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開發一種噴霧劑可以對新冠病毒染色?

塵外12


很遺憾地告訴您:完全沒戲。

病毒是一種極其微小的“準生物”,它沒有任何能量輻射,也沒有任何與我們身體不同的成分。所以想靠光學和化學方法讓它們顯形是不可能的。

  • 圖:我們無法看到如此清晰的病毒影像,電子顯微鏡也不行。

病毒能被看見嗎?

別的咱暫且不論,單說新冠病毒。

這些“準生物”的直徑大多數在100納米以下,也就是十分之一微米,或者說萬分之一毫米。您拿把尺子試試,想看清尺子上的毫米刻度咱一般人就得瞪大眼珠子了,病毒這麼微小的納米級物體,普通光學顯微鏡都很難發現它們,更別提看清楚了。必須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才可以看清病毒的部分細節。

  • 圖: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右下比例尺為100納米。

所以說,如此微小的尺度,別說染色了,就算能讓它爆閃您也看不見它。

病毒由什麼組成的?會不會發出什麼能被探測到的輻射呢?

病毒是地球上最簡單的“生命體”了,它是一種比細菌還小、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在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一般只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 圖:冠狀病毒結構示意圖。

病毒的遺傳物質(要麼DNA要麼RNA)位於它的中心,蛋白質包圍在遺傳物質周圍,形成了病毒衣殼,用於保護中間的核酸。病毒的核心遺傳物質與衣殼蛋白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共同組成了被稱為病毒核心殼的結構。

有些比較複雜的病毒(如新冠病毒),它們的核心殼外還被一層含蛋白質或糖蛋白的膜覆蓋著,這層膜稱為包膜。包膜中的蛋白質和類脂物質與宿主細胞所需要的養分一模一樣,就是專門用來誘編細胞上當的(為了通過細胞膜)。冠狀病毒的包膜上還長有蘑菇一樣的附屬物,這些附屬物的成分正好與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蛋白完美契合,它們將病毒偽裝成營養物質,誘騙受體蛋白將病毒拽進細胞內部。

  • 圖:正準備進入細胞的病毒。

您看,組成病毒的物質和構成我們細胞的物質完全一樣。即使人類的科技牛的一批,能給這些化合物染色、能識別它們發射的特定光譜信號,它們的信號也會被淹沒在廣闊嘈雜的人體細胞信號中,根本不可能被發現。

總結一下下。

病毒不是我們熟悉的生命類型。在沒有進入宿主細胞時,它們只能算做一團帶著遺傳信息的、有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20餘種氨基酸構成的長鏈生物分子,我們的身體裡有16%到20%都是這東西。

  • 圖:複雜的蛋白質分子示意圖。

就像26個英文字母能組成無數個英文單詞一樣,20多種氨基酸也能組合出無數種蛋白質,但它們的成分都是碳、氫、氧、氮……,沒有特殊元素,也就沒有被標記的可能。

如有謬誤,煩請指正。歡迎喜歡科學的朋友們關注:純野生科學家。專業化繁為簡,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學小知識。


純野生科學家


病毒比細菌還小十萬倍以下,開發一種噴霧著色劑來辯別病毒,從病毒結構分析來看不可能著色,既使著色,你也看不到,因為太小太小了。

人類為了便於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使用革蘭氏染色,但有的細菌不著色。因此有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之分。


寒夜望海137


有點難可以做到,不過投入跟產出不成比例,不合算


文騷段子


這個問題最好請教專業醫師來解答。我想專家深入研究有可能創造出很好的醫療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