是張遼人生當中的一次輝煌勝利,也是孫權人生當中一次不堪回首的敗績。從此戰,我們也可以看到,要想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一位冷靜、勇猛、睿智的指揮官的確是非常之重要,而任何時刻,不管佔據多大的優勢,輕敵絕對是要不得的。


兩湖風輕雲淡


逍遙津之戰發生在公元215年的合肥,孫權剛到達合肥時,手中握有十萬士兵,這場勝負懸殊太過明顯的戰役,使得孫權眼高於頂,目空一切,就連曹魏的將士都認為自己必輸無疑。但是張遼卻堅持認為,這場戰爭未必會輸。於是他趁著吳軍初來合肥,於地勢不熟,就召集800個死士,在黎明時分偷襲孫權的大營。吳軍沒有防備,張遼帶隊輕易地衝進了吳軍鎮營裡,親自殺了數十人,斬了兩將,並且高喊著:“張遼在此!”死士們直衝進孫權主陣,孫權大驚,不知該如何,退到小土丘上,等看清形勢,發現對方只有少數的幾百人,就命令士兵將他們圍起來。

張遼看局勢不對,連忙率左右將士突圍,殺出一條血路。吳軍人人都被張遼軍震撼到,沒有人敢抵擋他們。從凌晨戰到中午,吳軍將士原本高昂的鬥志都萎靡下去了,張遼遂領軍勝利回城,整備守城事宜。而曹軍初戰告捷,軍心大振,將領們對張遼也心悅誠服。

孫權大軍到齊後(除賀齊領著三千解煩軍留在逍遙津南岸未到),就展開了攻城作戰。誰知道,攻了十多天,也沒有任何的進展,合肥穩固如鐵,心高氣傲的孫權就氣餒了,決定撤退,但他沒有料到張遼還會偷襲。結果等孫權的大部隊都過了逍遙津,到了逍遙津南,自己的小部隊卻還留在逍遙津北時,張遼就領兵七千追襲孫權,騎兵將其中一個渡橋破壞,將孫權困在津北。幸虧甘寧、呂蒙、淩統、蔣欽還在津北,死戰保護孫權,孫權跳水才救回一條命,可他的十萬大軍已經消滅一大半。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張遼為歷代推崇,併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陳壽撰寫三國志時,稱他為“五子良將”。


大源精彩視頻


逍遙津之戰,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而主角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張遼能夠取得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是著實不容易。因為在當時,張遼能夠指揮的軍隊只有七千人,而吳軍卻足足有十萬,更重要的是,吳軍此次的統帥是吳國皇帝孫權,在加上吳國強大的將軍陣容,因此,可以說,逍遙津之戰,張遼所面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大。那麼,張遼到底是如何以七千勝十萬的呢?張遼當時所面對的吳國名將又有哪幾位呢?

逍遙津之戰是合肥之戰的最後階段,為了奪取合肥這塊江淮地區的戰略要地,孫權親自統帥十萬大軍發起了合肥之戰。《方輿紀要》廬州府記載:府為淮右噤喉,江南唇齒。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三國時,吳人嘗力爭之。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孫權對合肥是勢在必得。也許正因為對合肥地區異常重視,因此,孫權不僅御駕親征,而且帶了很多位東吳大將。根據相關歷史記載,此次孫權的將軍團成員有:甘寧、呂蒙、潘璋、宋謙、徐盛、陳武、淩統、蔣欽、賀齊。這其中甘寧、潘璋、徐盛、陳武、淩統、蔣欽六人就位列江東十二虎臣之中,其他的幾位大將也都是東吳帝國威名顯赫的虎將,當然還有很多不怎麼知名的大將也跟隨其中。從這個將軍團就可以明確看到,張遼此次面臨的對手的確是非常之強大。

而看看魏國這邊,除了張遼是此次逍遙津之戰的主將之外,還有李典、樂進兩名副將,還有薛悌這個護軍。可以說,從魏國和吳國的將軍團陣容相比,很顯然,魏國也是遠遠不如吳國的。因此,對於逍遙津之戰,不要說普通士兵沒有信心,就是李典、樂進幾位將軍都沒有什麼取勝的決心。

但就算敵我相差如此懸殊,張遼也沒有喪失信心,作為曹軍一位智謀無雙的帥才,張遼相信,只要謀略得當,士兵勇敢,將軍敢於身先士卒,那麼以七千對十萬,勝利的機會還是有的。那麼,張遼取勝的底氣到底在哪裡呢?小編分析,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張遼手下士兵雖然只有七千人,但都乃魏軍精銳,士兵個個忠誠度高,也悍不畏死,戰鬥力也強,這其中甚至有張遼當年跟隨呂布時的幷州飛騎。

