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跟直播带货有什么区别?

深圳程序员大河


电视购物和直播带货对商家而言都是销售途径,但是电视购物成本太高,没有价格优势,那电视购物如何吸引消费者买单呢?那就从产品夸大宣传入手,所以电视购物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性价比。其次是手机看直播的便利性,以及互动等。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性价比,直播的性价比,哪里来的?传统商品,通过层层代理,再加上门店和售货员工资,附加了太多成本。直播无层层加价,无门店无售货员,即使算主播是售货员,这个售货员也是一对多,传播效率是门店售货员的nnn倍。这种情况下产品给个n折也算是商家、主播、消费者几方受益。手机,网络,在线支付,快递高速发展下,新的销售方式必然出现。





遥知天下事


1,互动性,直播可以弹幕互动,有什么问题当场就解答了。

2,便捷性和安全性,购买方式更便捷,直播基本点一下进去就可以自助购买,电视购物还要打电话,说地址,付款方式基本是货到付款,缺少中间担保,退换货也比较麻烦。不像网购多年已经植入信任感,电视购物难以给年轻人这种信任。

3,真实感代入感更强,这点其实对于年轻人蛮重要的,年轻人要的是真实性的代入感。电视购物的话术及场景基本给不了这种代入感。

4,即时性,碎片化观看,现在年轻人已经很少去看电视了,很多年轻人在家都不开电视,即使开着电视也是在玩手机。手机屏幕的时间占比比电视屏幕多得多,习惯于用手机看各种东西。也就是说电视购物即使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人家不看电视呀。

以上,充分说明了电视购物的产品只能是以老年人为主,这部分人不怎么会上网,做不了年轻人的生意。但直播带货,产品可以做老年人的产品,主要是礼品属性,基本购买者是年轻人买来送给家里老人的。



靓播


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流量(平台)去卖货。区别在于:受众群体 不一样电视购物的受众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为主,直播带货以年轻人为主。模式不同 1、电视购物是先有成型的话术、剧本等套路通过电视播出获取电话号码后,再由导购客服回拨过去进行销售,比直播带货多了一个环节。直播带货的效率更高! 2、电视媒体的局限性导致电视购物没有和消费者的活动环节。3、成本导致货品不同 电视购物的媒体成本、拍摄成本较高,客单价必须得高才能运营下去。直播带货拍摄成本低,媒体成本低,各种货品都可以。总之,本质相同,是更高效率、互动性更强的商业模式替代另一个模式的过程。再过10年也许就没有电视购物这个词儿了![呲牙]



善败者不乱


电视购物和直播带货对商家而言都是销售途径,从性质上完全相同;目标相同,都是销售;语境相同,都是推销;结果相同,达成售卖。从功能上有很大不同:

—,电视购物如何吸引消费者买单呢?那就从产品夸大宣传入手,所以电视购物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性价比。

1,电视购物信息单向传播不可互动;

2,电视购物成本太高,没有价格优势

3,电视购物传播渠道窄小,单一频道受众受限;

4,电视购物销售模式化,销售结果无法实时掌握

5,电视购物的传播渠道整体塌陷,受众群体萎缩,剩余受众老龄化倾向,随机收看购买意愿低。

二,手机直播带的优的便利性在于?传统商品,通过层层代理,再加上门店和售货员工资,附加了太多成本。直播无层层加价,无门店无售货员,即使算主播是售货员,这个售货员也是一对多

1,直播带货可以互动实时交流。

2,直播带货可跨平台多渠道传播,传播无界限。

3,直播带货销售数据实时掌握,可随时调整产品与话述。

4,直播带货是网络传播的“长尾理论”,“人找货”,目的性强,容易达成售卖

5,商家、主播、消费者几方受益。手机,网络,在线支付,快递高速发展下,新的销售方式必然出现。

电视购物和直播带货对商家而言都是销售途径,从性质上完全相同;目标相同,都是销售;语境相同,都是推销;结果相同,达成售卖。从功能上有很大不同:

—,电视购物如何吸引消费者买单呢?那就从产品夸大宣传入手,所以电视购物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性价比。

1,电视购物信息单向传播不可互动;

2,电视购物成本太高,没有价格优势

3,电视购物传播渠道窄小,单一频道受众受限;

4,电视购物销售模式化,销售结果无法实时掌握

5,电视购物的传播渠道整体塌陷,受众群体萎缩,剩余受众老龄化倾向,随机收看购买意愿低。

二,手机直播带的优的便利性在于?传统商品,通过层层代理,再加上门店和售货员工资,附加了太多成本。直播无层层加价,无门店无售货员,即使算主播是售货员,这个售货员也是一对多

