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去死”,5歲男孩發脾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影響其一生

從嬰兒時期直至孩童長大,他們的每一次言語表達都會牽動父母的心緒,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詞彙量日益豐富起來,這會兒讓爸媽心潮起伏的就不僅僅是那些"媽媽我愛你"的甜蜜話語了,稍不留神,就可能被他們吐出的刻薄言辭給傷了心。

"媽媽,你去死",5歲孩子發脾氣說狠話

燕燕的兒子今年5歲了。今早,燕燕準備帶兒子去幼兒園。吃飯時,兒子生氣地質問媽媽,為什麼每天都是媽媽送他去上學,他想要爸爸送,說完把碗往前一推,鬧起脾氣來。燕燕安慰道:"那我們今晚和爸爸商量一下,讓他明天送你去幼兒園。"兒子卻沒有聽進媽媽的話,撒潑了起來:"我不要!我今天不喜歡去上學了!媽媽你去死,爸爸不來送我,我再也不去上學了。"說完便嚎啕大哭,把飯菜灑得整桌都是。

燕燕見狀心裡滴血一樣的難受。待兒子冷靜下來,燕燕上前跟他說道:"我們勸導你讀書,是為了你獲得更多的快樂。如果你因為情緒問題不想上學,可以和媽媽說,不能因為自己不開心而傷害媽媽。我做的不對向你道歉,你是不是也要為剛剛的話向媽媽說一聲對不起?"隨即耐心地安慰兒子,與他進行溝通消解了矛盾。

“媽媽,你去死”,5歲男孩發脾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影響其一生

5歲的小孩為什麼會出現惡語傷人的現象?

1、四五歲的兒童已經初具思考能力

據兒科心理專家指出,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的思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獨立思維方式,而且能夠大體上做出某種判斷。他們能夠根據外物的一些形狀特點或者行為方式做出簡單描繪,並粗略表達自己的喜惡。

2、兒童也有逆反期

五歲的幼兒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會呈現出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面對父母不合理的安排和指揮表現出不服從。在心理學上,這其實是一種"逆反期"的表現,父母需要特別重視。

“媽媽,你去死”,5歲男孩發脾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影響其一生

3、兒童的詞彙表達能力有限

雖然四五歲的小孩已經有自己的思維意識,但往往因為自身詞彙量有限而表達出錯誤的感情,他們常用的表達語言簡單而激烈,僅具備一套情緒表達詞語,常常非彼即此。

面對孩子這種行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1、尋找小孩鬧脾氣的原因,對症下手。

孩童時期的任性常常有因可循,在小孩鬧脾氣說狠話的時候,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仔細琢磨小孩話裡隱藏的抱怨信息,對症下藥,千萬不能一時間被小孩子的情緒帶著走,以此打罵孩子或繼續產生衝撞,理智育兒,善於理解。

“媽媽,你去死”,5歲男孩發脾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影響其一生

2、掌握相應兒童心理學發展規律,尊重兒童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去學習兒童心理的一般規律,遇到像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往往手足無措,無法很好地教育、培養自家小孩。父母一定要熟練了解並應用相關兒童成長知識,積極學習,尊重和呵護小朋友的成長,給予他們充分的安全感和理智感。

3、兒童的成長需要父母陪伴,缺一不可

當下生活競爭壓力大,育兒成本高,但切不可因為事業賺錢而耽誤孩子的身心發展兒童發展關鍵期一晃就過,缺失的陰影卻能伴隨他的一生,父親也是孩子的主要培育人,夫婦雙方應協調安排共同陪伴孩子成長。

“媽媽,你去死”,5歲男孩發脾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影響其一生

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理解孩子的言語表達,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做好孩童人生髮展的引路人,齊牽手,共進步。

把握孩子人格培養關鍵期

孩子的品格影響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孩子是否寬容和慷慨?是否學會理解和同情?是否懂得珍惜和感恩?都會在家庭、學校和周圍環境中慢慢形成。好品格決定好未來,高情商更勝高智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是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媽媽,你去死”,5歲男孩發脾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影響其一生

“媽媽,你去死”,5歲男孩發脾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影響其一生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基本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的基礎。

我最近給孩子讀的這套關於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書《專注力訓練兒童益智開發遊戲書》孩子聽後變化很大,現在分享給大家。該套《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共6冊,是由多名育兒專家共同編制而成,從多個維度對孩子進行引導,能夠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