2、吳軍驕橫輕敵。通過仔細觀察,再加上魏吳兵力相差懸殊,因此吳軍非常的驕橫,而張遼就準備利用吳軍的這一輕敵弱點進行攻擊。

3、魏軍是守城一方。張遼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和士兵們不喪失鬥志,那麼最不擠也能支持到援軍的到來。

4、東吳軍隊雖然實行和曹魏一樣的世兵制,同時也實行獨具特色的世襲領兵制。看似強大的東吳人馬,卻沒有一統的號令和指揮。

通過張遼自己仔細的觀察,以及魏軍偵察兵的反覆細緻的觀察,張遼知道,十萬吳軍自統帥孫權到底下的士兵都因為兵力太過懸殊,從而都產生了輕敵的情緒。而張遼就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戰機。因此,張遼果斷的組織了一支800人的死士部隊,就是在這支悍不畏死的死士部隊的進攻下,剛剛到達還立足未穩的吳軍頓時大亂,張遼更是勇猛無比的在斬殺了兩名吳軍大將和幾十名吳軍士兵,就連孫權也被八百死士給逼得撤退到一個小山丘上。

《資治通鑑》記載:明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大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急擊圍開,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徹軍還。

但吳軍畢竟人數要比魏軍多的多,再加上吳軍猛將眾多,不久,孫權和眾位大將就穩住了局面,一會兒反而將八百死士和張遼包圍了起來。但張遼卻是非常悍勇,在如此危急時刻,張遼不但帶著一部分士兵殺出了重圍,更讓人佩服的是,見還有一部分士兵被包圍,張遼居然又殺了回來。這次戰鬥,讓吳軍徹底的震撼了。此戰雖然戰果一般,但卻讓魏軍原本低迷的士氣徹底高昂了起來,相反吳軍的士氣卻徹底低落了下來。

不久,吳軍十萬大軍的主力已經全部到齊,在孫權親自指揮下,吳軍發動了對合肥城的猛烈進攻。但因為合肥城在以前的楊州刺史劉馥的積極建設下,城牆是又高又厚,而且守城物質也極為充足,最為關鍵的是,此時的魏軍士氣高昂,對於指揮官張遼也是心服口服,因此在魏軍眾志成城的抵抗下,吳軍連續進攻了十幾天都還沒有攻下合肥城。最可怕的是,由於軍中爆發了疾疫,吳軍不得不選擇撤退。

看到吳軍緩緩撤退,正當魏軍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張遼卻突然命令將士們追擊。因為,通過觀察和分析,張遼覺得此時追擊也許會有大收穫。因此,張遼觀察到,吳軍主力已經大部分過河,而孫權卻只帶著少量部隊殿後,最重要的是,孫權想不到自己敢於這個時候去追擊,更想不到自己仍然有實力去追擊。

逍遙津是南肥河上面的渡口。 孫權決定,大部隊撤退後,自己就從逍遙津口渡河南撤,此時北岸只剩孫權及呂蒙、淩統、蔣欽與車下虎士一千餘人。因此,當張遼率軍進攻下,孫權頓時大驚失色,慌忙派人去調集主力部隊回援。為了保護孫權,淩統率領三百親衛拼死死戰,最後三百親衛全部戰死。而甘寧也拼命的射箭救援,在混戰當中,東吳禁衛軍司令官陳武不幸戰死,宋謙、徐盛負傷後退,被打的士氣低落的吳軍甚至有不少士兵開始後退逃跑,此時,潘璋及時率領部隊趕到,並斬殺了後退士兵,這才穩住了局勢,讓士兵們重新開始死戰。

在士兵拼死保護下,孫權來到逍遙津渡口,但此時橋已被曹軍破壞,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託。孫權親近的官員谷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谷利在後面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很多三國迷說,要不是因為孫權的馬是一批好馬,那麼孫權也許真的很有可能死在逍遙津之戰。

逍遙津之戰的偉大勝利讓曹操簡直是欣喜若狂,張遼也因此得到了“徵東將軍”等諸多封賞,史稱“太祖大壯遼”。 “大壯”兩字陳壽在《三國志》裡僅用了兩次,分別在《三國志·張遼傳》及《徐盛傳》,可見其分量之重。而李典和樂進等大將也都得到曹操的大力封賞。

逍遙津之戰是張遼人生當中的一次輝煌勝利,也是孫權人生當中一次不堪回首的敗績。從此戰,我們也可以看到,要想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一位冷靜、勇猛、睿智的指揮官的確是非常之重要,而任何時刻,不管佔據多大的優勢,輕敵絕對是要不得的。