1,直播带货可以互动实时交流。

2,直播带货可跨平台多渠道传播,传播无界限。

3,直播带货销售数据实时掌握,可随时调整产品与话述。

4,直播带货是网络传播的“长尾理论”,“人找货”,目的性强,容易达成售卖

5,商家、主播、消费者几方受益。手机,网络,在线支付,快递高速发展下,新的销售方式必然出现。






益华电器


现在直播带货火了,但直播带货其实并不能算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物。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之前,很多人应该有电视直播的印象,那时候打开电视机,简直被各种电视直播频道所绑架。当年的电视直播没有产生类似现在的薇娅、李佳琦等直播一姐一哥,但从其所占有频道之多,就可知其也是风生水起。可是,现在的电视直播呢?勉强留下几家,也是风光不再。

从本质上讲,直播带货与电视购物又有什么区别?有人一再讲薇娅、李佳琦等主播的个人影响力,但一个问题是,在他们没有成名之前,影响力又从何而来?当年的电视购物,主要靠的是主持人的声嘶力竭,营造出了一种夸张氛围,从而让群体心理学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而现在的网络直播,何尝不是如此。大量的主播,依然走着过去电视购物的老路,如果抛开网络,剥离主播这个标签,简直让人怀疑回到了过去。

直播带货的成功离不开两点:一是通过夸张刺激的宣传形成眼球效应;二是激发跟风消费的懒人效应。而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和激发,都有着一种挣快钱的味道,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直播带货在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是风声鹤唳。比如媒体报道的,薇娅因直播言语不慎引发“粉圈互掐”,李佳琦的“不粘锅”变成了“不!粘锅”,张雨晗号称粉丝量近400万实际带货量为零……可以看出直播带货的水有多深。

现在直播带货正处在风口浪尖,作为一种新业态,对其抱有越大的期望,越要把问题想在前面,防止可能的翻船。在这方面,电视直播可谓提供了前车之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都要靠内涵支撑。而内涵,是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信的一套完整体系。不要看直播带货现在势头很猛,其实根基发虚,一旦问题发生始终不能得到解决,当消费者感受到自己被愚弄和欺骗时,就很有可能甩袖而去,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现在,直播带货对于主播的依赖性较大,有很多人把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案都推给主播。确实,主播当自律,要认识到维持个人诚信品牌的重要性。可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主播都有在闹市坐得住的耐心,而一两位主播的坚守也未必能够抵抗得了大潮的退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既需要监管部门畅通投诉渠道,更需要平台承担起把关责任,遏制买粉丝、买评论、虚构成交量、为劣质商品代言等现象,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有人调侃,现在直播有点蔫了,直播带货却火了。互联网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希望直播带货看看前路,想想后路,不要走上电视购物老路。要从一开始就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真正把诚信作为命根子。


逸兴遄飞


“直播带货”火了,天猫“双11”淘宝直播的爆发成为品牌最大增长点,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开场仅1小时03分,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双11”全天;8小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

看到这样的数据,很多人表示“惊呆了”。此前早就听说过直播带货很热,也有数据显示,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近400%,但不少人还是将信将疑。而这个“双11”,让直播带货完全走到了前台。

虽然打着互联网的旗号,赶上了直播的时髦,但直播带货其实并不能算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物。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之前,很多人应该有电视直播的印象,那时候打开电视机,简直被各种电视直播频道所绑架。当年的电视直播没有产生类似现在的薇娅、李佳琦等直播一姐一哥,但从其所占有频道之多,就可知其也是风生水起。可是,现在的电视直播呢?勉强留下几家,也是风光不再。

从本质上讲,直播带货与电视购物又有什么区别?有人一再讲薇娅、李佳琦等主播的个人影响力,但一个问题是,在他们没有成名之前,影响力又从何而来?当年的电视购物,主要靠的是主持人的声嘶力竭,营造出了一种夸张氛围,从而让群体心理学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而现在的网络直播,何尝不是如此。大量的主播,依然走着过去电视购物的老路,如果抛开网络,剥离主播这个标签,简直让人怀疑回到了过去。

直播带货的成功离不开两点:一是通过夸张刺激的宣传形成眼球效应;二是激发跟风消费的懒人效应。而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和激发,都有着一种挣快钱的味道,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直播带货在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是风声鹤唳。比如媒体报道的,薇娅因直播言语不慎引发“粉圈互掐”,李佳琦的“不粘锅”变成了“不!粘锅”,张雨晗号称粉丝量近400万实际带货量为零……可以看出直播带货的水有多深。

