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提前到來,漸漸老去的農民將如何面對

農村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這既是民生問題,又是社會經濟問題。

據統計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有2.5億人了,預計二零二五年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將達3億,我國將成為超老年國家。

老齡化提前到來,漸漸老去的農民將如何面對


養老問題是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知道城裡人60歲就可以退休,有一筆不錯的退休金保障晚年生活,退休了有的幫著照顧下子女的孩子,閒了,旅遊,養養花,跳跳舞等等一些活動。而農村就不同了,農村老人六十歲,甚至七十歲的還在幹活的大有人在,只要身體允許很少閒著的。雖然國家也有給他們補貼了基礎養老金,但那只是杯水車薪,本地每月補貼一百二,這不足以維持生活。

老齡化提前到來,漸漸老去的農民將如何面對


養兒防老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女孩大了嫁人,雖然女兒也有照顧老人的義務,但是有時候心有餘力不足。但是還是兒子照料老人為多,不過現在生活壓力也很大,現在兒子也不靠譜了。

現在農村也有養老院,但是農村的養老院除了條件有限,主要是孤寡老人,有子女的家庭養老院是不收留的。成裡也有養老院,但是收費都是不低的,農村老人沒有收入來源,積攢半輩子的錢都給兒子娶媳婦補貼家用了,哪裡還有錢去養老院。

老齡化提前到來,漸漸老去的農民將如何面對


農村裡的老人,只要還能自理,很少閒下來的,除非自己不能自理了,才需要兒子女兒照顧。

農村家庭都是靠子女養老的,子女多的兄弟姐妹還輕鬆點,但是一個子女負擔就重了,這是老人身體能動不閒的原因。人老了最怕的是生病,沒病沒災能吃飽就好,就怕生病。一生病開銷就大了。

農村老人養老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現在不滿六十歲的都在交養老保險,是本著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原則,關鍵是已經老了的六十歲的老人,七十歲的,八十歲的。

老齡化提前到來,漸漸老去的農民將如何面對


有人大代表發聲,適當提高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增加養老補貼,給出的理由其實是很有說服力的,因為過去農村,農民做出了很大犧牲,無論是公糧,提留,還是其他生產方式,農民都為社會主義建設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現在他們老了,我們國家也富裕了,給與他們一定的補助也在情理之中。

改革開放以來,有一部分人是富裕起來了,但是大多是農民還是靠種植糧食,收入並不高,目前農民還是在做出他們的犧牲,無論任何生產資料,都在漲,唯有糧食還在低價徘徊。

老齡化提前到來,漸漸老去的農民將如何面對


我們除了要努力的發展經濟,提升自己的生活標準。更需要的要有更多的專家代表結合實際,做好調研,為農業,農村,農民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