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废处置战场上的“锵锵四人行”

战“疫”有我 | 医废处置战场上的“锵锵四人行”

医废处置战场上的“锵锵四人行”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黄陂区分局党员突击队


“隔离点垃圾运输计划已制定,请各位师傅按计划运输”、“医废外运车辆明天早上7点到位,请中医院负责组织人员装车”……每天傍晚,一道道指令通过微信群、手机发出,黄陂区隔离点垃圾和医废次日运输调度工作启动。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生态环境局黄陂区分局在年前下达 “动员令”,随即在2月中旬成立党员突击队,发挥党员靠前的引领示范作用。医废处置组4名成员中有3名多年党龄党员,负责协调、指导40余名工人科学、安全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战“疫”有我 | 医废处置战场上的“锵锵四人行”

作为医废处置组成员的吴璀和董天喻,分别担任隔离点垃圾运输和医废运输的联络员,由哪台车运输、司机是谁、负责哪一个点位、有多少桶等等,2名年轻人都有一本清白账。调度工作需要在前一天进行才不会 “窝工”。对于疫情期间安全、快速处置医疗废物和隔离点垃圾,董天喻和吴璀深有感触。

医废运输和处置不是小事,运输环节尤其要规范装车和安全行车,不然容易出现次生环境污染问题。多年从事区内医废监管工作的董天喻对于医院疫情期间各收治医院有多少病人、医废暂存间容量等动态信息烂熟于心。而对于隔离点的数量、入住人数等详细内容,吴璀自制动态报表,从最高峰时期的99个隔离点,到目前退出了多少,吴璀张口就能应答。因隔离点垃圾运输抽调区环卫车队负责,退伍军人出身的吴璀把这些司机和搬运人员当成自己的兄弟,经常午餐后利用简短的休息时间,跟司机和搬运师傅交心谈心,拉近距离,就连预订盒饭时,他都不忘请订餐饭店多加几碗米饭,“师傅们都辛苦,他们要吃饱。”

年前“动员令”后,吴璀和董天喻闻令而动,提前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元月26日(正月初二),吴璀安排老婆带着年幼的孩子回到娘家居住,他一人居住在租住的房子里,随时听从局党组工作安排。董天喻自元月27日起至今,无假无休, “每天早上出门孩子没睡醒,晚上加班回家里孩子已睡着,好想念孩子往我怀里钻要我抱的感觉啊。”董天喻缓缓地说。

“工人师傅都看着,突击队绝不能掉链子”。党员突击队长张雷、队员陈斌根据每天运输计划,拟定当天检查计划,并进入作业区,一件件落实,查库存、查消毒、查日处理数,作业区垃圾桶摆放也是检查的内容之一。为使处理量更加精确,张雷、陈斌不定时对入库垃圾桶的重量随机抽查,当突击队员准备进入作业区时,董天喻郑重请战:“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我必须向党员看齐。”

3月10日,党员突击队对处置点例行安全检查,发现暂存库顶上的遮雨板被前一天大风撕裂,随时影响暂存库防雨效果,突击队马上借来工具,架梯子爬上库顶维修,经近40分钟抢修,遮雨板被重新固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运维公司主管汪文金高兴地说:“你们环保局的人做事太拼,我就服你们这样的党员!”

医废处置点就是我们的阵地,党员突击队的队旗就在阵地上飘扬,我们没有理由退缩。在例行碰头会上,党员突击队再一次强化了思想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