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便利店,看懂已是而立年

我大概在唸高中的時候才認識到便利店,它們擁有著相似的裝潢,部分店鋪提供收取快遞的業務,時不時有進口零食或飲料促銷活動。而對於窮學生的我來說,比超市貴一兩塊的泡麵、貴一塊的飲料還是消費不起的,光顧的往往是促銷時候的商品,那時候也疑惑:為什麼這裡東西要買貴一點呢?我還不如去超市買呢!

年少不懂便利店,看懂已是而立年

韶華易逝,念大學時談了戀愛,逛街時也不可避免的進出便利店,那時候都是頂著一股壓力,女朋友很懂事,時常都是隻購買兩件促銷的飲料。於那時的我,便利店是疑惑又尷尬的存在。

畢業工作後,有時候下班較晚又不想煮東西,就會順道到附近的便利店買上一瓶小可樂抑或加上一碗魚蛋、肉丸子。孤獨的城市中、秋風裡,依然有溫飽存在。租處手機信號差,夏天炎熱,跑到便利店,要上一瓶可樂,坐著便能和異城伴侶聊上一小時,既不尷尬又心幸著還存在這片靜土。

年少不懂便利店,看懂已是而立年

最近看到新聞,敘述便利店的日子大不如前,經濟下行、經營模式沒有符合國情等等原因,直到它衰退了我才認識到它的溫暖,時間點又是如此尷尬。少年的時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時間彷徨,只用幾個瞬間來成長。你的成長總伴隨著一些事物的衰退,只願城市中一直有地方為你留下一盞燈。

年少不懂便利店,看懂已是而立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