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智慧屏為啥能屢戰屢勝,原因不在友商,而在於不起眼的它

相信很多讀者,最近都注意到華為旗下的,一款很有意思的數碼產品——榮耀智慧屏。明明只是2999元的價格,放在大號的電視上就是買個屏幕的錢,結果對上3000元至9999元的小米電視,竟然屢戰屢勝。很多人就覺得很奇怪,難道不是應該一分價錢一分貨,電視領域的水就有這麼深?為了避免↗陷入“偷工減料”的泥潭,筆者決定科普一下這件看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榮耀智慧屏為啥能屢戰屢勝,原因不在友商,而在於不起眼的它

很多讀者都是從黑白電視過來的,所以潛意識裡就覺得買電視就是買屏幕。這個看法不算錯,但是放在集成了影音播放器功能的智能電視身上,卻並不適用。因為同樣的片源,在非同一品牌的同等素質屏幕上播放,最終顯現的畫面多半不一樣。所以這裡就會引出一個叫做“畫質處理技術”的東西,為了使大家更有概念,這裡舉個例子:MEMC 動態補償技術可以根據前後畫面,主動“無中生有”,使畫面與畫面之間更加流暢。

榮耀智慧屏為啥能屢戰屢勝,原因不在友商,而在於不起眼的它

說完了畫質處理技術是個什麼東西,再講畫質處理技術放在哪裡。其實這玩意兒就在芯片上,榮耀智慧屏的芯片是鴻鵠818 芯片,小米電視5搭載則是Amlogic T972芯片。一般在買手機或者買電腦的時候,廠家都會把芯片介紹得非常清楚,但是智能電視就很奇怪,基本上就是一句“用了什麼芯片”,也許CPU和GPU是多少核的都沒說,就開始介紹畫質處理技術了。這就導致一些用戶買電視的時候特別沒自信,銷售員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榮耀智慧屏為啥能屢戰屢勝,原因不在友商,而在於不起眼的它

言歸正傳,咱們對比一下這兩款芯片:在CPU和GPU上,鴻鵠818用的A73+A53雙架構4核CPU和4核G51 GPU,而Amlogic T972用的是4核A55架構CPU和Mali-G31 GPU;視頻處理方面,鴻鵠818芯片比Amlogic T972多出了MEMC4K@120Hz、Dolby Vision和Local Dimming;視頻解碼方面,鴻鵠818芯片比Amlogic T972多出了H.265/VP9 8K@30fps和120Mbps;結合方面,鴻鵠818芯片是USB3.0+HDMI2.0b,Amlogic T972則是USB2.0+ HDMI2.0。

榮耀智慧屏為啥能屢戰屢勝,原因不在友商,而在於不起眼的它

發現了嗎?一旦把兩款芯片的參數列出來,就算完全看不懂的消費者,也知道哪款更好。那麼少掉的參數,能否通過其他的硬件來補齊呢?答案是否定的。這裡就拿USB接口舉例,Amlogic T972所用的USB2.0,最大傳輸速度大概是30MB/s,播放24幀的低碼率4K視頻是可以的。但是一旦播放60幀,甚至更高碼率的4K視頻就會出現卡頓,至於8K,播不了當然很正常。而USB3.0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50MB/s,是USB2.0的5倍,最高可以播30幀的低碼率8K視頻。

榮耀智慧屏為啥能屢戰屢勝,原因不在友商,而在於不起眼的它

還有一點也不得不提,關於鴻鵠818芯片的H.265/VP9 8K@30fps。4K視頻和8K視頻對於HEVC ( H.265)有著相當的依賴性,二者幾乎構成“鎖和鑰匙”關係。而華為是國內外擁有H.265核心專利最多的一家公司,是HEVC ( H.265)編碼標準的主導者。也就是說,鑰匙是在華為這裡配的。那麼可想而知,在4K和8K視頻的解碼寬度和解碼速度方面,榮耀智慧屏有多佔優勢。綜上所述,小米電視5輸給榮耀智慧屏的原因所在,並非市場上流通的一般硬件,而是相對屏幕來說很不顯眼的芯片。(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