现在直播带货正处在风口浪尖,作为一种新业态,对其抱有越大的期望,越要把问题想在前面,防止可能的翻船。在这方面,电视直播可谓提供了前车之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都要靠内涵支撑。而内涵,是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信的一套完整体系。不要看直播带货现在势头很猛,其实根基发虚,一旦问题发生始终不能得到解决,当消费者感受到自己被愚弄和欺骗时,就很有可能甩袖而去,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现在,直播带货对于主播的依赖性较大,有很多人把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案都推给主播。确实,主播当自律,要认识到维持个人诚信品牌的重要性。可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主播都有在闹市坐得住的耐心,而一两位主播的坚守也未必能够抵抗得了大潮的退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既需要监管部门畅通投诉渠道,更需要平台承担起把关责任,遏制买粉丝、买评论、虚构成交量、为劣质商品代言等现象,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有人调侃,现在直播有点蔫了,直播带货却火了。互联网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希望直播带货看看前路,想想后路,不要走上电视购物老路。要从一开始就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真正把诚信作为命根子。



木头人l


从性质上完全相同:

目标相同,都是销售;

语境相同,都是推销;

结果相同,达成售卖。

从功能上有很大不同:

电视购物信息单向传播不可互动;

直播带货可以互动实时交流。

电视购物传播渠道窄小,单一频道受众受限;

直播带货可跨平台多渠道传播,传播无界限。

电视购物销售模式化,销售结果无法实时掌握

直播带货销售数据实时掌握,可随时调整产品与话述。

电视购物的传播渠道整体塌陷,受众群体萎缩,剩余受众老龄化倾向,随机收看购买意愿低。

直播带货是网络传播的“长尾理论”,“人找货”,目的性强,容易达成售卖。


五花扒门儿


我觉得主要区别就在于网红直播使消费者能够直接参与互动并且有最直观的消费体验,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成单机率并且可以帮助商家冲破销量,是一种非常暴力的推销模式。现在的网红直播推销都设在直播间,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到直播间就直接与主播互动的,实时性很强,消费者参与的面更加广,所以成单率就相对高了许多,而且直播间还发放购物券,打折优惠的力度大,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现在由于网络主播的行业慢慢兴起,许多商家把商机转移到了网红直播上面,事实也证明利益确实是蛮巨大的,所以现在基本上网红主播都会售卖一些商品,就连明星也开始通过网络直播来卖东西,比如李湘和范冰冰。很多年轻粉丝也比较喜欢这种购物模式,所以成天成宿的泡在网络上购物或者是看直播表演。现在很多传媒公司斥巨资包装网红,所以一些网红在消费者的心中,影响力还是挺大的,许多商家也正是借助这些影响力来卖产品,虽然取得利益了,但是商品的质量却屡屡被曝出不合格,因此在网红直播间购物还请大家小心谨慎,并不是网红卖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购物只接受打电话订购,消费者不能提问,也不能与商家沟通,而且电话的通话也很不方便,总的来说网红直播推销确实是方便了许多,但是具体商品的质量还要大家去擦亮眼睛选购。传统电商模式虽然改变了传统的线下购物模式,让购物更便捷,让比价更方便,但是以图片为主的形式过于抽象,消费者对商品看不见、看不全、感受不到,这无法满足现在消费者对商品更详尽的了解需求。毕竟单从展示效果来说,视频>图片>文字。而直播的信息维度更丰富,使得消费者能够更为直观且全面的了解产品内容及服务信息。直播最大的优势,就是让消费者融入到购物场景中。


大成说电影s


说实话,这波大货和电子购物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以图像的形式在卖一个货,然后之后说的很很有意思,把大家带入里面,然后觉得其实你不需要这样的东西,但是你听完之后觉得自己要这样的东西,而且买到就是赚到,其实你就是在买便宜货吗?不管是什么情况下?只要如果一个人可以把一个东西卖出去的话,首先要经过几点?首先,第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包装一件东西的话,一定要包装出很好的样子,很好的宣传口语之后才能卖出一个好的价钱,你就是实用性,实用性也是一个东西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懂运营的猪思辨


资料显示,中国第一档电视购物节目诞生于1992年。当年,广东珠江电视台推出了“美的精品TV特惠店”。而专门为电视购物成立一个频道则要到2004年,当年4月1日,上海电视台东方购物频道开播,专门推出了一档家庭购物节目。