周朝文DMU


逍遙津之戰是張遼的巔峰之戰,也奠定了張遼在歷史上的地位。對於這場戰鬥的細節,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記載的,有著很大差別。

演義中的逍遙津之戰

在三國演義中,這段書非常精彩。那麼,張遼在這場戰鬥中,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需要從頭說起。

當時的形勢,在演義中說的很清楚,曹操的主力正在漢中一帶作戰,留給張遼的合肥守軍只有七千人而已。而對手孫權,率領十萬大軍,以及呂蒙、甘寧、淩統等眾多名將,可以說是傾國而出。從局勢和兵力上,張遼都不佔優勢。

對於合肥的局勢,遠在漢中的曹操非常關注,叫人飛馬傳來一個盒子,上面寫著,一定要主動出擊,挫敵銳氣。曹操的判斷非常準確,而張遼面對的問題,遠不止這些。

張遼的第一步棋,並沒有排兵佈陣,也沒有主動出擊,而是和李典“吵了一架”,當然,這種吵非常有水平。書中交代,李典和張遼素來不和,張遼假裝憤怒,拿出了為國捐軀的勁頭,讓李典和樂進非常感動。於是,合肥守將在張遼的計謀下,擰成一股繩。

解決了內部矛盾的張遼,開始進行部署,他的計謀主要有兩條,第一驕敵,第二伏兵。

張遼很清楚對手的心理,也明白地理優勢,於是,張遼安排樂進詐敗誘敵,李典拆毀橋樑,張遼帶領主力埋伏於逍遙津,殺了孫權一個措手不及,險些捉住孫權。

從三國演義中的描寫看,逍遙津之戰最精彩的地方,並不是張遼的巧妙佈置。因為從開始到結束,張遼的佈置都不算新奇,如果不是孫權缺乏指揮技巧加上輕敵冒進,張遼即使埋伏成功,以七千對十萬,也沒有太多勝算。

最精彩的,我認為還是張遼和李典可以摒棄前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成為逍遙津之戰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幕。如果說,在演義中,張遼到底用了什麼計謀,我想,只有八個字,摒棄前嫌,共同對敵。

三國志中的逍遙津之戰

在三國志中,陳壽將張遼、張郃、樂進、于禁、徐晃合併為一傳,號為五子良將。其中張遼的篇幅佔據一半以上。可見陳壽對張遼的重視。而在張遼的傳記中,逍遙津更是濃墨重彩。

平心而論,三國志描寫的逍遙津之戰,遠比三國演義中更加精彩,而三國志中,這段描寫,我總結了一個關鍵詞“勇氣”

曹劌曾經說過,“夫戰,勇氣也。”正史中逍遙津之戰,將勇氣二字發揮的淋漓盡致。

戰鬥的背景,甚至曹操的關注,都非常相似,但不同之處在於,正史中張遼帶領的兵力更少,而且更加精彩。

張遼手下的兵力,大約七千人,而張遼卻並沒有全帶出去,只帶了精銳敢死之人,一共八百人。這是一支敢死隊,張遼帶領這支敢死隊殺向孫權。史料記載,張遼陣斬孫權兩員大將,殺了數十人,直接衝到孫權面前。

張遼的突擊,讓整個吳軍陣營大亂,孫權本人受到威脅,讓吳軍所有軍事部署全部失效,大量吳軍紛紛向孫權靠攏,張遼再次發起進攻,殺出重圍。

這時候,歷史紀錄了一個細節,張遼衝了出來,八百壯士被團團圍住,戰士們呼喊道:“將軍,你要拋棄我們嗎?”

於是,張遼再次殺進重圍,和戰士們並肩作戰,頓時士氣大振,張遼和手下將士居然全部衝出重圍。

一場突襲,張遼以極其微小的代價,獲得勝利。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戰果到底有多少,但可以肯定,張遼這一戰,徹底擊碎了孫權的勇氣了信心,而曹軍卻軍心大振。

和演義不同的是,後來,張遼並沒有再進行埋伏,而是堅守城池。直到吳軍人困馬乏,退卻的時候,這才再次殺出,差點活捉孫權。

三國志中的逍遙津之戰,我總結了兩個關鍵詞,“勇氣”“機會”。張遼之所以成為名將,正是因為他的勇氣和對機會的把握。他知道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反擊。從戰術上來看,張遼雖然是防禦者,卻佔盡優勢,反而孫權被張遼牽著鼻子走,始終沒有獲得戰鬥的主動權。

從演義和正史中看,其實逍遙津之戰,張遼並沒有用太多計謀,但他用了比計謀更厲害的法寶,那就是對時機的把握,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張遼就是這樣的名將。張遼對時機的完美把握,才是逍遙津之戰大勝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