对于电视购物,首先要明确一组概念:家庭电视购物与卫星频道购物,即“家购”与“卫购”。

“家购是在固定频道播出的电视购物节目,是专业的电视购物节目,比如湖南的快乐购;卫购是那些不在固定频道播出,靠购买电视广告时间,一次播出半小时左右,以电视购物为幌子,以欺骗为目的的电视购物。我们常听到的‘八心八箭’‘劳斯丹顿’多出自这些节目,这不是电视购物的常态,但现在仍会不定时地出现在各个频道中。”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家庭电视购物曾创造了许多财富神话。据媒体报道,东方购物节目播出后业绩快速增长,2008年全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稳居中国电视购物第一。2015年,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与湖南卫视联合注资成立的快乐购登陆创业板。同年,广电系电视购物第一股风尚购物也挂牌新三板。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快乐购曾经有过70亿元的年销售额业绩。

在“家购”大火的同时,“卫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卫购商品的毛利普遍在10倍以上,价值10元的东西,卖1000元那种。而家购的毛利加成,一般是成本价的百分之几十。”

公开报道显示,在巅峰时期,全国的购物节目一度发展到2000多个。但自2015年后,整个电视购物大市场便进入了负增长状态。在节目数量上,截至2017年,全国获得经营许可的单位只剩下34家。营收方面,以快乐购为例,其媒体零售业务芒果超媒2019年上半年营收7.38亿元,同比锐减35.87%。江西风尚购物2019年上半年营收1.89亿元,同比减少18.04%。

中国电视购物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行业全年总销售额313亿,维持下行态势,未来行业继续面临严峻挑战。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电视消费者老龄化日趋严重,购买力下降,总体数量减少,电视购物会越做越差。

直播卖货火爆背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播行业日渐兴起,并快速地与电商市场进行融合,直播带货成了当下最时髦的新业态。

快手主播“辛巴”婚礼直播带货1.3亿、李佳琦直播5分钟卖出15000支口红、“带货女王”薇娅直播2小时销售额超2.67亿……一串串数字也在刷新着人们对于直播卖货的认知。

《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除此之外,范冰冰、李湘、王祖蓝、林更新等明星也加入了直播卖货的阵营,纷纷上线当起了“喊麦主播”。

从视听信息流、销售方式等技术角度看,电视购物和直播卖货没有本质区别。“它们的销售特征非常明显:活灵活现,体验感强,可以打限时促销的牌,仅限直播时段,机会转瞬即逝。”刘焱飞说,“但也有不同,比如消费者层次不同。”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即时互动性、产品的类型和渠道等等。

当前正值双11预售期,电商平台也死死瞄准了直播这一新战场。京东直播将重金启动“千百万计划”——千场直播,百大品牌,万款好物。淘宝直播更不用说了,10月20日晚,“口红一哥”李佳琦的淘宝直播间突破了最高时段3112.87万人同时在线的纪录。

直播卖货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一名用户在讲到自己观看直播卖货的体验时是这样描述的:眼睛盯着跳动的商品链接,耳边传来一阵阵“买它!买它!”的呼喊,手不受控制地就点了下单。有的用户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从来不相信电视购物里天花乱坠的忽悠,但为什么对直播卖货就这么痴迷呢?”

直播卖货的火爆除了明星效应,好奇心和冲动消费心理的驱动同样重要。刘焱飞总结,网络直播购物是一种组合型的营销方式:活灵活现+体验感强+限时促销+好奇心+冲动消费+明星效应+信任背书。

“李佳琦就只卖口红,挺好”

直播卖货的火爆很容易使人们与20年前同样火爆的电视购物相联系,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的直播带货和电视购物是一脉相承的。业内人士表示,电视购物的衰落与其虚假宣传、暴利运营、品质拙劣等问题相关。而直播卖货火爆的同时,各类乱象也随之而来。

最近李佳琦直播“翻车”被网友们津津乐道。李佳琦在直播中推荐了一口不粘锅,在演示煎鸡蛋的环节,鸡蛋牢牢粘住了锅底。目前,这款不粘锅的直播介绍和产品链接均已失效。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还有用户留言称,在李佳琦推荐的阿胶糕里吃出石头。在另一件李佳琦直播推荐的棉被产品中,也有用户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李佳琦直播页面截图

目前网红(直播)带货存在的乱象主要有以下几点: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不过关;直播数据、评论造假;售后服务差,退货维权困难等。

目前直播卖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明星什么都卖,什么产品都敢接,什么赚钱卖什么,这是特别不靠谱的事。每个行业里都应该有几个懂行的达人,达人贩卖自己的信任并销售商品,这是可行的。网红直播卖货的特征是信任背书,这个行业必须解决‘凭什么信你啊’这个问题。比如李佳琦只卖口红就挺好。”

针对网红带货乱象,网红产品的真假优劣,正在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网红带货的套路,也在被用户和监管平台逐渐摸清;网红的品牌形象,在经历流量变现的冲洗后越来越露出真实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